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民贵君轻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说的?
2.民贵君轻是谁提出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说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所说的。
一、出处
《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二、原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三、译文
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允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扩展资料: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不是在说百姓的地位比国君的地位高,而是说国君在治国时,如果不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难维持自己的统治。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
孟子的仁政,不仅是制民之产,保民惠民,还包括道德教化。制民之产使百姓安居乐业,道德教化使百姓服从伦理规范,从而实现稳定封建社会秩序的目标。
百度百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轻是谁提出来的?
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来的。民贵君轻的意思是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
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也就是得天下民心者为天子,这对当时诸侯国国君们而言,既是启发,又是警告。
孟子简介。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