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草为寇的出处和典故-落草为寇的解释
1.文字狱与八股文是怎样的典故?
2.水浒传里的摩云金翅欧鹏 欧鹏的绰号典故介绍
3.许村的历史典故
4.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俗语典故是怎么来的
文字狱与八股文是怎样的典故?
“避席畏闻文字狱”,封建时代的文人真是不容易!密不透风的文网足以窒息与摧残一个民族的思维与创造力。无数因诗文招致杀身大祸的事例无情戳穿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幻梦。
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之前,曾借宿于太平府(今安徽当涂)般若庵。庵内住持方丈惊讶于其仪表。便询问起他的爵里姓名。当时朱元璋已是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了,便故作矜持,笑而不答,提笔在粉壁之上写下一首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
只顾哓哓问姓名。
后来,朱元璋在南京即位,有意派人寻访自己当年的墨迹。而得到的答复却令他十分恼火,这首御诗已被人揩去。朱元璋立即将庵内僧人抓来,论刑当斩。意犹未尽的朱元璋愤愤不平地质问道:“为何除去朕诗?”这位被抓来的年轻僧人尚有几分机智,不慌不忙地回答:“御制题诗处,有吾师四句诗在焉。”朱元璋忙问:“何诗?”此僧朗声诵道:
御笔题诗不敢留,
留诗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
尚有毫光射斗牛。
朱元璋听罢,朗声大笑,将小僧无罪开释。试想,“成者王侯败者贼”,朱元璋本是绿林英雄,未取天下之时,实是朝廷通缉的叛逆之人,所作诗文大有“反诗”的嫌疑,庵内老僧怎敢保留?聪明的小僧几句诗文将朱元璋大大吹嘘了一番,侥幸保住了性命。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了解到,刚猛好杀的明太祖喜欢炫耀自己的文才,而且颇为自负。如遇不识时务者,他会不惜以极刑加以报复。遇到这样的帝王,天下文人的日子便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出身于“无立锥之地”的佃农之家,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哪有机会人塾读书识字?父母双亡后,他沦落为四处乞食的游行僧人,吃尽了人间的苦难,因而直至他投身于元末农民起义军之时,尚识字不多。与一般草莽人士不同的是,朱元璋对文化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愿意与儒士文人交往。从早年屈尊拜访朱升,到接纳号称“浙东四杰”的刘基、宋濂等人,朱元璋开始了与这些著名文士的朝夕相处,因勤学好问,学识大进。从识字不多到能随意题写诗文,足见他天资绝佳,聪明过人。
作为开创明朝数百年基业的一代英主,朱元璋深知治理天下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他在诏书中就强调:“治国家,得贤才为先,贤者天下之望也。”可见,朱元璋将人才的选拔与国家的稳定及治理相联系,其重要意义自然不同寻常。因此,朱元璋即位伊始,就屡屡下诏征求天下贤才,渴望之情溢于言表。如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的诏书中就写道:“如今天下太平,愿请诸位学问通达的士大夫讲谈治理天下之道,启迪朕心,以达到盛世之治。在野人士,有能以贤辅我,以德济民,地方官必以礼送至京师,朕将擢用焉。”同时,朱元璋专门派遣官员在全国各地访求人才。
其次,朱元璋在人才的选拔与录用上也有十分高明的见解与举措。如选拔人才重才德,不重门第、资格。他曾说:“人才不可一概而论。老佛、卜筮、负贩之中常常有贤能之士。关键在于朝廷如何选拔与重用。”“(元代)选拔官员必须要求世族出身,有志者往往屈居下位。”又说:“资格为平庸之辈所设,若有贤才,岂能循以常例。今后庶官之有才能而居下位者,应当优先重用。”这些认识自然是出于朱元璋的实际观察与体验。为此,朱元璋大力擢用才能之士。如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曾有朝臣对儒士起自平民,骤得高官的现象表示不满,认为朝廷应爱惜名爵,不可滥赐。对此,朱元璋斩钉截铁地予以驳斥:“朝廷设置爵禄,就是为了优遇贤能之士,如他有卓越之才,岂可限以资格?朕只望获得贤才,名爵非朕所惜。……朕所担忧之事是得不到贤才,如能得而任之,官品非朕所惜。”同时,朱元璋在选用人才时强调才能不论大小,但求人尽其才。他认为,君主用人“如良工用木,大小各得其用。”还说:“朕要尊崇古制,举用贤才,各因其才能而擢用。”
由此,明朝初年,朱元璋从维护其统治地位的角度出发,实施了较明智的人才选拔策略,这对于一个靠造反创业的封建帝王来讲,是难能可贵的。而这种政策的实行,对明代初年统治机构的建立与政权的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批优秀人才的破格录用,也为新兴政权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史载:“当时隐于山林之士,以布衣身份而骤登高位者不可胜数。”这种人才云集的喜人景象大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意味。朱元璋重视人才,破格提拔人才,其见识与魄力似乎理所应当地受到后人的推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朱元璋是一位个性极强的帝王,言行之间充满了矛盾,典型地代表了一种“圣人与强盗兼而有之”的复杂人格。他一方面豁达大度,不惜名爵,笼络替他卖命的文臣武将,但在另一方面他却明察秋毫,对臣下疑忌颇重,果断自负,疆场上的成功更使他刚愎自用,专断敢行,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他在天下太平后,大杀开国功臣,被后人称为“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功高盖世的文臣也难逃劫数。朱升、刘基、宋濂等人都没有好结果,其他儒士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更有甚者,朱元璋以惩治贪污为名,动用严刑峻法,广事株连,滥杀无辜,大批文人儒士惨遭屠戮,如“郭桓贪污案”处者竟达数万人,甚至造成了六部机构荡然一空的局面。这与朱元璋大力征召贤才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真可谓“来得容易,去得更快”!这种恐怖气氛使不少士人将入朝做官视作畏途,因为凡人朝为官、能得善终者,实在是太少了!
