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任务的艺术成就

2.西楚霸王,“富二代”创业是如何失败的呢?

3.项羽为何败给刘邦?

4.项羽之文言文知识归纳

5.解释两首古诗

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任务的艺术成就

非战之罪前一句-非战之罪什么意思

在《项羽本记》中,司马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一切有效因素,怀着歌颂、同情和批判的复杂心情,不虚美,不隐恶,完成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塑造。

一、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写人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篇末透露了这样一句话:“(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这应该说是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择材料方面的一项总的原则,也可以说是他能够成功地刻画人物的一个基本方法。一个人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其性格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即能反映历史的风云变幻,又能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写项羽,司马迁选择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突出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巨鹿之战

鸿 门 宴

垓下之围

这三件事,反映了项羽创造辉煌、抉择失误、走向末路的人生三部曲,展示了秦亡汉兴的历史脉络,也写出了悲剧英雄项羽叱咤风云、英勇善战、胸无城府、不善权谋、迷信武力、至不悟等主要性格特征。

选择重大历史事件写人,既能使人物形象突出,又能与历史完美结合。

二、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写人

俗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是大非面前,紧张激烈的斗争场景中,人物的表现,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尖锐的矛盾中写人,亦是司马迁写活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

《项羽本记》中气氛最为紧张、冲突最为激烈的是哪一节?

(鸿门宴)

(“鸿门宴”一节,是刘邦、项羽较量的关键时刻,宴前的紧张气氛,宴会上的剑拔驽张,使双方人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且看宴前:

行略定秦地,至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与项羽曰:“……”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

开篇即用百十来字写了几件事?反映了项羽什么性格?

一写项羽大军入秦,函谷关闭,这位曾击破秦军主力的霸王遭此冷遇,已自怒火填膺;次写曹无伤反间之言,说沛公欲王关中,如火上加油;三写范增劝说之辞,谓刘邦“志不在小”,更是火油交煎之际煸了一股阴风;风、火、油层层作势,紧张的空气仿佛一触即燃。旦日灭刘,如箭在弦上。显示了他盲目自负的性格。

项伯夜访、沛公约婚一节,风、火、油顿时化作一天凉雨,刘邦鸿门谢罪一席话更是令项羽推心留饮、前嫌顿释。范增数目示意于前,项庄舞剑助饮于后,平地又起波澜,对此,项羽是什么态度?项王却默然不应,显示出其胸襟坦荡以及作为政治家的胸无城府、缺少谋略。虽然项伯拔剑翼蔽沛公,但危机依然四伏。在这紧急的关头,樊哙闯帐,将鸿门宴上紧张的氛围推向最高潮。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刃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

项羽之为人,暴戾残忍。当年巨鹿之战时,诸侯将见了他,“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现在樊哙对他竟“瞋目而视”,情势至此,我想,流血五步,已事在眉睫。谁想到这位“喑恶叱咤”的项羽,竟然被樊哙粗犷忠勇的气质所吸引,呼为“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听其慷慨陈碎,被他数落得——“未有以应”。理屈乃至辞穷,但绝不为自己编造任何谎言,显示了他什么性格?显示了他个性中的豪爽直率。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不仅写活了项羽,而且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善使手段,张良的沉着冷静、察颜观色,樊哙的忠勇无畏、善于言辩,范增的阴险狠毒、脾气暴躁等,显而易见,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三、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写人

司马迁写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注意用生动,典型化的细节刻划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项羽本记》中关于项羽瞋目镇敌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这位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威势和气概。据司马迁说,项羽是重瞳子,就是一眼双眸,显然“炯炯有神”一词已不足以形容这双重瞳之目射出的威严之光。司马迁紧紧抓住项羽这一容貌特征进行细节描写:

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何等威严的目光,竟使惯于骑射的高手目畏手软,又使久经沙场的骑将人马俱惊!相信凡读过《项羽本纪》的人,对项羽瞋目镇敌的情景是无法忘怀的。

