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拱月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把众星拱月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达出来
1.《独坐敬亭山》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用语言描述。
2.六年级赏月作文
3.童话现实写作文
4.简单古代诗歌赏析精选
《独坐敬亭山》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用语言描述。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的画面。
唐代李白《独坐敬亭山》,原文为: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人生坎坷,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和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思想主题: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的是诗人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百度百科-独坐敬亭山
六年级赏月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赏月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赏月作文 篇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也有很多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清明节等,我非常喜欢中秋节,在中秋节的夜晚,看着朦胧如水,如梦似幻的月色,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和自己的亲人聊聊天,叙叙旧,心情不由得好了起来,总想舒展双臂,拥抱着这柔美的境界,心中的烦恼,忧愁立刻烟消云散,使人心旷神怡,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描述了我此时的心情,不知她现在是否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他乡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经消失了,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太悲伤。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恰到好处。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月光照得树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树的稀疏的倩影,别提有多美了。
这是多么心旷神怡的境界啊:清凉的微风拂过发梢,空气中弥漫着月饼与桂花的清甜香味,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平地上。
远处飘来了一片薄云,渐渐遮住了月亮,像给月亮蒙上了一层面纱。过了一会儿,薄云变得越来越厚重,慢慢地升高,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虽然月亮似乎想逃出黑云的包围,但几次都没能成功,终于,黑云把月亮给吞没了。我又欣喜又有些失望,欣喜的是看到了云遮月的奇观了,失望的是月亮不见了。当我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从天边远处闪出一道白光,然后越来越大,半边天开始明亮起来,噢,月亮又露出脸来了。它完全摆脱了云的包围,比刚才更加明亮、更加圆润,美丽的嫦娥、勤劳的玉兔的舞蹈表演又重新开始了、更加清晰动人了。大地重新披上了一层银光,赏月的人们欢声笑语从远处不断传来。我都有点醉了。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一轮杏**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茫茫夜空,满天繁星像洒在碧玉盘里的珍珠。星星眨着眼睛,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钻出来,像在跟我捉迷藏。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洒下皎洁的月光,河面上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
月亮悄悄地上来了,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上。月光静静的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们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犹如一支优雅宛转的月光奏鸣曲。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绚丽的礼花请出了今天的主角——月亮,它从树梢中缓缓升起,显得那样高贵、典雅。它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它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它是纯洁的象征,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它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银,金似一颗明珠。它璀灿夺目,将柔和的月光洒向人间,真是秋月似水啊!它的美丽令我神思万里。
六年级赏月作文 篇2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七夕、春节……然而在这么多节日中,我却最喜欢中秋节,在这天里,全家老小可以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最重要的当然是赏月啦!这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吃完团圆饭,在阳台上静静地等待那月光皎洁的月亮出来。
吃着形态各异的月饼,我的思绪犹如脱缰的野马,飞驰在无际的田野里。我想起了奶奶给我讲吴刚伐桂的传说,相传吴刚原来是生活在民间的樵夫,因为终日沉迷于成仙之道,所以荒废了正业。这件事被天帝知道了,天帝十分生气,于是把他拘禁在天宫,并且告诉他:“如果你伐倒了桂树,就赐给你法术。”
于是吴刚不停地伐桂树,但因为桂树会自动愈合,所以无论吴刚如何努力,都无法将桂树砍倒。日月如梭,转眼间几千年都已经过去了,吴刚坚持不懈的在那里埋头苦干的精神,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也许是我太沉迷于思考,连月亮什么时候出来都不知道,直到弟弟大叫一声:“月亮出来了!”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阳台上,窗台宛如镀上了一层银。只见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迟迟不敢迈出大步云朵妈妈的怀抱。转瞬间,又像热闹奔放的小伙子进行释放着自己的能量。
爸爸说:“月亮象征的团圆,希望我们一家永远团团圆圆,和和睦睦。”是啊,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我爱这皎洁的月,更爱这一家人幸福团圆的日子。
六年级赏月作文 篇3星星眨着眼,风轻轻吹着,那边的小树,“沙拉拉”地响了一阵,河水欢快地唱着歌。啊,这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我和妈妈搬来小凳子,坐在树荫下观赏天空。
今晚的月儿弯弯的,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来形容它了,还是用常用的那句“月儿弯弯像小船”来赞美它吧。听妈妈说,月亮上有广寒宫、嫦娥、玉兔,每到中秋时节月儿圆的时候,人们的眼睛会清晰地看到上面竖立着耳朵的玉兔。我问妈妈:“妈妈,妈妈,那是真的吗?我真想上月球去看看啊!”妈妈笑着说:“你啊,如果真的那么想登上月球,那现在就要好好读书。”我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月亮渐渐被乌云遮住,光线越来越暗,月亮在乌云中挣扎着,好像在说:“乌云哥哥啊,请您别再恶作剧了,我这样子很难受的。”还不到一会儿,乌云慢慢散开,月亮又呈现在了空中,这次,更美,更亮了!