朱元璋大戮功臣的主要动机不外乎是消除对朱氏皇权的威胁,他挖空心思地将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不允许任何人有僭越不轨之谋。从这个意义上讲,明代初年大力征召天下贤士,正是为了让大批新人充实于朝廷各部及州县衙门,以取代那些朱元璋忌讳的开国功臣。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对皇权自然不敢有任何的僭越之念,然而,这却引起了行武出身的勋臣们的强烈不满。他们便寻找各种借口加以反对,文士喜好讪谤,成为他们攻讦的缺陷之一。洪武初年,朱元璋为延揽天下英才,决定开科取士。这本是历代相传选拔人才的最佳手段,诸位勋臣却颇有异议。他们认为此为皇帝崇尚文士之举。朱元璋理解他们的心情,便耐心启发道:“世乱则用武,世治则用文。”诸位武臣反驳道:“陛下所云固然在理,但读书人用心歹毒,特擅讥讪,如不警觉,即受其愚弄。张九四(即张士诚原名)起初诚意优礼文人儒士,甚至请他们为自己更名,这些文士竟给他取名为‘士诚’。”朱元璋不以为然道:“此名甚美,何足为怪?”诸位武臣道:“《孟子》有‘士诚小人也’句,张九四怎会知道?”朱元璋闻听,如梦方醒,心中恼怒万分。没想到白面书生在舞文弄墨之间竟能含沙射影,任意褒贬!朱元璋自然担心自己也会糊里糊涂地陷于被愚弄、被讥诮的境地。
有人认为,明初文字狱(即文字之祸)由此而兴。显然,文武大臣之间的矛盾也是引发明初文字狱的原因之一,武将们的提醒使朱元璋对他不甚介意的文士也多了几分戒备之心。本来“眼里不揉沙子”的朱元璋从此更是明察秋毫,文士以所著文字罹祸的惨剧接二连三地发生。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明祖通文义,固其天纵,然其初学问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误,亦已不少。”事实证明,朱元璋以文字,并非由于学问不深,而是因为他最痛恨臣下触及自己的隐痛,对于这种冒犯,他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狭义的“文字狱”是指文士在自己的作品中有触犯封建帝王忌讳之处,因而惨遭的情形。对于朱元璋这位背景复杂又雄猜好杀的帝王来讲,天下文士因文字罹祸者不在少数。
朱元璋统治时期,文士以表笺文字不当而罹罪者最多。按照明朝初年的习惯,每逢正旦、万寿圣节及册立东宫之时,内外文武大臣都要献上表笺庆贺。而各级文武大臣娴于文辞者并不太多,于是撰写贺表的任务一般都落在当地教官的身上。朱元璋既知文士有讪讥之好,故而对这种表笺格外在意。果然,一些表笺被他看出了“破绽”,朱元璋毫不客气地亮出了屠刀。当时以表笺文字触犯忌讳者为数不少,而最多的是因用了“则”字。当时的江淮方言,“则”字与“贼”读音相似,朱元璋以为这是讥讽他有落草为寇的经历。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因所作《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句被杀;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因所作《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被杀;桂林府学训导蒋质因所作《正旦贺表》中有“建中作则”被杀。其次,表笺中因有“生”(近“僧”)、“法坤”(近“发髡”)等字样,朱元璋以为这是讽刺他有出家为僧之事。常州府学训导蒋镇因所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知”句被杀;尉氏县教谕许元因所作《万寿贺表》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句被杀。
这些因一字涉嫌便招来杀身之祸的事例,触目惊心,骇人听闻。而朱元璋在位之时,类似这种穿凿附会、横生枝节的文字之祸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如毫州训导林云在所作《谢东宫赐宴笺》中有“式君父以班爵禄”句,朱元璋以为“式君父”为“弑君父”之隐语,意在辱君,林云因此被杀。德安府学训导吴宪在所作《贺立太孙表》中有“永绍万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句,朱元璋以为“有道”为“有盗”之谐语,有谤君之意,吴宪也因此身首异处。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怀庆府学训导吕睿在所作《谢赐马表》中有“遥望帝扉”之语,朱元璋以为“帝扉”隐含“帝非”之讥,吕睿也遭杀头之祸。明初因文字而招祸者远不止上述几人,朱元璋对言涉忌讳的文士均处以极刑,而这种忌讳又大多出于朱元璋的臆测。古语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面对如此结密的文网,天下文士几乎不敢下笔为文。