《史记》中这样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这些细节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际上却是作者精心选择、提炼而得。这些人物的只言片语,一颦一笑,较之千军万马的会战和攻城掠地的壮举,更能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对此,汉代王充已有所论及,他说:

“周长生者,文士之雄也” “作《洞历》十篇,上自黄帝,下至汉朝,锋芒毛发之事,莫不记载,与太史公《表》《纪》相类似也。”(王充《论衡·超奇篇》)

所谓《表》《纪》“锋芒毛发之事,莫不记载”就是看到了《史记》长于细节描写的特点。

四、借助个性化语言写人

《史记》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还表现在作者以声口毕肖的人物语言来刻划人物性格。

在《项羽本记》里,项羽见到秦始皇出游时的盛况,曾说:

彼可取而代也!

楚汉对峙时:

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

不久,项羽又对刘邦说: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同样面对秦始皇出巡,刘邦怎么说的?又怎样回答了项羽的问话?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喟然叹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对此,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 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

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兴分我一杯羹。”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以此为切入点,讨论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

斋藤正谦说司马迁所写人物:

才一出语,乃觉口气各不同。《高祖本纪》,见其宽仁之气,动于纸上。《项羽本纪》,觉喑恶叱咤来薄人。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

这正指出了《史记》以人物的不同语言来突出各自不同的性格,以描写人物形象来叙述历史事件的特色,点明了他写人的入神之处。

五、透过心理活动写人

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史记》还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揭示了他们所形形色色的内心世界。

《项羽本记》写项羽进咸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对此项羽是怎么想的?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此时的心理活动显示了怎样的性格特征?

显示了其贪图荣归故里,不知深谋远虑,还刚愎自用。正因为如此,他以后每况日下,凌稚隆在《史记评林》中这样评论:

项王非特暴虐,人心不归,亦从来无统一天下之志迹。其即灭咸阳,而都彭城;既复彭城,而割荥阳;既割鸿沟,而思东归。殊欲按甲休兵,宛然图伯筹画耳。岂知高祖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不止哉。

项羽终于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望兵败东城时,项王自度不得脱……

他紧张地思索着,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败局。然而他认为: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曾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番表白是他遭到灭顶之灾之前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反映出他迷信武力,残酷暴烈,自不悟的性格特征。

及至乌江自刎,司马迁将项羽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更加细腻,传神: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反映了项羽什么性格特征?

项羽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亡、镇定安祥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人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一心理活动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

千古以下的读者对此感叹之余不免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项羽的不肯东渡乌江自刎简直是大丈夫能伸不能屈。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司马迁安排“乌江亭长舣船待”不是真的让项羽“柳岸花明又一村”,否则不会对乌江亭长的来龙去脉一点也不作交待,如此安排不过是令项羽仿佛不是被追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选择,从而为英雄的形象补上了最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心理描写,司马迁活现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突出了他的性格,揭示了他一度横行天下而最终别姬自刎的内在原因。

六、引用谣谚写人

司马迁所著《史记》,韩愈称之为“雄深雅健”,苏辙认为“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较为准确地概括出《史记》的风格特点。而文中司马迁多处引由歌谣、俚谚,融合在叙事议论之中,挥洒自如,用于刻划人物、说理记事,妙趣横生,寓意透辟,使读者恍睹其容,恍闻其曲,形成《史记》另一道别致而亮丽的风景线。

如《项羽本记》中叙述垓下之围: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遂的理解,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使戚夫人“嘘唏流涕”;现在,他又用《垓下歌》作为项羽英雄末路垓下之围的序曲,将楚歌原本具有悲凉慷慨之韵,揉以项羽叱咤风云、而最终以悲剧作结的一生,抒写了英雄末路之悲与儿女情长不免英雄气短的一面,呜咽悲慨,凄凉动人。同时,这首《垓下歌》也传达了项羽的千载不平之愤,正如《史记评林》引清人吴贤齐语:

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七、运用互见法写人

“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即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首先司马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史记》的编写方法是:“以人系事”,有时一事涉及数人,如果在每个人物的传记中都详细写此事,势必会造成叙事重复。采用“互见法”将该事系于一个主要人物,而在有关人物的传记里,或略写,或不写,或以“语在某某事件中”作交代,就避免了内容重出。再者,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有一些材料,对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关系不大,或者没有作用,或者产生消极作用,就把这些材料放在其他人物的传记里去叙述。这样既不损害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又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

在《项羽本记》中,司马迁基本上如实记载了项羽一生的攻过是非,作者的态度和评价也基本上是客观的,既写了他“气吞山河、功盖天下”的一面,也写下了“凶狠残暴”的一面。但对于项羽的弱点,司马迁还是本着本传略,他传详的原则,用互见法补足人物的全貌。

《高视本纪》载刘邦、项羽形成相持状态时,刘邦指责项羽十大罪状:

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王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冢,私收其财物,罪四。有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侯善地,而徙逐故主,今臣下争判之,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高祖本纪》)

以上关于项羽十大罪状,《项羽本记》也多有涉略,但借刘邦之口集中道出,确有一种触目惊心之感。

《淮阴侯列传》记韩信拜将后,回答刘邦策问,便说项羽:不能任属贤将、都彭城、以亲爱王,失天下心、逐义帝、所过无所不残灭,集中道出了项羽吝惜封爵,任人唯亲、滥杀百姓等弱点。

《陈丞相世家》中有四处涉及到项羽的弱点。

一处是写项羽陈平去攻打反叛项羽的殷王司马印,虽然攻下了,但后来刘邦又攻占了殷地,项羽发怒,要诛杀前次平定殷地的官吏,陈平怕诛,逃离归附了刘邦。项羽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之。

二处写周勃等人说陈平“盗嫂”、“受金”刘邦责问陈平,陈平解释离楚归汉,是由于“项羽不能信人,其所任受,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三处写刘邦被围困在荥阳,向陈平问计,陈平说:“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洁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四处写陈平施反间计,离间项羽和钟离昧、范增的关系,“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项王果大疑亚父”。

以上集中表现了项羽不会用人和轻信人言等弱点。

《黥布列传》叙及项羽短处有三事:

项羽令黥布“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

刘邦派随和说服黥布归汉,说项羽“背盟约”杀义帝,“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最终必然失败;

黥布归汉后,项羽“尽杀布妻子”。

以上揭露了项羽暴虐无道。

《萧相国世家》中鄂千秋的一句话,也可以看作表现项羽的互见材料,一语道破了刘项成败的总关键:

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萧相国世家》)

美国地理学家辛浦尔指出,古代的游牧民族,尽管剽悍迅猛,势如破竹,却不得不在长期持久的斗争中,输给立足于耕战的农业大国(见所著《地理环境之影响》),国力的根本是生产,而项羽是贵族军人,如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那样鄙夷生计,如同日本的西乡隆盛那样鄙夷百姓兵。他所带领的是一群飞扬跋扈,好战敢的江东子弟兵(吴兵的剽悍,早在《左传》里已有记载)在他们那个集团里没有人会抓生产,也没有人想抓生产。细心的同学在《本纪》中会多次发现“兵罢食绝”“兵少食尽”的字样。这个道理司马迁未必不懂,鄂子秋的话不是他亲笔记下的吗?但是《本纪》里照这样写,就成了史论,打天下也就不那么罗曼帝克了,所以司马迁把这个道理留到《萧相国世家》里去写。

《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举,对他的许多弱点没有展示,在《项羽本纪》中,则可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

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以下两件事则表现了刘邦什么性格特征?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项王患之。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显示出他的自私和残酷:

八、运用复笔写人

复笔,是指反复使用某个字,某个词或某句话来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一种艺术手法。清代《史记》评论家牛运震所云“它史之妙,妙在能简;《史记》之妙,妙在能复”,说的就是《史记》中的复笔手法。在《史记》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极其频繁,但在《项羽本纪》中的应用则最为巧妙,最富意蕴。

在《项羽本纪》这一篇中,司马迁通过复笔手法,揭示出项羽首先是一个因暴而起,用以暴抗暴的手段来推翻强秦政权的英雄,且看:

于是籍(项羽)遂拔剑斩守(会稽守)头。……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以拔,皆坑之。

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巨鹿之战)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汗水上,大破之。

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老弱妇女。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

(纪信为汉王刘邦诳楚为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楚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

楚击汉军,大破之。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以上不厌其烦的复笔引述,“破……大破……再破……大破”,“破”字的复笔,不仅将项羽那摧枯拉朽,叱咤风云的英雄气魄极其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也写尽了项羽早期征战中攻城破垒,所向披靡的破秦强势,

而“斩”字的复笔“斩稽守……斩李由……斩宋义……斩汉一将……”则比“破”字更进一步含蓄形象地指出项羽是一个暴力英雄,是凭借着暴力崛起于乱世,独步于群雄的。

当“斩”发展到“杀”,“杀数十百人……杀苏角……杀汉卒十万余人……杀纪信……杀枞公……”,这“杀”字的复笔手法的运用,不仅在反复频率上较“破”字“斩”字的要高,而且在字的表义程度上较前两者也要深刻得多,这一“杀”字的反复,是为须眉毕现地展示项羽因暴而起,以暴抗暴的暴力英雄本质,更是为在反复笔法中伏下一个意蕴深长的话外音。须知,秦政权的灭亡,并非它日薄西山,自己走下坡路而致,而是蛇吞鲸饮,消化不良,才被人拦腰斩断的,所以抗击暴秦的领导者必须是比强秦更威猛,更强悍的暴力英雄,“力拔山”、“气盖世”的项羽应时而生,司马迁运用复笔手法肯定了项羽以暴抗暴,攻倒强秦这一推动历史进程的伟大功绩。应该承认,没有项羽这一强劲的“破”秦之力就没有泱泱大汉的“立”国之根。但是意义相近的“破”、“斩”、“杀”三个字中,最具有杀戮性质、嗜血色彩的“杀”字却复笔次数最多,这不能不让人猛然领悟到,司马迁在肯定项羽以暴抗暴,推翻强秦政权的历史功绩的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历史的进程决非暴力的持续延伸,所以,当项羽的抗暴行为发展到坑降卒烹说客的残暴程度时,项羽以暴抗暴的统冶时代就接近尾声了,在这里司马迁依然通过“烹”“坑”几个充满血腥气息的词眼的复笔来揭示项羽失败命运的必然性。

但是没有尺寸之地的项羽毕竟曾经号令天下,自称霸王,这是无法抹杀和否认的。司马迁灵活的复笔手法,则使千载之下的读者依然能够尽览昔日霸王的风采:

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诸侯皆属焉。

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惧惊,辟易数里。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诸侯将无不人人惴恐。

分析以上例句中哪些词语运用了复笔手法?

在这一组使用复笔手法的句子中,“皆”字从正面,远视的角度,描述了项羽那令人慑服的霸王之气;

“不敢”一词则通过楼烦这一具体之人,近距离真切地感受项羽让人不可迫视的凛然的霸王气质;

“无不”一词为双重否定词,它的反复使用极其强烈地渲染反衬了项羽那不可一世的霸王之气;

然而盛极必衰,更何况在霸王那叱咤风云的威风背后,人们对于霸王的态度更多的是畏惧而非敬服,在一次一次的“莫敢”背后,人们不会忘记作为一个以暴抗暴的乱世英雄,项羽的霸王业绩正是凭藉着残暴杀戮,血腥施虐而建立起来的,而且项羽在获得他的霸王业绩时,太年轻了,只有二十六、七岁,在他那争强好斗的少年心性中,他不仅不能清醒地意识到那显赫耀人的声威背后所潜伏的深重危机,反而还滋生出对武力、对个人攻伐的极度迷信和崇尚,以至于当他到临头时,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慨叹: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这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钱钟书在《管锥编》这样评论:

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

千百年来,人们大多淡忘了项羽的残暴与嗜血,却对他的悲剧性命运叹惋不已,这叹惋的根由不能不说和司马迁那高妙的复笔手法的运用相关合。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概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生的最后关头,项羽所放心不下却是他的名姝骏马,他不畏惧,却不甘心作为一世霸王的他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宝马,所以他才悲歌慷慨,英雄泣泪,“奈何”一词的复笔运用不仅将项羽的悲慨之情写得一唱三叹,而且还使得项羽的英雄性格变得丰富而耐人寻味,更令人寻味的是,此篇中,项羽的敌刘邦也常常“奈何”不已: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

历史是否真的如司马迁的笔致那般演绎,人们已无从推断,但是司马迁运用复笔手法,反复以“为之奈何”四个字来刻画刘邦,却决非虚晃一笔,它们与项羽垓下的“奈何”式反复追问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刘邦的反复询问固然显得软弱委琐而功利,但决不失为一个从善如流的政治家风度;项羽的声声追问,虽然充满英雄末路的悲慨之气,但未免愚昧而不关时势,而且历史事实证明,刘邦之所以能够赢得天下,正在于他善用人事,从善如流,能就有关时局和存亡的军国大事多问几次谋臣们“奈何”,项羽之所以身败国亡,正由于他只会逞个人意气,不善用人事,不仅谋臣们“莫敢”多言,而且到临头才问“奈何”,不亦迟乎?况其所问“奈何”纯属无关时局的个人恩怨,刘邦分析得很对,“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食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之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然而,不问“奈何”的项羽,生关头却因放不下心爱的女人和心爱的骏马而追问“奈何”,善问奈何的刘邦,在个人的生关头,不仅多次将自己的儿女推到马车之下,乱军之中,甚至在父亲要被别人烹煮时,还恬不知耻地说:“幸分我一杯羹”,不急不躁,更不询问“为之奈何”,又可说是一绝妙的对比,由于有意味的复笔形式的运用,刘项之间的这一对比显得隽永而富意趣。

西楚霸王,“富二代”创业是如何失败的呢?

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之前说过一句话:籍自起兵以来七岁矣,所当着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乃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项羽至临前都不知道他到底败在哪里。就算项羽没说过这句话,我们分析项羽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失败的原因了!

项羽身上有着浓浓的贵族的气息,很绅士,懂礼貌,为人仗义。性格直爽!然而这种性格做个普通老百姓则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身为一军统帅或是一国之君,则是一种灾难。在政治上他的性格就是妇人之仁,不够很辣!项羽的政商几乎为零,这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秦末项家在范增的建议下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楚王,仍号楚怀王,稍微懂点政治的都知道这个王只是一面旗帜而已,面子上还是要给以尊重的,项羽却不懂这个。甚至后来刚分封完天下,就亟不可待的杀了楚怀王,成就暴君之名!

项家军刚起步阶段,同样是刚起步而且跟落魄的刘邦来投,项羽很瞧不起刘邦,此时天下共同反秦,理应重视,让别人知道项家礼贤下士,连一个落魄的不知名的刘邦都愿意收留而且还挺重视,那么项家礼贤下士的名声自然闻名天下,人才会接踵而来,然而项羽没有!

巨鹿之战之后,项家军天下闻名,项羽更是一战成名,这时候正是收买人心的好时机,他却鄙视瞧不起其他诸侯,让他们很难堪,以巨鹿之战前的情况看,无往不胜的秦军包围赵国,其他诸侯作壁上观停步不前,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也没勇气打败秦军,而项羽做到了,名气打出来了,此时如果处理得当,则项羽在政治上军事上就已经占据绝对的优势了,然则他却把天下诸侯都得罪了!

随后就是进入关中,杀秦宗室,烧秦宫,屠杀咸阳百姓,成就暴君之名,这下连老百姓也得罪了!

分封诸侯没有处理好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各诸侯之间的摩擦没有很好的解决,分封的时候又惹的大家不欢而散!

最重要的是对内部人员,不懂得收买人心,赏罚不明,有功不舍的奖赏,属下的建议也不虚心去听,导致大量人才流失,离心离德!