时间老人静静地走着,分针不耐烦地转了一圈又一圈,啊,八点半了,妈妈连忙催着我回屋睡觉,我恋恋不舍地再次望了望月亮,便回屋睡觉了。
今晚真是好比中秋时节啊!
六年级赏月作文 篇4今天是中秋节,月亮圆得很,这使我想起了一首诗:《古朗月行》。诗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首诗写的不正是十五的月亮吗? 我们和很多人一样吃罢晚饭,趁着夜色,带着莱福(我们家的小狗)也准备去婺江边赏月。
跨上老妈的电动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江边。若有若无的风,凉凉的。江中金鲤鱼喷泉早已喷起了几道七八十米高的的水柱,旁边的小鲤鱼也喷出几道水柱,像众星拱月般把中间的那一道高高的水柱捧在了中间。喷泉的上方就是一轮皎洁的圆月。
欣赏完金鲤鱼喷泉,我们沿着江往八咏公园走去。八咏公园对面江中的音乐喷泉放着舒缓的音乐,虽然气势不大,但却千般妩媚,万般柔情。水柱细细的、长长的,若有若无,忽大忽小,似雨似雾,和今晚的月色遥相呼应,美不胜收。
再看那上苍的月儿,仿佛是一个极其慈祥的老公公咧开着嘴在笑呵呵地欣赏着人间的美景。那洒下的柔柔月光,就像那老公公长长的胡子随风飘荡着,又像老公公送给大地的一件浅色薄纱,把大地打扮得朦朦胧胧的。啊,十五的月亮,是那般的柔情!
六年级赏月作文 篇5中秋节到了,大街小巷也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卖各种水果和香甜月饼的小摊,深吸一口气,那醉人的瓜果之香便会沁人心脾。当然,每年中秋节的月亮也是最圆最亮的,我在想:“要是我能看到中秋节的月亮,那该多好呀!”嘿嘿,我跑到爸爸妈妈面前,提出了我想去看月亮的想法,他们爽快地答应了,并且准备带我去观月处看月亮。我在暗笑,得意地眨眼睛。
终于到傍晚了,我们踏上了去观月处的路,三个人手牵着手,愉快地谈笑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在想月圆是什么样?我看到天上的云朵少了,星星也少了,怎么回事?我不敢问,也一声不吭。
走着走着,我们走过湿漉漉的河边小路,走过起起伏伏的鹅卵石,走过庄稼地和菜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到彩虹。”是啊,不付出艰辛,怎能找到最好的赏月场所。终于,我们到了观月处——一个突出的高台上。哇,人好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出来了,好圆,好壮观!人们欢呼一片。我看到月亮,仿佛看到嫦娥在月亮上翩翩起舞。她看到人间这般美景,内心应该已经后悔偷吃灵药了吧!我还仿佛还看到我那已经过世的太奶奶在对我笑,好像在说:“哇,孩子,你已经这么高了。”今年不能和爷爷奶奶团聚了,好可惜,我相信,他们还是想着我的。月亮看完了,人们都该走的走,该散的散,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刚才的场景。
中秋佳节,是人们举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赏月,是人们赏心悦目的时刻。我希望我们每一家人每年都能在团圆的日子一同赏月,尽情享受美好幸福的时光。
六年级赏月作文 篇6小时候,总是听人们说:“十五的月亮真美!”我半信半疑,便来到窗前赏月。
紫黑色的夜空散发着温暖的气息,星星散布在夜空中,柔和的星光比夜街上的霓虹灯还要美。月亮躲在云层后,迟迟不肯露出来,像害羞的姑娘一样。
我静静的等待着。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夜空中竟下起了毛毛细雨。唉!赏不了月了。罢了,罢了。明年再来赏月吧!事情再次出乎我的意料,月亮在毛毛细雨飘落的节奏中慢慢走了出来,皎洁的`月光给门前的小径增添了几分凄美的感觉。
此时的月亮格外圆,让我不禁想起“团圆”这两个字,可我又思念起爷爷奶奶来……毕竟爷爷奶奶已经离开我十几年了。
月亮在透明的雨丝中走了出来,这给“她”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又让人对“她”印象深刻……
薄薄的一个圆月,似乎一碰就会碎掉,让人不禁想去守护“她”……“她”的周围布满了星星,可这些星星跟“她”比就逊色了许多……
皎洁柔和的月光轻抚我的脸颊,轻轻的,柔柔的……惬意极了。
此时此刻,要是爷爷奶奶在就好了……可是,我的这个愿望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永远……永远……
我终于明白人们为什么说“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美的了。”因为……十五的月亮代表的是“团圆”和“幸福”啊……
最后,我感叹一声:“唉!十五的月亮真凄美!”