明人徐桢卿《翦胜野闻》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太祖朱元璋多疑,常常担心受到臣下的讥讪。杭州儒学教授徐一夔曾作贺表,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朱元璋览后震怒道:“腐儒胆敢如此污辱朕吗?‘生’者僧也,以我曾经出家为僧也。‘光’者秃头也。‘则’字近贼也!如此猖狂,罪在不赦。”即命锦衣卫将徐一夔斩首。在旁礼部群臣见此情形瞠目结舌,体似筛糠,一齐跪倒请罪:“臣等愚懵不知忌讳,乞皇上亲降表式,令臣等永为遵守。”闻听此言,朱元璋的脸色才有所好转,毫不客气地答应了臣下的请求。此后,朱元璋先后颁发了《建言格式》、《繁文鉴戒》、《表笺定式》等书,详细规定了官民上奏的各种文体的格式,令天下以此为标准,不得以私意妄行撰拟。
这些为文士特制的“御书”颁行之后,朱元璋,这位学问并不高深的帝王,俨然成为至高无上的文坛霸主。至此,我们似乎恍然大悟: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朱元璋妄行指责、无情杀戮的背后是无法容忍文士们自由自在地舞文弄墨,惟我独尊的朱元璋要为天下文人立下规矩。当然,在这些“御书”中,朱元璋铺列的理由冠冕堂皇,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如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朱元璋下诏革除“四六”文辞(即骈文),以柳宗元、韩愈文章为表笺格式。他在诏书中强调:“上古三代的辞章,质实无华。应该成为千万世作文的法则。汉魏之时,文章还崇尚古质。晋宋以降,文体日衰,骈俪绮靡,古法荡然无存。……近代制诰章表之类仍蹈承旧习,朕平时即厌恶其雕琢粉饰,背离古代文体,且使事实为浮文所蔽。自今告谕臣下之辞,务必遵从简朴古质,以革弊习。”文士一味追求文体的工整、词藻的华丽,固然会造成绮靡柔弱之风,但一味崇尚古质,亦步亦趋,不敢逾樊篱一步,势必也会造成文士的思想窒息、文辞呆板无味。柳宗元、韩愈等人的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创新”,与朱元璋的理解有相当大的差距。况且,皇帝亲自制定格式,以高压手段强令文士“依葫芦画瓢”,其结果只能是天下文章成为千篇一律的“台阁体”。对文坛的恶劣影响恐怕远远超过了骈俪之文。
此外,朱元璋对文士的惩处并不局限于个别文字的犯忌,对那些在诗文中发泄对王朝统治不满情绪的文士,朱元璋更不肯轻易放过。如官任佥事的陈养浩曾作诗句云:“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当时正值朱元璋为剪除各地割据力量、四处招兵买马之时,朱元璋见到此诗后,大为恼怒,认为陈养浩在发泄对时政的不满,遣人将其抓来,沉入水中溺。翰林修撰张信受命为诸王子的教师,有一次,他随意以杜甫诗中“舍下笋穿壁”等四句作为字式,供诸皇子练习之用。不料被前来巡视的朱元璋看到,由此大祸临头。朱元璋“龙颜”大怒,以为张信以杜甫此诗讥讽当时士民的贫困,大骂道:“堂堂天朝,讥诮如此!”立命将这位学识渊博的学士处以“腰斩”,让天下文士以此为戒。
朱元璋这种吹毛求疵、滥杀无辜的做法,造成了当时文坛人人噤若寒蝉的恐怖气氛,战战兢兢的读书人不知何时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这种文网深密的钳制,也闹出了令人感喟的笑话。如新涂诗人邓伯言因在诗中有句:“洞天明月一双鹤,涧水碧桃千树花”,深得当时文坛领袖宋濂的赏识。宋濂特别向朱元璋推荐。朱元璋将其召来后,以《钟山晓寒》为题,令其当堂赋诗。邓伯言不负厚望,援笔立成,诗中有二句云:“鳌足立四极,钟山蟠一龙。”朱元璋看后,大喜过望,手拍御案,大声朗诵。朱元璋行伍出身,手力颇重。跪在殿下的邓伯言本来就心惊胆战,害怕惹恼皇帝,闻听大力拍案之声,以为天子震怒,己命难保,竞当场吓得昏过去。当卫士将其抬出新华门,邓伯言方才苏醒过来。翌日,朱元璋授邓伯言翰林修撰之职,他以年老有病为由坚辞不就,朱元璋无奈,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
清代学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初文人多不仕》一节,指出了当时的一个突出现象,即许多著名文人皆不愿当官。除了一些元朝遗老不肯奉迎新主外,绝大部分文士均以入仕为畏途,就是害怕朱元璋雄猜果决、刚猛好杀的酷政。明初名士解缙曾形容朱元璋的统治特征为:“陛下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在大肆杀戮功臣之后,惩处的对象便是成千上万的文人儒士出身的官吏。平遥训导叶伯巨曾在奏疏中指出:“取士之始,网罗无遗,一有蹉跌,苟免诛戮,则必在屯田筑城之科,不少顾惜。”面对这种“一授官职,罕有善终”的恐怖情形,天下儒士自然是望而却步了。