因此项羽的失败,是盲目自信武力的力量,忽视了老百姓的重要作用。不懂得收买人心的重要,没有政商,不会巧妙的利用政治形式扭转不利局面等等。军政军政,军政历来不分家,只搞军单靠武力能成什么大事?即使成了也不能持久。还是军政结合才是制胜因素!

项羽为何败给刘邦?

文|史弟

乌江旁边,项羽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认为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于是心生志,自刎而。

乌骓马送给了乌江亭长,尸体则被五马分尸,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五人各得其一体,五人因此纷纷被封侯。

堂堂西楚霸王,当初天下无人与之为敌,兵锋所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屡屡把刘邦杀得如丧家之犬,最终却得连尸身都无法保存,这是项羽个人的悲剧,也留下了千古遗憾。

项羽为何败给刘邦?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和刘邦性格有什么不同呢?当他们两人看到秦始皇出行的仪仗队时,一个说“彼可取而代之也”,一个说“大丈夫当如是也”,便可管中窥豹,看出项羽和刘邦性格之不同。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豪气万丈的话语,更充满了一丝不懈,哪怕你是秦始皇。

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同样是雄心壮志,但却是一种平视,认为大丈夫,应该像秦始皇这样,其中还有一丝艳羡。

在后来四年的楚汉争霸中,两人此番性格在战争中多有体现。

连秦始皇都不放在眼里的项羽,自然现实中也没几人入得了项羽的法眼。

于是,在战争中,项羽一方面表现的颇为残酷和血腥。章邯20万降卒说杀就杀,秦王子婴以及整个秦国宗师全部杀掉,还一把火把偌大的阿旁宫给烧了。

对于有违他意志的人,则是喜欢把人炸成油条,即所谓的烹杀,哪怕是义帝,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也照杀不误。

刘邦虽然也有屠城之举,但毕竟没有那么肆无忌惮。更主要的是,刘邦还知道跟百姓“约法三章”,不管这是不是一种政治作秀,起码体现了刘邦仁慈的一面。

而一个帝王,必须霸道和王道并举,才能实行较长的统治,不然充其量如暴秦一样,二世而亡。

另一方面,项羽对于手下既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嘉奖。

刘邦手下的韩信、陈平等大将、谋士,本来都是出自楚军阵营,奈何项羽不具有伯乐的慧眼,白白将人才让给了刘邦,最后反过来将自己灭了。

举例来说,韩信自不消说,平生没有一败,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被时人称之为“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陈平何许人也?范增之所以被项羽气走直至毒疮发作而,就是陈平用的离间计。

范增是项羽的亚父,也是项羽手下唯一可以与萧何、韩信、陈平等并称的人物。

可即便如此,在鸿门宴前,当范增建议出兵攻打刘邦;在鸿门宴上,当范增竭力上劝杀掉刘邦,项羽却始终犹犹豫豫,露出妇人之仁。

在荥阳之战中,范增建议尽快攻打荥阳,让刘邦陷入绝境,然而陈平用了一个离间计,轻轻松松将项羽和范增之间的信任稀释干净。

更别说钟离昧、龙且等将领,跟随项羽征战天下,倾力杀敌,却没有从项羽手中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

反观刘邦,看到萧何月下追韩信,立马在汉军阵营中当着所有士兵们的面,公开拜韩信为大将军。

当汉军在关外开疆拓土的时候,能够把关中的权力全权交给萧何处理,秉持着疑人勿用、用人勿疑的原则。

也正是因为这种完全的信任,刘邦也获得了相对等的收获。

性格决定命运,着实不假。

项羽之文言文知识归纳

1. 项羽之的文言文知识点

一、分析讲解文章内容 第一段: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1、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

(惊——起——饮——歌——泣)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1、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

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 汉军——皆披靡 1、“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二、小结 故事 人物形象 语言 写法 垓下之围 多愁善感 惊、起、饮、歌、泣 动作、语言、映衬 东城快战 勇猛、自负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 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 知耻重义 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 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二、总结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三、示例评析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

(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

(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

(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宁愿,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 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

(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宁愿,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