六年级赏月作文 篇7今日是一年一度传统佳节中秋日,有南丰接来氏外祖母,有南京赶来的父母,还有大姨,小姨一家人,可称得上四代同堂欢聚外婆家,我们感到特别幸福和快乐。
过完中秋以后,太阳悄悄下山了,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当空照,往年是在屋顶阳台上赏月,可是今年屋顶上盖了隔热彩瓦,被挡住了月亮,因此在大家的提议下,我们兴高兴烈带上了一块彩布和月饼、水壶等食品还有水果到达美丽的梦湖旁选择了一块草坪滩上彩布,放好了月饼、水果,更高高兴兴围着彩布座下来,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水果,一边议论昨天国庆 华诞大阅兵情景,一边观赏十五的月亮。别开生面有趣的野外中秋赏月,我还是头一次。我真感到特别新鲜,越看越觉得家乡梦湖的月亮特别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便到了十点整,我牵着氏外祖母,一老一小在那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上漫走,一家人前前后后排成了一条长队,说说笑笑浏览美丽的月色梦湖,真是抬头看明月,低头见家乡别有一番夜景,今年中秋比往年更加快乐,难忘的梦湖中秋之夜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意。
六年级赏月作文 篇8太阳撒下最后一片宝贵金子,落在河中呈现出一片金色的世界,又落在树叶上,照出了一个金黄的秋,它悄悄地走了,神秘人却偷偷探出了头。
一颗颗如钻石般的星星正在隆重地欢迎一个神秘人,它是今晚的主角,是一个节日的象征,它看上去十分可口,有时似黄黄的,像笑脸的小香蕉,有时又像美味的月饼,它看上去又是那样的神秘,闪亮的小星星围在身边,可它看起来,却好像萦绕着一层朦胧的薄雾,那样神秘,那样迷人...
也许有人说它是在太阳的照耀下,才那样美丽,不过,无论如何,它依旧是今晚的主角,像在蓝天中,划过一条线的彩虹那样,又像在春天中,早开的花朵那样,吸引人的眼球,但却是如此短暂,没有人关注谢掉的花朵,就像没有人关注彩虹褪去,蓝天是否依然。
这个神秘人就是月亮。
金秋佳节,月亮挂天,众星拱月,悠悠忽忽的月光照在脸上,家人们都站在阳台上,希望躲在大楼后面的调皮的月亮都跑过来,把它所有的月光都照耀在我身上,就让我贪婪一次吧,让我独自一人拥有着八年一见的月亮吧,人生又有多少个八年啊!
阳台上都是蚊子,不久,我的腿就变成了红豆饼,这里一个红点,那里一个红点。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调皮捣蛋的月亮跑了出来,圆圆的它,真想去咬它一口,再亮的星星在它的出现下,已经不再那样耀眼。
我独自享受着这美味的月亮,好像朦朦胧胧地看到月亮上的嫦娥和白兔在跟我打招呼,我向她们点点头,嘴角微微翘起,我还跟她们说了许多许多...
月亮消失在朦胧之中,公鸡开始刷牙洗脸,喔喔地叫了起来,我坐在椅子上,我的心似乎已经满载而归,还沉甸甸的...