然而,儒士们这种无声的抗议更引起朱元璋的疑忌,因此他曾特别下令曰:“四海之内,都是皇帝的臣子。国中士大夫如不愿为君主所擢用,就是表示抗拒君命,地方官诛杀其身而族没其家,并不为错。”这种严酷的文化专制甚至使那些“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之人也无处可逃。元朝末年,有位著名诗僧守仁,字一初,为怀才不遇的世外高人,因见世道衰落,才遁入空门,一意钻研诗文。明朝建国后,他推辞无效,被召入京城做官。但在这种文网深密、动辄得咎的恐怖环境中,这位高僧心情之恶劣可想而知。无聊之余,他便以诗文自遣,没想到因此也招来祸端。他有一首题翡翠诗云:“见说炎州进翠衣,网罗一日遍东西。羽毛亦足为身累,那得秋林静处栖!”朱元璋见到此诗后,愤然质问守仁道:“你原来万般推辞,不愿出仕,就是怨恨朕法网过密吗?”后来,朱元璋借故加罪于守仁,守仁遂不得善终。僧人来复的遭遇,更能显示出朱元璋无赖的狰狞面目。来复和尚在晋见朱元璋后曾作谢恩诗一首,其中有“殊域”、“自惭无德颂陶唐”的字句,没想到朱元璋反目无情,大怒道:“你用‘殊’字何意?不是骂朕为‘歹朱’吗?‘无德颂陶唐’,不是以朕为无德,不能像称颂陶唐(传说中的远古圣君)那样颂扬吗?谤讪如此,朕岂能饶你?”随即命卫士将来复斩首。
朱元璋掩过饰非的虚荣心极强,悦美言而喜奉承。绝对不能容忍臣下不恭不敬的行径,就是对于无声的意念也不放过。他曾微服私游,进到一座寺庙之中。不料一抬头见影壁上题有一首“布袋佛”诗,其文曰:
大千世界活茫茫,
收拾都将一袋藏。
毕竟有收还有散,
放宽些子又何妨!
这首貌似无奇的诗文大有深意。朱元璋曾为四处行乞的游方僧,天下人所共知,此诗以“布袋佛”为题,明眼人一看便知其暗喻之意。这位“布袋佛”的确过于贪婪了,竟要将大千世界收进自己小小布袋之中,岂不知这样一来就断绝了天下人的活路。诗人委婉地劝解“布袋佛”松一松布袋,让天下士民透透气,又有何妨?此诗喻意之辛辣,令人叫绝。无怪乎朱元璋览毕,血贯瞳仁,暴跳如雷,盛怒之下竟命将此寺僧人全部处斩,上演了明初文字狱最酷烈的一幕。“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用这两句现代学者的诗文来形容明初文士的境况,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专制帝王无限的权力使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草菅人命,无数饱学的文人儒士只落得俯首帖耳、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诚令后人为之浩叹!
在“文字狱祸”之外,朱元璋处心积虑地加强对天下士民思想的钳制,这突出地表现在大力推崇宋明理学及对科举考试的规范上。与滥施*威地大肆屠戮相比,这些措施更能“触及人的灵魂”,故而要高明得多,影响更为深远。朱元璋明确地认识到“治本于心”,即天下治理在于对士民思想的控制。而且“本于心者,其用无穷”,甚至胜于“本于法者”。也就是说对天下黎民思想的控制,其有效程度要超过严刑厉法。朱元璋即位之后,大力尊崇孔子。在全面否定元朝制度的同时,却承认元朝加封孔子的“大成至圣文宣王”的谥号,多次召见孔子的后裔,称颂孔子“明彝伦之精微,表万世之纲常”,为“万世帝王之师”。他宣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相并。”因而大力鼓吹《四书》、《五经》。朱元璋说:“四书五经如五谷,家家不可缺。”同时提倡程朱理学。他明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即程朱理学之代称)不讲”。这样,明朝初年的思想界便成为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如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习内容,完全以宋儒所注的《四书》、《五经》及朱元璋审定的《大明律》、《大诰》为本,明令诸生“笃志圣贤,潜心古训,违者罪之”。明朝规定,府、州、县学的诸生,必须进入国子监学习后才能人仕,这就使国子监(或称“国子学”)成为培养各级官吏的主要基地之一。而受过国子监教育的各级官僚,于不自觉中便成了程朱理学的信徒。
朱元璋选拔人才,最重实效,故而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就较为矛盾。如洪武六年至十六年(1373年~1383年),朱元璋因痛感科举取人的无用,曾宣布停止科举考试达lO年之久,专门通过荐举之路选拔人才。然而,荐举方式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时通过各种渠道荐举的人才大量涌入京师,鱼龙混杂,难以甄别。监察御史赵仁便建议道:“今征至秀才,不下数千,宜试其能否,考其优劣,然后任之。”朱元璋无计可施,只得允许分科考试,随后任官。由此科举考试才得以恢复。但朱元璋对考试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即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内容为题,而《四书》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集注为准。考生作文仿照宋朝“经义”之体裁,模拟古人语气发表议论,文句采用排偶的形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文体——八股文。八股文有特定的格式,内容包括几大部分,如破题、起讲、题比等,其中题比又称“入手”。是正文的开始。随后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四部分又称“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股中每股又有两段排偶之文。合为八股,故称为“八股文”。
