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不闻是什么意-充耳不闻下一句是什么
1.充耳不闻的出处是哪里
2.歇后语对牛弹琴的下一句
充耳不闻的出处是哪里
充耳不闻出自《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详细解释如下:
1、在《诗经》中,有一首名为《鄘风·墙有茨》的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女私房话是不可以详细说的;如果可以详细说,那也一定是非常丑陋的。这里的中冓之言指的就是男女私房话。
2、在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充耳以素,意思是用白丝线把绵球挂在耳边。这里的充耳并不是指塞住耳朵,而是指用白丝线把绵球挂在耳边。但是后来,人们把充耳误解为塞住耳朵,于是就有了充耳不闻这个成语。
3、充耳不闻这个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贵德》。在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这段话的意思是:现在王公大人和他们的骨肉至亲、无缘无故富贵以及面貌美丽的人,怎么能一定了解他们。
充耳不闻的成语故事
1、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便向大夫荀息征求意见。荀息知道虢国和虞国是友好邻邦,如果晋国攻打虢国,虞国一定会出兵援助虢国。于是,荀息建议晋献公先向虞国借道,然后再攻打虢国。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建议,派他出使虞国。
2、荀息到了虞国后,对虞公说:晋国打算攻打虢国,想请您借道。虞公担忧虢国的安危,便询问荀息:晋国为什么要攻打虢国?荀息回答:虢国多次侵犯晋国边境,我们只是想教训他们一下。虞公说:你们攻打虢国,一定会经过我国领土,这样会损害我国的利益。
3、荀息说,我们攻打虢国后,会把虢国的一部分土地分给您,您也得到了好处,又何必担忧呢?虞公犹豫不决,于是征求宫之奇的意见。宫之奇劝谏说:虞国和虢国是友好邻邦,我们不能见利忘义。晋国是个贪婪的国家,他们得到了虢国,一定会再来攻打我们虞国。
4、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建议,而是答应了荀息的请求。当晋国攻打虢国时,虞国如约派出军队援助虢国。然而,晋国在攻打虢国的过程中,趁机占领了虞国的部分领土。晋国灭了虢国后,果然又来攻打虞国。这次,虞国孤立无援,最终被晋国灭亡。
歇后语对牛弹琴的下一句
对牛弹琴-充耳不闻
解释:
对牛弹琴意思是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后人用“对牛弹琴”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对牛弹琴-充耳不闻”这类歇后语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扩展资料
“对牛弹琴”因为带有讥讽对方的口气,所以引用时必须区别对象。对于某些顽固的人来说,同他们讲道理,有时确实是“对牛弹琴”,白费劲儿。如“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理,彷佛在对牛弹琴。”但是对于各种不同水平的群众来说,却不宜乱用。
相关歇后语:
1、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
2、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3、抱着琵琶进磨坊-对牛弹琴?
4、背着牛头不认账-赖?
5、笨牛吃麻雀-不好捉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