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如何助人为乐?

2.我父亲为了修心积德,好几座孤坟都已经祭拜二十余年,但近十几年我家族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3.行善积德有什么意义

4.如是我闻... ...是出自什么经典?

关于如何助人为乐?

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

如果已经皈依,我们先复习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尤其是自皈依法,可以理解为自从皈依佛法之后要深入经典学习,学习深广无边的智慧。

亦可以理解为自心皈依佛法,从心起修,用心观照,(而不是用意识心做事或情执助人。)

佛经上不仅讲行善助人,同时大讲智慧一词。

助人解人危难,雪中送炭。不助其贪嗔痴慢疑,不助恶心恶行,不助破坏自己和他人修行之事,但处理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和种种善巧方便。

所以看人看事,用佛法智慧观照因果,然后再做,更为如法和得力。

----------------------------------------------------------

《金刚经》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行善助人是布施中的无畏布施,用自己的内外财、知识智慧、言语等等,在他人有急难、困苦的时候,使他身心安稳。其范围是非常的广泛。

佛法活活泼泼,不教条不拘泥不束缚。灵活机动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不要过多的在意对与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幻象幻影幻心)--------随缘度日。

以修心为主或以老实念佛为主

希望对你有帮助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南无阿弥陀佛

我父亲为了修心积德,好几座孤坟都已经祭拜二十余年,但近十几年我家族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修心就要一心念佛!积德就要深入禅定!

若只拜孤坟就是执着,说重些就是邪知邪见!!!

《金刚经》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行善积德有什么意义

别人不知道,甚至不领情,是最好了。他要领情了,那么你的善报就提前领受了,以后就没了。。

严格说,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才算功德。

这个凡夫难以走到,是大菩萨的境界。

但杨仁山说:发菩提心者,一切世善皆成无漏。就是发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后,做世间善事就是功德。

但这话我不敢肯定,有无佛经原文可以证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富翁资助寒门学子圆一个上学梦的画面,这些慷慨解囊之人确实值得我们感动与尊敬。但令人奇怪的是,很多受到过资助的学子虽然在镜头前表现得比较感动,但在内心却并没有生出多少的感激。这是因为这些富翁捐助的目的不是非常纯洁,有的只是想借此机会来为自己留下一些美名,赢得人们的一些好感,可以说与那些寒门学子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而那些寒门学子虽然贫穷,但是自尊心还是有的,没有人愿意受到别人的施舍,更不愿意将自己受到施舍的事情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受恩不知报”现象的原因。倘若那些富人们可以不贪图虚名,甘做默默无名的奉献着,那么那些受人恩惠的人自然会牢记在心,即使因为不知道恩人是谁而在今后无法回报,但他们也一定会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而且也不会留下姓名。如此一来仁爱之心将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滚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是我闻... ...是出自什么经典?

出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释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

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

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

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

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

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

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

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释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释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

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

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释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做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

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

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

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

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

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

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

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

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释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

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

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

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

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

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

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

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

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

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

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

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

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

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

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

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

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

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

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

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

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

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

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

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

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

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

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

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

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

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

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

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

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

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

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

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

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

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三

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

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

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

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

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

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

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

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

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

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

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

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

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分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

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

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

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

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

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

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

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

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

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

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

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

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

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

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

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

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分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

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

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

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