童话现实写作文
1. 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来到现实生活写一篇作文
在一个花园里生长了一株非常美丽的玫瑰花,它很骄傲,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
每天早晨起来它都会整理好自己的花瓣,使浓郁的花香散播到更远的地方。每当有人走到这儿时,都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来闻一闻它的芳香,然后赞叹到:“啊!这株玫瑰花不仅美丽,而且还散发着香味。”人们越赞美它,它就越骄傲。
它甚至觉得天上的太阳带来的阳光是给它一个人的;夜晚天上的月亮是为它一个人照亮的。
一会儿小鸟从它身边经过,它叫到:“小鸟,小鸟,你去过许多地主,你见过有我美丽的花吗?”小鸟没有理睬它,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一只蝴蝶,它又叫
到:“蝴蝶,蝴蝶,你经常在花丛中穿梭,你见过比我还美丽的花吗?”蝴蝶也没有理它,就飞走了。又飞来一只蜜蜂,玫瑰花喊到:“蜜蜂,蜜蜂,你平时到处采
蜜,你一定见过许多花,你有没有见过比我美丽的花?”蜜蜂也没有理他,也飞走了。玫瑰花觉得一定是它们自愧形惭不敢同它讲话,于是它更骄傲了。
有一天,它突然发现自己的身旁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株很丑的狗尾草,它对狗尾草说:“你是什么东西,离我远点。”狗尾草有礼貌的说:“我是新落户的,希望
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玫瑰花厌恶地说:“你长的那么难看,还想和我成为好朋友,你想都别想。”狗尾草很难过,低下了头。快到夏天了,狗尾草每天都忙着努力把根往深处扎,因为天气将越来越干燥,没在充足的水份,狗尾草告诉玫瑰花:“夏天快来了,你要把根往深处扎,否则就没有足够的水份供你吸收。”玫瑰花理都没理狗尾草,依旧忙着打扮自己。很快夏天来了,两个月没有一滴降水,玫瑰花没有充足的水份,干枯了。
2. 现实与童话作文“灰姑娘被继母欺负,因为心中的对爱的追求,而得到了仙女的帮助,遇见了王子,并与王子生活在了一起。”
——《灰姑娘》童话人尽皆知,每个小女生心中都有一个梦一般的童话。可我们在幻想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如果灰姑娘遇见的不是王子,而是一个渔夫呢?灰姑娘会脱离继母的家,和渔夫离开,过着贪黑起早却又幸福的生活。
结果会怎样?结果就是:世界上再也没有灰姑娘,只有一个渔夫心中永远的公主。灰姑娘和王子回宫,没有人问她是否愿意。
好像王子找到她她就应该感激涕鼻的跟他回去。回宫后的生活呢?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幸不幸福,也没有人会问。
童话毕竟是童话,永远没有结尾。这也是现实与童话的差别,现实,有酸甜苦辣,而童话,永远只有美丽动人的结尾,或者说,永远没有结尾。
也许你在心中幻想了一个骑白马的王子闯入你的生活,而现实生活中,骑白马的除了王子还有唐僧。也许你幻想了自己想神一样飞,可现实中,如果真有神,那会飞的还有鬼。
生活就是这么爱开玩笑。它往往以面具来向我们展示好的一面,而真正的一面,在面具之后,会是一个个陷阱。
6岁以下,你可以沉浸在童话中,因为你所接触的人,也处于童话。而6岁以上,你必须从童话中走出来,因为有更多的人,比你先走出来先看清接触世界,先看清这个世界,先挑战这个世界。
你要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去接触这个世界,不能退缩,才能在残酷的现实生活找到并实现你的童话。
3. 现实童话寓言故事作文绿 叶 我凝视着树枝上那托扶红花的绿叶。
我想起了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 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我喜爱谦逊的绿叶。
你瞧,轻盈如纱的叶片,在春风中摇曳。有的纤巧,有的宽厚,都众星拱月般扶衬着烂漫怒绽的花朵。
绿 叶的颜色算不上浓丽,深的如一掬碧水,浅的像一滴雨露,素雅而清纯。绿叶的脉技也不够丰富,一条条一 线线伸向叶缘,简朴而清晰。
绿叶的体香更谈不上热烈销魂,只是清清淡淡的,像一位不施粉黛的朴素少女。 绿叶的姿态更是自然而端庄,终日恬静地衬托着光艳四溢、千姿百态、妩媚动人的鲜花。
也许在世人眼里,绿 叶实在太平凡了。 然而,正是这平凡而谦逊的绿叶,在默默地制造出植物的血液,无私地奉献给众所瞩目的花朵,自己却退 居花的四周下,排列组合成最佳的队形,来映衬一朵朵含露乍开的花蕾。
它从不自我炫耀,尽管它知道撤走它 的队伍,再美的花也会顿然失色;它也从不争宠斗艳,它心甘情愿地把浓荫的实惠馈赐给乘凉的人们,把赞颂 和荣誉让给娇艳的花朵,它也知道,花儿离开了它,不久便会枯萎凋谢。 我赞美谦逊的绿叶。
