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莛撞钟-以莛撞钟是什么生肖
1.初中古文中所有“以”的意思。
2.形容向别人求教的成语?
3.关于5时钟表的四字成语
4.莛字的组词
5.以莛撞钟的成语典故
6.带有钟的四字成语
初中古文中所有“以”的意思。
基本解释
1、〈介〉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等:~毒攻毒;~不变应万变。
2、〈介〉引入动作行为依据的方式、标准等:~貎取人;~高标准要求自己。
3、用作标准:《左传·宣公四年》:“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
4、〈介〉引入相关的原因等:~盛产瓷器而著称;~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5、〈介〉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袁可立)又以阅视殿工加太子少保。——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6、因由;缘故:《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7、〈介〉引入空间或时间的位置:长江~南;赏~春夏,刑~秋冬。
8、〈介〉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9、〈介〉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10、〈动〉用;拿:~一当十;晓之~理,动之~情。赠~鲜花。
辅臣以上意为辞。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11、以……为……相当于“把……作为……”或“认为……是……”:民以食为天;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12、以为;认为:《国策·齐策一》:“皆以美于徐公。”
13、〈连〉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养精蓄锐,~利再战;增产节约,~支援前线。~广视听;~待时机。
14、〈连〉表示并列(连接谓语),相当于“而”:城郭高~厚;众星粲~繁。《礼记·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15、〈介〉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16、把直接宾语介绍给间接宾语: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17、〈名〉姓。
18、为;行事:《论语·为政》:“视其所以。”
19、此;这些:《礼记·射义》:“凡以庶士,大小莫处。”
20、通“已”。太;甚:《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
21、通“已”。已经:《汉书·张敞传》:“今两侯以出。”
22、与:《诗·召南·江有汜》:“子之归,不我以。”
23、及;及于:《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24、作语助。如:可以、得以、能以、足以。
注意事项
1、“予以”、“借以”、“用以”、“难以”等是动词,只能带动词宾语:予以支持、借以改进工作。
2、以及∕和∕及。
3、在“基本解释”中,按道理来讲,第2、3处解释是一个意思,第2处出自《新华多功能字典》,第3处出自《辞海》缩印本。
4、在“基本解释”中,按道理来讲,第7处与第8、9处解释是一个意思。第7处出自《新华多功能字典》,第8、9处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又第8、9处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本来就是分别予以解释的,这里亦原版引用不变。
5、在“基本解释”中,第4、5处解释是一个意思,第4处出自《新华多功能字典》,第5处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常用词条
1、以便〈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请在信封上写清邮政编码,~迅速投递。
2、以次——①〈副〉依照次序:~入座。——②〈名〉次序在某处以后的;以下:~各章,内容从略。
3、以前〈名〉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解放~;三年~;很久~;~他在这里工作过。
4、以后〈名〉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后的时期:从今~;五年~;毕业~;~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5、以还〈名〉过去某个时期以后:隋唐~,方兴科举。
6、以及〈连〉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其他的花木。
7、以近〈名〉指铁路、公路、航空等路线上比某个车站或机场近的。例如从北京经过石家庄、郑州到武汉,石家庄、郑州都是武汉以近的地方。
8、以远〈名〉指铁路、公路、航空等路线上比某个车站或机场远的。例如从北京经过济南往南去上海或往东去青岛,上海和青岛都是济南以远的地方。
9、以来〈名〉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期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自古~;长期~;有生~;改革开放~。
10、以免〈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加强安全措施,~发生工伤事故。
11、以期〈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话所说希望达到的目的:再接再厉,~全胜。
12、以下〈名〉方位词。——①表示位置、次序、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下:气温已经下降到零度~。——②指下面的(话):~就要谈谈具体办法。
13、以上〈名〉方位词。——①表示位置、次序、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半山~石级更陡;县级~干部。——②指前面的(话):~所说的是总的原则,下面讲具体做法。
14、以外〈名〉方位词。在一定的时间、处所、数量、范围的界限之外:十天~;办公室~;五步~;除此~,还有一点要注意。
15、以内〈名〉方位词。在一定时间、处所、数量、范围的界限之内:本年~;长城~;五十人~。
16、以往〈名〉从前;以前:产品的质量比~大有提高;这地方~是一片荒野。
17、以为〈动〉认为:不~然;这部**我~很有教育意义;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18、以至〈连〉——①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他非常专心地写生,~刮起大风来也不理会;形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很多人感到惊奇。也说以至于。
19、以至于〈连〉以至。
