才高八斗是谁来形容谁的-才高八斗是谁来形容谁的?
1.才高八斗最初是对哪位
2.才高八斗最初是对哪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李白,曹植
3.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才高八斗最初是对哪位
才高八斗最初是对曹植。
“才高八斗”最初是对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评价。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曾说:“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的由来。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极有才华的人。
“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才华非常出众,就像堆起来的八斗粮食一样高。这个成语的来源与曹植有关,传说曹植在年轻的时候,曹操曾经看过他的文学作品,赞叹不已,说他的才华可以比得上天下有八斗之才的人。从此,“才高八斗”就成为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的成语。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他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辞富丽,曹操很喜欢他。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
南朝时期,宋国有一个人名叫谢灵运,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
可是,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重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谢灵运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争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既称赞了曹植的文才之高,也蔑视了天下人的才华。
但这份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的自信与轻狂,又何尝不是他内心孤独的隐喻呢。后来,人们便称曹植是“八斗之才”,同时也将学问高、文采好的人形容为“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最初是对哪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李白,曹植
曹植。
“才高八斗”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非常出众。这个成语的来源与曹植有关。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歌和散文作品都广受赞誉。据传说,曹植少年早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亦能文,援笔立成。曹操曾经看了曹植的文章后,大为惊讶。把曹植叫过来:“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麻烦别人呢。”因才智有馀,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但遭到了众人的反对。曹植的哥哥曹丕得知近水楼台,就各方面刻意掩饰自己,最终还是成了魏文帝。曹植一生著诗作赋共有一百余篇。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曹植、谢灵运。
谢灵运曾经这样说:天下的文学之才总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独占了八斗,我的才学占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才高八斗的由来,可见曹植的才华与名气。从此以后,谢灵运的这句“才高八斗”就成了才学出众的代名词了。
近义词:学富五车、如椽大笔、满腹经纶、八斗之才?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chē ]?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译文: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