史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确定“科举之式”后,“命礼部颁行各省,后遂以为永制”。从此,明代科举考试形成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即主考者选取《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为题,考生即按八股格式作文,行文议论必须以朱熹等人的注解为依据,不得标新立异,更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见,这种考试形同一种文字游戏,考生只要熟记朱熹等人的注解,依照格式“填鸭”便可。明朝洪武以后,科举考试逐步压倒荐举,成为官府选取人才的最主要途径。功名利禄的诱惑使天下读书人肆力于《四书》、《五经》的背诵及八股文的研修,为之耗尽了全部心血。想要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每位考生就必须成为程朱之学的忠实信徒,将孔孟之道作为修身立命的根本。
朱元璋如此推崇孔孟之道及程朱理学,其本人是否对这些东西顶礼膜拜、十分信服呢?答案是令人深思的。如孟子被后世儒士称为“亚圣”,是儒家思想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孟子》是《四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朱元璋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大为光火。如《孟子·离娄篇》有句云: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惟我独尊的朱元璋览书至此,不禁勃然大怒,这不是在骂他本人吗?朱元璋也顾不得这位圣人的面子了,破口大骂道:“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也就是指斥已故去千余年的孟老夫子也犯了欺君之罪,多亏没有落在他朱元璋之手,否则同样严惩不贷!余怒未消的朱元璋下令将国子监中孔庙里孟子的神位撤下来。左右大臣苦苦相劝,朱元璋才予以恢复。此外,《孟子》中还有不少议论也让朱元璋无法容忍,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等。为此,朱元璋特命儒臣删去其中不合己意者85条,编成《孟子节文》,作为诸生学习的根据,删去部分不准考生学习。对《孟子》的处理活脱脱地暴露了朱元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面目,他不容许任何人触犯其皇权的神圣,甚至对千百年前的儒学“圣人”也不例外。
朱元璋文化专制的各项措施犹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既然他对古今圣贤的言论都看不上眼,干脆自己动手编起书来。朱元璋编书还注意针对不同的读书对象。如给皇族编辑的有《皇明祖训》、《永鉴录》、《昭鉴录》等,其中后两种书将历代宗族及藩王叛乱谋逆者的事迹进行整理,令皇族成员勿蹈覆辙。给朝臣编辑的有《世臣总录》、《精诚录》、《忠戒录》等,这些书无非将历代所谓“忠臣”的事迹汇总起来,让朝臣仿效。另外,也有专为武臣编辑的《武将大诰》,及为普通百姓编辑的《孝慈录》等。这些书集中反映了君权神圣的思想,天下士民只有以此为圭臬,循规蹈矩地服从帝王的旨意,否则就有身家性命之忧。
有明一代,文字狱以及对思想的钳制,以明初最为酷烈,并为以后各代帝王树立了样板。譬如,永乐年间,饶州士人朱季友向明成祖献所著书,他在书中激烈地抨击了程朱理学的观点。朱棣看后大发雷霆,骂道:“此儒之贼也!”当时朱季友已年过古稀,朱棣仍派人将他押回原籍,当众行笞,尽毁其所著书。文网之深密,并不次于洪武之时。
总之,明代皇帝对士民思想禁锢的程度要超过以往各个封建王朝,尤其是以八股文为特征的科举制度更为后人所唾弃。虽然明朝灭亡后,一些思想家曾疾言痛诋专制帝王的罪恶。然而,继起的清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又上演了一幕幕“文字狱”的惨剧,与朱元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专制制度的存在,是造成这种悲剧轮回的症结所在!