20、以致〈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2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比喻用对方的观点、方法、言论等来反驳对方。
22、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比喻用对方所使用的手段还击对方。
23、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表示统治者虽然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依然不变。
24、以身试法:用自己的行为来试法律的威力。指明知法律的规定而还要去做触犯法律的事。
25、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26、以汤沃雪:——①把开水浇在雪上,雪很快就融化。比喻轻而易举。②用沸热的水浇雪,雪立刻融化。比喻立见功效。
27、以人废言:因为某人不好或不喜欢某人而不管他的话是否有道理,概不听取。
28、以人为本: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切实保障其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9、以邻为壑:《孟子·告子下》:“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意思是把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大水坑。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公智虑深达,如宿将持重,而规画绵络,不以邻为壑也。”
30、以卵击石: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说以卵投石。
31、以卵投石:以卵击石。
32、以貌取人:只根据外表来判断人的品质或能力。
33、以儆效尤:用对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
34、以己度人: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
35、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
36、以毒攻毒:用毒药来治疗毒疮等疾病。比喻利用恶人来制恶人,或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
37、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38、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39、以逸待劳:指作战的时候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
40、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41、以直报怨:以正直之道对待有仇隙的人,不进行报复。《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2、以指挠沸:用手指去搅煮沸的水。比喻不自量力。《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43、以汤止沸:亦作以汤沃沸。比喻纠正错误的方法不对,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助长错误。《淮南子·原道》:“若以汤沃沸,乱乃甚逾。”《汉书·礼乐志》:“如以汤止沸,沸俞(逾)甚而无益。”
44、以莛撞钟:亦作以莛叩钟。莛,草本植物的茎。用草茎敲钟,力小没有声响。比喻才疏学浅之人向高明的人请教,得不到回答。也比喻浅陋者做不自量力的事。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镜花缘》第十六回:“今欲上质高贤,又恐语涉浅陋,未免以莛叩钟,自觉唐突。”
45、以蠡测海:蠡,盛水的瓢。用瓢来量海水。比喻见闻浅陋。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46、以狸饵鼠:亦作以狸致鼠。狸,猫。饵,诱。用猫来诱捕老鼠。比喻方法不对头,毫无成功的希望。《商君书·农战》:“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鼠尔,必不冀矣。”《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47、以珠弹雀:用宝珠弹麻雀。比喻做事不权衡轻重,得不偿失。《庄子·让王》:“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2相关其他
相关典故
1、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袁可立)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3、用。“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用。“而托于柑以讽耶?”——明·刘伯温《卖柑者言》。
5、以便。“吾骑马挟矢以助战。”——清·魏禧《大铁椎传》。
6、而。“遂自投汨罗以。”——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7、以为;认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墨子·公输》。
8、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触詟说太后》。
9、按照。“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清·方苞《狱中杂记》。
10、按照;根据。“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11、已经。“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战国策·燕策三》。
12、作语助。“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
13、在。“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明末清初·顾炎武《复庵记》。
14、止。“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其他词条
1、以工立国:与“以农产国”相对。中国近代对工业化国家的一种称谓。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说:“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者也。”(《变法通议·论译书》)20世纪20~40年代发生了中国应以工立国还是以农产国的争论。1923年,章士钊提出把“以农立国”定为“国是”(《业治与农》)。董时进认为“农业国之社会,安定太平,鲜受经济变迁之影响”(《论中国不宜工业化》)。主张把中国发展成为丹麦那样的农业国。1940年,杨再道再次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以农立国论受到主张以工立国的学者们的批评。