(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去更可悲。

四、作业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

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

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

2. 项羽之的纯知识点~文学司马迁写的

一、词类活用1.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2.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直(当)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东行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二、特殊句式: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这是宾语前置句何如?等都为宾语前置句三、虚词:之 乎 等汉皆以得楚乎?乎为句末语气词常骑之 之为代词 指骓马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之为代词 指项羽然今卒困于此 于 在这里此天之亡我 之 为主谓之间不译非战之罪也 之为结构助词 的四、重点字词1、项王军壁垓下:军为名词—动词,驻守岸土赤而壁立:壁为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慷慨 为情绪激昂.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4、项王泣数行下:泣为眼泪5、平明(平旦)天亮6,、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7、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3. 速度

《项羽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重难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通过情节评析人物形象。

三、教辅工具:黑板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请大家一起来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项羽这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多面性的。这首诗歌是他性格一个方面的展示。下面我们就去体验下这位悲剧英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二、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就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创造人物形象的。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品味那些语言特别的形象。并且动笔讲你们品味到的 形象写下来。

(此情节主要是学生来做,从文章情节或者人物语言中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

示例:如第一段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我只能帮你到这里啦!

4. 英语翻译项羽之,下面一段的知识点,不要翻译

一、词类活用 \x0b (一)名词作动词 \x0b\x0b 1、项王军壁垓下 壁,名词作动词,驻扎 \x0b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行,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x0b 3、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名词作动 词,西行、西征 \x0b 4、期山东为三处 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x0b 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名词作动词,让……当王 (二)名词作状语 1.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东,名词作 状语,向东 二、特殊句式: (一)状语后置句 1、饮帐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饮帐中,饮(于)帐中,“(于)帐中”是后置的介宾结构 译:在军帐中饮酒 2、左,乃陷大泽中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译: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 3、籍独不愧于心乎?(状语后置句) “于心”是后置的介宾结构. 译: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补充完整应为:吾闻汉购我头(以)千金,邑万户 “(以)头千金,邑万户”为后置的介宾结构. 译: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 (二)定语后置句 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句) 译: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 2、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3、汉骑追者数千人 (定语后置句) 译: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三)被动句 1、所当者破 (被动句) 译: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 2、然今卒困于此(被动句) 译: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四)判断句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 译: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五)固定结构 1、无以渡 “无以”,固定结构.由动词“无”加介词“以”构成,没有用来。

的办法 译:没法渡过去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表示反问.意思是:“为什么还要……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独不……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不……吗?” 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之》) 三、虚词 1.之 ⑴常骑之:之,为代词,指骓马 ⑵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之,为代词,这里指项羽 ⑶此天之亡我:之,为主谓之间不译 ⑷非战之罪也:之,为结构助词,的2.乃:(1)副词,表事情相承接,译为“才”.平明,汉军乃觉之.(2)时间紧相衔接,可译为“就”左,乃陷大泽中.(3)仅仅,只.乃有二十八骑.(4)连词,表顺接.于是,便乃自刎而.(5)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四、重点字词 1、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慷慨 为情绪激昂. 2、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3、项王泣数行下:泣,眼泪 4、平明(平旦)天亮 5、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6、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乃: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乃:副词,竟、却 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购, 8、我为若德 德,恩惠、好处 五、通假字 1、骑皆伏曰 伏,通"服",心服 2、乌江亭长檥船待 檥,通“舣”,使船靠岸。