水浒传里的摩云金翅欧鹏 欧鹏的绰号典故介绍
欧鹏
在宋元的历史上并没有欧鹏这个人,早期水浒的戏剧中也不见其人。所以由此可见欧鹏此人是《水浒传》的原创人物。摩云金翅是欧鹏的绰号,他是水浒一百零八将中的第四十八位,对应地阔星。
水浒传欧鹏介绍
原本是黄门山寨主的他因为仰慕宋江而入伙梁山,担任马军小彪将还兼任远探出哨头领。欧鹏是黄州人,据说他身强力壮,健步如飞,被人称作是摩云金翅。原本是守把大江的军户因为得罪了上司,在江湖上混的穷混潦倒,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同九尾龟陶宗旺、铁笛仙马麟、神算子蒋敬三人一起在黄门山落草为寇了。 宋江大闹无为军后,和晁盖一起上了梁山,路过黄门山的时候,欧鹏因为很佩服宋江所以就请他们上山一聚,宋江觉得他们本是不错就邀请他们一起去梁山。欧鹏听了很高心。在这里小打小闹怎么比得上能去梁山干大事呢,所以就烧毁了山寨,和宋江一起去了梁山。宋江在还道村碰到危险的时候,幸好欧鹏、李逵、陶宗旺及时出现救了宋江。 在宋江成为梁山寨主后,宋江决定在忠义堂设立了四旱寨,而欧鹏坐镇右寨,位居第六位。欧鹏跟着宋江南征北占,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可惜在讨伐方腊的时候,欧鹏跟着在攻打歙州。在阵前欧鹏与庞万春交战,潘万春诈白逃走,欧鹏上当以为自己能拿到头功,就拍马追了上去,没想到庞万春会连珠箭,在接下第一支箭后,不幸被第二支箭给射了,之后被朝廷追封为义节郎。
欧鹏的绰号
欧鹏大家都知道他是水浒里的一个人物,其实不然,在很多的小说中欧鹏都是有出现。想必大家也只知道“摩云金翅”是欧鹏的绰号,有大鹏振翅,穿过云端的意思。殊不知“摩云金翅”还有另一些典故。 “摩云”据《新唐书·李罕之传》记载,说有一座摩云山,高耸险峻,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当时的强盗对这里都毫无办法,这是李罕之带着一百多个人就打下了摩云山,所以大家都陈李罕之为“李摩云”。而金翅其实就是金翅大鹏,在佛经中金翅大鹏能将龙撕裂吃掉,是作为龙的克星存在的。而龙是皇帝的化身,所以就有了真龙天子被杀同金翅大鹏有关的传说。 欧鹏在水浒中是因在讨伐方腊的时候贪功冒进被庞万春用连珠箭射的。但是在《荡寇志》一书中,随镇守新泰这个地方,不幸在城破的时候被栾廷玉、栾廷芳联手拿下,之后被押赴到京城被凌迟处。最接近水浒结局的是在姜鸿飞的《水浒中传》,欧鹏跟着花荣一起征讨方腊,但是在攻打杭州艮山门时被石宝砍。这算是在同一次的战役中了。更为有趣的是在褚同庆重撰的《水浒新传》中,欧鹏的绰号变成了捣海鳄,是项家的的掌船师父,精通各种漂洋过海的本事。欧鹏一下子从天上的摩云金翅大鹏变成为了在海里的鳄鱼,倒也是一番趣事儿。之后因不满招安,随项充离开梁山,漂洋过海,不幸在海上遇难而。
许村的历史典故
以前高阳桥的观音菩萨,原是坐北朝南的,传说小溪里出“蛟”经常洪水发威,贻害百姓。
有一年,小溪涨洪水的前两天,有人看见一个奇怪的老妇人桥上焦急地走来走去,口中念念有词:保得了他身,保不得自身,保得了自身,保不了他身,都怨我,看不住这畜生。没两天,小溪涨大水,高阳桥上的走廊全被冲毁,观音菩萨也被冲走,而两岸的民房却安然无恙,人们感到很奇怪,于是把前两天桥上的那个老妇人的举动联系起来,原来,这老妇人便是观音化身,她焦燥的徘徊,是在考虑保己还是保人,最终她选择了后者,为了感激她舍己为人的壮举,人们又重修了高阳桥,同时把观音的神龛换了个位置,让她坐南朝北,以便好看住小溪里的那个畜生。说来也怪,从此以后,许村便再也不曾出现那样大的洪水了。现存的神龛的观世音菩萨是后来安置的,上有“安镇长流”匾额一块,二边楹额为“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 许光一为元末明初人,其住宅遗址在前溪村小街新店北,至今仍有短墙一段为证。
相传在许光一出世时,他母亲腹痛不已,他祖父将他的生辰八字一算,认定他将是-个祸种,于是就把即将分娩媳妇赶出家门。无奈之下,他媳妇就在河边的草地上生下了许光一。本来许光一要是生在家中,将是真命天子。如今他生草地之上,这就注定了他只能是落草为寇了。
许光一家境贫寒,但他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辈,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尽管如此,但他毕竟是“落草的天子”,自然就有了非凡的功力,人称“许半仙”。其舅对他不行正路大为不满,曾斥责他为他为讨饭坯,许光一怀恨在心。一日,他对舅说:“舅舅,杭州在唱大戏,我请你去看戏,去不去?”舅心想:“杭州离许村近三百里路,你许光一一贫如洗,拿什么请我去看戏,你这不是在寻我的开心吗?”于是拂袖而去。许光一马上迎上前去,拦住舅舅说:“你别小看你家外甥,只要你把眼睛闭住,我定能把你送到杭州的戏台前。”舅舅轻蔑地笑了笑,说:“好,念你一片孝心,那就请便吧。”于是就将双目一闭,准备等着看许光一的洋相。哪知,只听见一声“起”,他舅真有点飘然欲飞感觉。再听到一声“到了”,果真将他送到了杭州的戏台前。许光一狡黠一笑道:“舅,您就在这里慢慢看吧,我先回去了。给你两个铜钱买饭吃。记住!每次只能用一个铜钱,否则,你就要讨饭回家。”许光一明知一个铜钱是买不到吃的东西,非要用两个铜钱不可,这回他是存心要让舅舅讨回饭,以此来报复舅舅对他的斥责。哪晓得舅舅是个戏迷,一到台前,就什么也不顾了,只顾“唔、唔”应答,却没有想到外甥居然回报报复自己。等他老人家把戏看完,肚子也饿得咕咕直叫,找来找去也找不到能用一个铜钱买到的吃食,就只好把两个一次花光。心想吃饱再说,只要外甥一来,马上就能回家了。哪知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他也知道外甥的混子,也许早将自己忘到九霄云外了,只好硬着头皮,走路回家。杭州走到许村须两天时间,身无分文的舅舅只好沿途讨饭回家。