2、以工代赈:以赈济对象参加公益劳动为前提发放赈款的一种赈济方式。通常用于受灾地区有关公众福利方面的工程建设。如组织受灾农民修筑堤坝等水利工程,按其劳动情况和实际需要分配赈济款项或物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亦逐步采用此种方式。能把眼前的生活接济同长远的生产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3、以进养出:指用进口原料、配件或技术经加工生产后再出口的贸易形式。其方式主要有:(1)进口原料,加工成成品出品;(2)进口毛坯或配件,加工装配成成品出口;(3)进口国外技术、工业装备,加工成成品出口;(4)进口饲料、种子、种畜、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出口。
4、以产定工: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产品数量计算社员劳动工分的一种计酬形式。通常是先根据作物的计划产量和完成计划所需的劳动工分,算出每一工分应有的产品量,作为标准,然后根据此标准,按实际产量计算社员应得的劳动工分。
5、以字行:字,表字。只用字而不用名,称为“以字行”。《南史·谢裕传》:“裕字景仁……名与宋武帝(刘裕)讳同,故以字行。”
6、以意逆志: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最早由孟子提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主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心志。后世对于“以意逆志”中的“意”,理解各不相同。近代王国维《玉溪生年谱会笺序》认为“意”为说诗者之意,但说诗者在“以意逆志”时,应贯彻孟子的“知人论世”的原则,以避免主观武断。此说较合理。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以”
〔古文〕《韵会》《正韵》养里切,怡上声。为也。《论语》视其所以。又因也。《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传·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注》以鲁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执而问其以。又用也。《论语》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传·僖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易·师卦》能以众正。又《诗·周颂》侯彊侯以。《注》彊民有馀力来助者,以闲民转移执事者。又同已。《孟子》无以,则王乎。又古以与声相通。《礼·燕礼》君曰:以我安。《注》犹与也。《魏书·李顺传》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韩愈·剥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注》韩文与多作以。又《集韵》与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郑氏,荀氏皆作似。
形容向别人求教的成语?
『壹』 形容向别人请教,不要吝啬的成语有哪些
不耻下问、不媿下学、敏而好学、虚怀若谷、移樽就教
『贰』 向人请教问题的成语
寸莛撞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耕当问奴: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耕当问奴,织当访婢:耕:耕田种地;奴:男仆;织:纺织;访:询问;婢:女仆。耕田的事情要问奴,纺织的事情要问婢。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好问决疑: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求道于盲: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祛衣请业:祛衣:掀起衣服。形容恭恭敬敬地拜见,虚心请教。
祛衣受业:祛衣:掀起衣服。形容恭恭敬敬地拜见,虚心请教。
若要好,问三老:如果想办好事情,就要先请教几位有经验的老人。
山中宰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于:向。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学识肤浅的人请教。比喻不耻下问。
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以羽扣钟:用羽毛敲钟。比喻才疏学浅却不自量力地做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也比喻拿浅显的东西向学识渊博的人请教,
织当访婢: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问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叁』 形容虚心求教的成语,强化自我
敬贤礼士、洗耳恭听、不耻下问、不矜不伐、孜孜以求、屈高就下、移樽就教、虚己以听、虚左以待、程门立雪、纳善如流、不愧下学、谦恭虚己、祛衣请业、闻过则喜。
『肆』 “学习很用功,不懂的问题经常向别人请教”用什么成语来表示这句话
『伍』 形容向老师讨教的成语
如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回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答的吹拂一般.成语中的“春风”不再是本义,而是比喻义.现多用作指受到老师的教导.
出处 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近义词:如坐春风
『陆』 积极向他人问问题的成语
耕当问奴 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出处:《宋书·沈庆之传》:“治国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好问决疑 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好问则裕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出处:《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谋道作舍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求道于盲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出处:《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问道于盲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移樽就教 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以莛叩钟 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织当访婢 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出处:《宋书·沈庆之传》:“治国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谋之,事何由济?”