5. 项羽之第四段有哪些文言知识点最好罗列清楚一点只要地四段

我也是在别地方复制的 你自己整理一下吧 希望能帮到你

乌江自刎于是项王乃欲 东渡乌江。乌 江亭长舣(yǐ) 船待,谓项王 曰:“江东虽 小,地方千里, 众数十万人, 亦足王也。愿 大王急渡。今 独臣有船,汉 军至,无以 渡。”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舣船:使船靠岸。 虽:虽然。 地方:土地方圆(古今异义) 王:wàng,称王。 独:只。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项王笑曰:“天之亡 我,我何渡为!且籍 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 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 不言,籍独不愧于心 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zhǎng) 者。吾骑此马五岁, 所当无敌,尝一日行 千里,不忍杀之,以 赐公。” 乌江自刎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 “何”与语气词“为”构成。用 于询问原因或反诘。译为“为什 呢”“怎么呢”等。 王:使动词,使……为王。 独不……乎: 固定句式:难道不……吗? 独:难道,副词。 以:介词,把,后面省略“之”。 乌江自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 王身亦被十(chuāng),顾 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 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 被:遭受。 若:你。 顾:回头。 面: 面对;指 指:给……看。购:悬赏征求 。 邑:封城邑。 德:名词作动词,做好事。 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 而。 三、写项羽自刎乌江。 乌江自刎 ?乌江拒渡 ?赠马亭长 ?慷慨赠头 乌江自刎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 哪些性格特点? ?拒渡 ?赠马 ?赐头 知耻重义 心地仁善 宁不辱 视如归 ?项 ?羽 ?其 ?人 ? ? 在“别姬”时“泣下数行”的血性男子,面 对亡,却毫无惧色。 寥寥数句道尽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心声。 临危之际,不是念念不忘自己在反秦战争中的功 绩,而是引咎自责。面临一线生机,不是含羞忍 耻地苟活于世,而选择了慨然赴。 ? 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驰骋于铁血纷飞 的战场,扫荡秦军。又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不 起人民的时候,选择了立即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 这才是一个悲剧英雄的本色。 ? ? 项羽知耻而重义,是个英勇豪迈的失败英雄。 乌江岸边,生存亡之际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慨 然赴。不忍宝马同行毅然转赠忠贞之士。兵败人 亡仍豪气干云,大叹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你怎样分析第四段中项羽说的两句 话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与船夫的对话可以看出项羽宁不辱,自尊自 强,不喜欢别人可怜他而奉他为王,不逃避责 任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由此可见项羽视如归,知耻重义的个性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 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 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 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 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 亡了,自身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 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称说“上天要灭 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项羽是一个英雄豪迈、骁勇善战、多情重义之人。 值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潸然泣下,悲歌慷慨痛别 佳人。乌江岸边,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慨然赴。实至 情至性之人。以数十击数千,斩将刈旗,当者披靡。 身处绝地,仍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 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 1.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勇武豪爽、知耻重义、心地仁善、宁不辱、视如归。 2.首先肯定项羽是一个英雄,一个有缺点的悲剧英雄 3. 但是从不自察,轻信自负、不知自责自省、临之前又了一句说「此天之亡我,非 战之罪也]

6. 文言历史知识——项羽之

乌江自刎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想东渡乌江(乌江在今安徽南部和县乌江镇),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

现在仅臣有船,愿大王尽快渡江,若汉军追来,则无法走脱。”项羽听到这话,才知道西楚并没有失陷,巨大的内疚和对过去杀戮的忏悔之心,还有为了捍卫“霸王”的荣誉,他最终选择了战沙场,而非过江,于是他说:“苍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想当年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向西,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而尊我为王,难道我就不觉得愧疚么?”想到此,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我骑这马五年了,所当无敌,曾一日行千里,我不忍杀它,现在赐给您”。

于是他命令骑兵全部下马以剑迎敌,最后仅项羽一人就杀了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这时,他看到汉军中有他过去的部下吕马童,就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么?”吕马童一看,马上对汉将王翳说:“这是项王!”项羽说:“听闻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首级,今日我便为你们做件好事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时年30岁。

项羽后,王翳取了他的首级,其余汉军为了争夺项羽的遗体,自相残杀,数十人,最后五个汉将分了项羽的遗体,都被封侯。至此,汉王刘邦统一天下的脚步再也无人能够阻挡,而一代西楚霸王,也在此结束了他辉煌壮烈的一生! 望采纳。

解释两首古诗

1. 此诗与前选《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译文

战争的胜败是很难预料的,

能够经受失败、挫折等羞辱的考验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如果当年重返江东再整旗鼓,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也是说不定的。

2.韵译: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离南京也只隔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到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

评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