你别看许光一游手好闲,心胸狭隘。他对双目失明的母亲倒是十分孝顺。母亲八十大寿,他请遍了许村亲长乡绅,请大家晚上到家中赴宴。大家都知道他身无分文,凭什么来请客吃饭呢。于是有人就到他家来看个虚实。结果整个家中空空荡荡,没有丝毫的准备。许光一看出了大家的心思,笑着说:“你们别急,到时我自有安排,请你们回去通知大家晚上7点准时开宴。”
晚上6点半左右,陆陆续续就有些人来看热闹了,结果家中还是空无一物。光一一看来客了,马上招呼大家入座。大家面面相觑,心想叫我们坐到哪里呢?这时只许光一从厨房中拿来一个木炭,在堂前的板壁上画了一张八仙桌,一条板凳,然后就用双手扶住画好的八仙桌,嘴里还念念有词:打扰,打扰,借你桌凳一用。说完,往外一拉,一张八仙桌就被他从板壁上拉了出来。当大家惊诧不已时,他已经从板壁上拉出了好几套桌凳来了。这一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了飞遍了整个许村。人们蜂拥而至,来看许光一的“借桌神功”。桌凳倒是备齐了,请客的酒菜又从何而来呢?当大家在纷纷猜测时,只见许光一抱出一个竹制的破碗橱,打开橱门边拿出烧制精美的酒菜边说:“来,大家帮助我传递传递,我请大家吃御膳。”于是许多大家平时从未见的美味佳肴,源源不断地从那个破碗橱传递了出来。大家兴奋不已,连声赞叹:神了!神了!这一次许光一让大家不仅饱了眼福还饱了嘴福。“家家扶得醉人归”是许光一母亲八十大寿留下的精彩一幕,至今让人神往不已。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他说的一句话:我请大家吃御膳。这次他真的是把皇帝的御膳给“借”来了。当天晚上,当皇帝准备用膳时,发现御膳房准备好的饭菜不见了,这还了得!马上追查。这等奇闻就是皇帝不查,用不了十天半个月也会传到京城。自然不费力气,官府就把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紧接着捕快就到了许光一的家中。情急之下,许光一背起老母,一个踺步就上东升背后的竹山。这时老母在许光一的背上痛得直叫:“儿啊,你把我背上生的反背给箍住了,痛我了,快把我放下!”许光一一急,就把老母身上的反背一把抓了下来,顺手就往身边的一颗老枫树上一贴,“让你替我老母生着。”说来也怪,那枫树从此以后,就满是肿疖,且终年流汁不止。
除去了老母身上的反背后,许光一又背着老母继续逃跑,三脚两步就来到泾、太、歙、绩四县交界的茶坦五里湖一带,凭借他的“半仙”神功,在此占山为王,打家劫舍,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天,他的母亲在自言自语:“我活了八十好几了,眼睛也瞎了,就是西湖还没去玩过。”许光听了,马上叫手下把一条小溪用泥土拦住,筑成下小湖。这就今天称的“五里湖”。然后就去对母亲说:“母啊,我今天带你到西湖嬉一趟,好不?”“真的?”老母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还能骗你不成,来我背你去。”说完,就把母亲背到五里湖边,摘下一片箬叶,变成一只小船,把母亲放到船上说:“母啊,你现在到西湖了。喏,那边就是‘断桥’,这边就是‘三潭印月’。你要是看得见就好了。”老母就伸出手到水里去摸了摸,说:“哎,这西湖里这么没鱼啊?”许光一生怕事情败露,马上就摘了一把柳树叶往水里一扔,说:“母,你再摸摸,你这是小鱼吗?”果真水中出现了许多小鱼,这就是所谓的“柳叶鱼”。至今茶坦的五里湖里还有许多的“柳叶鱼”。母亲摸着这些小鱼,心里十分高兴,“能西湖一游,我也瞑目了。”说完就闭目而去了。
母亲去逝不久,许光一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老者跟他说:你是真命天子,五里湖边上的老林里有一匹白马,它是来助你起事的,只要岩源的倒溪涨潮,你就可以起兵了。他不知这是上天招他回去的一个信号。第二天一早,他就来到五里湖边上的老林里,果真有一匹白马在那里,他一走过去,那匹白马就主动向他走来,他兴奋不已,心想天助我也,我可以做皇帝了。于是他每天都要派一名士兵去看看倒溪涨潮没有。孰不知山中的小溪这么可能涨起潮水来呢?自然每天派去的士兵回来后总是汇报说,没有涨潮。开始他还有耐心,时间一长,他就耐不住性子,暴露出了山大王暴戾残酷的一面,凡是报告没有涨潮的,就马上砍下他的人头,久而久之,士兵们的,逃的逃,只剩下一个伙夫了。这天他和伙夫来到“难人尖”,站在尖顶,望着倒溪,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再派谁去看看呢?”说着就把手中的宝剑用力往地上一戳。谁知这一戳,这宝剑再也拔不出来了。据说这把宝剑至今还插在“难人尖”上,要是你一个人不说话,悄悄爬上去可以向上拔出三寸。要是你发出了声音就是摇都摇不动。许光一摇摇身边的宝剑,无奈地对伙夫说:“最后再派你去看看,我要是做了皇帝,就封你为宰相。”伙夫心想:山里的小溪哪来的潮水,这不是明摆着叫我去吗?管他,我就跟他说涨潮了,看看是个什么结局。于是他就去转了一圈,回来故作兴奋地说叫道:“涨潮了,涨潮了!”许光一信以为真,兴奋地说道:“好,时机已到,马上起兵。”伙夫心想,起什么兵啊,就剩你我两人了。这时只见许光一摘下一片箬叶,往水里一放,箬叶立即变成了一只小船,他招呼伙夫道:“走,我们上船。”伙夫不想随他去送,故意说道:“你等一下,我去把你的白马牵来。”“算了算了,待一会儿潮退了,就失去时机了,快走!”说完,就不由分说地把伙夫拉上了船。小船却载着他们向天上飞去。那匹白马至今还在苦苦地等待着他的主人,每逢阴雨连绵的天气,人们还能远远地看见一匹大白马在“难人尖”上徘徊。倒溪本也不叫倒溪,至从许光一升天以后,倒溪的水每天的八、九点钟都要向上倒流,据说这是倒溪在涨潮,这也是倒溪得名的原因。