质疑问难 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出处:《汉书·陈遵传》:“竦居贫,无宾客,时有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
『柒』 形容“虚心向别人请教”的成语或四字词有哪些
1、形容“虚心向别人请教”的成语或四字词有:不耻下问、不吝赐教、不愧下学、好问则裕、好问决疑、勤学好问、学问思辨、有以教我、不吝指教、移樽就教。
『捌』 形容请教的成语
1.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2.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3.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5.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6.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8.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9.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13.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14.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5.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6.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17.深藏若虚----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8.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9.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20.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21.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2.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3.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4.克恭克顺----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25.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26.降尊临卑,屈高就下----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
『玖』 形容对别人给予精神上帮助的成语有哪些求教(精神上给予帮助),..
成功是失败之母 再接再励 天无绝人之路 苦尽甘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拾』 别人请教我用成语怎么形容
不耻下问
拼音来: 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自: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举例造句: 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拼音代码: bcxw
近义词: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歇后语: 孔夫子拜师
灯谜: 向乞丐讨教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虚心求教
英文: do not feel ashamed to ask and learn from the rank and file
故事: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学识渊博,能虚心向别人学习。他去太庙祭祖,向别人问这问那,别人不解地问孔子,孔子说:“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就要问清楚,这就是不耻下问,勤奋好学。”
关于5时钟表的四字成语
1. 求一4字成语
情有独钟、以莛扣钟、塞耳盗钟、掩耳盗钟、老态龙钟、现钟弗打、以莛叩钟、钟鼎人家、钟皷之色、晨钟暮鼓、漏尽钟鸣、击钟陈鼎、毁钟为铎、现钟不打、二缶钟惑、鸣钟食鼎、以莛撞钟、暮鼓晨钟、黄钟毁弃、盗钟掩耳、朝钟暮鼓、老迈龙钟、钟鸣漏尽、鼎食鸣钟、黄钟大吕、鼎食钟鸣、钟漏并歇、朝钟暮皷、钟鸣鼎重、钟鸣鼎列、以莛扣钟、塞耳盗钟、老态龙钟、窃钟掩耳、现钟不打、二缶钟惑、鸣钟食鼎、黄钟长弃、黄钟毁弃、击钟鼎食、五鼎万钟、一见钟情、声如洪钟、暮鼓朝钟、鸣钟列鼎、钟鼎之家、钟鼓馔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包含“钟”字的成语都在这儿了,您随便挑。
2. 和钟表有关的成语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
钟皷之色:
朝钟暮皷:
声如洪钟: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山崩钟应: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窃钟掩耳: 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钟鸣漏尽: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
朝钟暮鼓: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钟鼎人家: 富贵宦达之家。同“钟鼎之家”。
钟鼎山林: 比喻富贵和隐逸。
钟鼎之家: 富贵宦达之家。
钟鼓之色: 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钟鼓馔玉: 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钟漏并歇: 比喻年老衰残。
钟鸣鼎列: 指官高位重。同“钟鸣鼎重”。
钟鸣鼎重: 谓官高位重。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俗语。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
以莛叩钟: 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掩耳盗钟: 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以莛扣钟: 莛:草茎。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以莛撞钟: 莛:草茎。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
现钟不打: 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不加利用。
现钟弗打: 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不加利用。同“现钟不打”。
五鼎万钟: 指高官厚禄。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塞耳盗钟: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鸣钟列鼎: 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鸣钟食鼎: 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暮鼓朝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
老迈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漏尽钟鸣: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同“漏尽锺鸣”。
