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利忘义的意思

2.见利忘义是什么意思

见利忘义的意思

见利忘义出自哪里-见利忘义的意思是什么

见利忘义指见到有利可图就忘记道义。

见利忘义(拼音:jiàn lì wàng y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见利忘义指见到有利可图就忘记道义;比喻为了私利,而不顾正义和道义。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见利忘义的人指的是那种在金钱、利益面前,不顾道义、信义、情义的人。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甚至会为了利益而背叛朋友、亲人或伴侣。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会破坏社会的信任和稳定。

见利忘义的人通常表现出以下特点:唯利是图: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背信弃义:他们可能会背叛别人的信任,甚至出卖别人的秘密或利益。

目光短浅: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远见和长远规划。自私自利:他们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缺乏道德观念:他们可能不顾及道德和法律规定,甚至违法犯罪。

见利忘义的影响:

对社会来说,见利忘义的行为会破坏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当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背离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破坏了协作共赢、诚实守信等基本价值观,会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同时,这种行为也会损害社会的信任和稳定,因为当人们不再相信对方时。

对个人来说,见利忘义的行为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首先,这种行为会损害个人的声誉和信誉。当个人在商业交易、职场竞争等方面失去信任和声望时,会影响其发展和未来的机会。其次,见利忘义的行为也可能会让个人失去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见利忘义是什么意思

见利忘义:指见到有利可图就忘记道义;比喻为了私利,而不顾正义和道义。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1、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见利忘义”。

2、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后,皇后吕雉以太子年幼为由把持朝政。她大肆分封吕氏族人为王为侯,严重威胁了刘汉的江山。面对这种情况,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老臣心中十分着急,急忙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陈平认为控制军队是当务之急,但兵符掌握在吕后的侄子吕禄手中,只有拿到兵符,才能够调遣部队。可吕禄从来也不肯离开军队,怎么才能强迫他交出兵符呢?这时,陈平想起前任丞相郦商的儿子郦寄与吕禄是挚交,只有借助郦寄,才能将吕禄调出军中。

于是,周勃来到郦商的府邸,开门见山地对郦商说:“吕氏一族准备篡权,一旦他们的阴谋得逞,我们这些开国老臣必遭斩杀。为了大汉的社稷,为了你的一家老小,你也不该束手待毙呀!”郦商本指望借助儿子郦寄与吕禄的交情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听了周勃的话,这才意识到局面的危险性。

他问周勃:“依太尉之见,老朽应该如何去做?”周勃说:“老丞相可令郦寄将吕禄约出北门,只要控制住吕禄,我们就胜券在握了。”于是,郦商命郦寄邀吕禄出城打猎,结果吕禄被周勃的伏兵擒获,被迫交出兵符。随后,吕氏家族中的人被一一诛杀,大汉政权又回到了刘氏的手中,郦寄也因为立了大功被封为曲周侯。

但是,当时许多人都指责他,说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朋友,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