要不是许光一的爷爷算错了他的生辰八字,让许光一在家中出生,也许他真能坐上皇帝的龙椅了,君临天下了。许村没有出个皇帝,倒生出了许多自我安慰的说法:皇帝有金山、银山,我们许村有文山、武山。言下之意是没有文武相助,你这皇帝是当不住的。皇宫前有金水河、银水河,我们许村有公河、母河。金银总有限,而有公母则可生生不已,代代绵延。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俗语典故是怎么来的
程咬金是隋唐好汉之中有名的人物,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名声,他在各种小说演义之中都有登场,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程咬金三板斧的故事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故事。
程咬金是演义小说中有名的人物,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年轻的时候在梦中得到了一个人的传授斧法,结果醒来练习的时候被人打断了只记得了三招,所以在战场上这三招就成了他的主力技能,被人们称为三板斧。而且他半路杀出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成了人们常用的谚语。
程咬金三板斧
在历史上的程知节几乎鲜有人知,但是在演义小说之中的程咬金却是有着不低的知名度,在隋唐时期的小说中,程咬金是一个傻人有傻福的副将,虽然他萌萌的有点憨憨的样子,但是其实粗中有细是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在演义小说中他虽然屡次遭到灾难,但是最后都化险为夷,反而是转祸为福。
混世魔王程咬金
据说程咬金早年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后来为了养家糊口就贩卖码盐为生,结果和衙役产生了纠纷,失手打了捕快,被抓了进去,等待处斩,后来很幸运的碰上了隋炀帝大赦天下被放了出去,之后程咬金就想要改过向善,就砍柴为生,结果碰上了尤俊达,他看上了程咬金力大过人,想要哄骗程咬金落草为寇,于是就教程咬金斧法,结果程咬金太笨一点都学不会。
后来在一次做梦的时候,他梦到了有一个老头教他斧法,结果陷入到了一种顿悟的状态,但是因为在演练的时候正好被尤俊达给叫破了,所以程咬金只记住了三招半,这就是所谓的程咬金三板斧,虽说只有这么三招,但是其实却是斧法的精华所在,简单粗暴,所以一般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可以说程咬金就像是隋唐好汉的一个计量单位,要想被称为好汉就得先捱过那三下,因此“程咬金三板斧”的名声就流传了开来,也被人用来形容没有什么大本事的人。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句很出名的俗语就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经常被人用来形容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小说中写一些反派角色在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的时候就经常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他们的计划泡汤。
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据说当时程咬金第一次做强盗的时候就干了一票大的,当时隋朝靠山王杨林的两个义子护送贡品进京,本来靠山王杨凌这个名头够响亮,一般人根本不敢去抢,但是正好碰上了初出茅庐懵懵懂懂的程咬金,结果那两人没有挡住程咬金的三板斧,导致押运的人都溃逃,贡品被劫了,因此程咬金也出了名,后来在跟随李唐之后,程咬金也经常率兵埋伏在半路伏击敌人,所以渐渐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谚语也就传了开来。
程咬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但是在小说中他是一个非常讨喜的人物,是一个憨厚正直的福将,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他还没有起义的时候在梦中得到“白胡子老爷爷”传授斧法,但是在演练的时候被人打断了所以只学会了其中的三招,因此被人戏称为三板斧,而且因为他喜欢半途埋伏常常半路杀敌军一个措手布局,所以就流传起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俗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