击钟鼎食: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击钟陈鼎: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黄钟瓦釜: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黄钟长弃: 比喻贤才不用。同“黄锺毁弃”。
毁钟为铎: 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盗钟掩耳: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鼎食鸣钟: 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鼎食钟鸣: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晨钟暮鼓: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钟鸣鼎食: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钟灵毓秀: 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一见钟情: 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暮鼓晨钟: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老态龙钟: 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黄钟毁弃: 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黄钟大吕: 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3. 一个钟表指到5点整打一成语是:无时无刻因为:无谐音5,钟表代表时刻。
无时无刻 [ wú shí wú kè ] 解释: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半个月来,她老是偷偷地看着剑波,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一样。 无时无刻的反义词:三年五载 [ sān nián wǔ zǎi ] 解释: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
指多年。出自:马烽《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要一一介绍出来,恐怕三年五载也说不完。
扩展资料无时无刻的近义词:一、每时每刻 [ měi shí měi kè ] 解释:每分钟;每一时刻。出自: ***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的两个电报》:“现在日本侵略者尚未实行投降,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杀中国人。”
二、时时刻刻 [ shí shí kè kè ] 解释: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地。出自:清.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这两天到这里来,时时刻刻要出去上小烟馆过瘾。
翻译:这两天到这里来,每一个时刻要出去上小烟馆过瘾。
4. 一个钟表指到5点整打一成语是:无时无刻
因为:无谐音5,钟表代表时刻。
无时无刻 [ wú shí wú kè ]
解释: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半个月来,她老是偷偷地看着剑波,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一样。
无时无刻的反义词:三年五载 [ sān nián wǔ zǎi ]
解释: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出自:马烽《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要一一介绍出来,恐怕三年五载也说不完。
扩展资料
无时无刻的近义词:
一、每时每刻 [ měi shí měi kè ]
解释:每分钟;每一时刻。
出自: ***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的两个电报》:“现在日本侵略者尚未实行投降,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杀中国人。”
二、时时刻刻 [ shí shí kè kè ]
解释: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地。
出自:清.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这两天到这里来,时时刻刻要出去上小烟馆过瘾。
翻译:这两天到这里来,每一个时刻要出去上小烟馆过瘾。
莛字的组词
一、莛组词
精选组词列表:枯莛、以莛叩钟、以莛撞钟、举莛扣钟、以莛扣钟
二、莛的拼音、莛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莛的繁体字和莛的QQ繁体字
莛的拼音:tíng
莛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
莛繁体字和QQ繁体字:莛→繁体字为:莛→QQ繁体字为:莛
三、莛字的含义及相关资料
莛字的含义:(名)(~儿)某些草本植物的.茎。
莛字的相关资料:茎也。从?廷声。特丁切
四、莛组词的发散思维组词法(分别以莛字开头、莛字在中间和莛字在结尾的组词)
『莛』字在中间的词语
举莛扣钟,以莛叩钟,以莛扣钟,以莛撞钟
『莛』字在结尾的词语
枯莛
以莛撞钟的成语典故
“当今世上的隐士,孤独无友,空寂独居,上观隐士许由,下察春秋畴的隐士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只得与义相导,无所表现,寡合少友,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您对我的个人品德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国任用乐毅,秦国任用李斯、郦食其劝说齐王田广归汉,不战而得齐地七十余城,游说像流水那样顺利,说服别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听从说客,像环子那样自由地转动,所想的必定能得到,功高如山,海内平定,国家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能施展才能的时机,您又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呢!俗语说:‘用竹管看天,用瓢来量海,用草杆撞钟,,这样做怎么能够通晓星象,考究海情,发出声响呢?由此看来,譬犹地鼠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就只有被吃掉而已,那还有什么用呢?现在凭你这样愚笨的人来责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办不到的,这正好足以用来说明那些不知道随机应变的人为什么终究不明白真理啊。”
带有钟的四字成语
带有钟的四字成语:
塞耳盗钟 击钟陈鼎 二缶钟惑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钟鸣鼎重 钟鸣鼎列 钟漏并歇 钟鼓馔玉
钟鼓之色 钟鼎之家 钟鼎山林 钟鼎人家
朝钟暮鼓 以莛撞钟 以莛扣钟 掩耳盗钟
现钟弗打 现钟不打 五鼎万钟 暮鼓朝钟
鸣钟食鼎 鸣钟列鼎 漏尽钟鸣 击钟鼎食
毁钟为铎 黄钟长弃 鼎食钟鸣 鼎食鸣钟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钟鸣鼎食 钟灵毓秀
钟鸣漏尽 以莛叩钟 一见钟情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声如洪钟 山崩钟应 暮鼓晨钟 老态龙钟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瓦釜 黄钟毁弃 黄钟大吕
盗钟掩耳 晨钟暮鼓 老迈龙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