我赞美像绿叶般谦逊的人们。 当我国乒乓健儿满怀喜悦,走上国际赛场高高的领奖台时,我想起了那些坐在电视屏幕旁微笑的陪练队员,金灿灿的奖杯里不也盛着他们的汗水吗?当作家又发表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而声誉鹊起时,我想起了那些一字不爽细心排字校对的印刷工人,他们不同样参与传播精神文明的信息吗?当医生为解除病人的疑难杂症而被冠以“神医回春”时,我想起他身边“白衣天使”般的护士,她们也该分享一份喜悦啊!在成功者的身后,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们也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可是,他们甘做“绿叶”而不计名利。
鲁迅先生所说的“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正是这种人的真实写照。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绿叶的可贵之处不正在于它的谦逊而高尚的陪衬和奉献精神吗? 因而,在艳丽的花瓣上,我也看到了绿叶灵魂的光华。
--我愿做一片绿叶。
4. 批判现实童话作文600字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普遍都喜欢yy穷书生或者老实巴交的孝子,突然有天出门在路上就捡到一个perfect女人,百依百顺巴心巴肝,服务一流还免费,爽的不行。这种情节从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到田螺姑娘聊斋志异比比皆是啊。
喜欢yy发个女人奖励一下,这个传统真奇怪啊真奇怪。
(童话传说映射到现实,结果总是惨不忍睹的)
仔细对比一下:
中国式yy讲的是专心工作好好表现,就会有人发个女人来奖励一下,跟发年终奖差不多。这是马斯诺的激励模型,符合中国人一贯的价值观念。
白雪公主的故事讲的是什么乜?
好像是讲一个心高气傲注定回到上层的pp女人的一生。(想起一部叫孔雀的**)
开始的时候,这个女孩,还年轻,比较笨,不懂规则,结果就到处倒霉。
最郁闷的时候呢,运气好加上很pp,先后遇到了一群小矮人宠她,数次就她于水火。于是他们就一起快乐的生活了。
但是呐,她知道,你们不是我要的,只是我生命中的过客,我的心是不会在此停驻的。
再后来呢,等啊等啊。有天天上突然掉下了一个白马王子,perfect的男人啊。于是,白雪公主就跟他跑了。
故事的结尾说,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不过我想,也许安徒生还用隐形墨水写着另外一句:而小矮人们继续过着光棍生活。
顺应剧情的推断的话,白雪公主临走的时候一定会对小矮人说:对不起,我们真的不适合,我发现我们在一起只是亲情。我跟他才是爱情。不过你人真的很好,你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女人。
而小矮人一定会说:别这样说,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就开心了。
(这样推理好像太愤青了,不过tmd为什么偏偏就这么符合逻辑呢)
这个故事好像越来越像乱世佳人了,除了换个喜剧性的结尾。一切故事的配角都是不需要同情的,甚至如果配角不顺应剧情成全主角,是不道德的。
再仔细分析呢,完全有理由相信,小矮人喻指的是一切老实巴交没前途却对mm好的失败男人,就像超市的免费品尝的小点心,可以随便品尝却不需要买单。当然这并不能用来反证白马王子这样的钻石王老五对mm就不好。
这个故事分析到这里,童话的外衣下裹着的批判现实主义主题已经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在感情的交互过程中,白雪公主的是顺差,小矮人是逆差,白马王子进出口基本均衡。
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是故事的主题却在这里走向了多元化,而这正是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分水岭:
1.首先白雪公主的自私是要被鄙视的,但却不能因此要求女人将就现状而放弃追求幸福的权利。她的行为是可耻的,她的选择权却是要受到保护的。这点跟田螺姑娘的无私完全相反。
2.小矮人扮演了田螺姑娘的无私角色,但女人在这个时候却不再是用来激励的奖品,而成了钻石王老五的专利,可以随时带走,这种安排和谐的没有惊动一片云彩。
3.离开小矮人的,是白雪公主的结局;继续守着小矮人过的,是田螺姑娘的宿命。
4.小矮人的悲剧在于自身的价值太有限。东方的失败者快乐地等待着天上发女人,西方的失败者宠辱不惊地看着女人离开。
5.女人,在这种故事中,不管什么样的结局,主要是拿来进行分配,只是一个附件。
6. 对人性的尊重和对公平的追求依然是一个反复博弈的重要命题。
主题已经很多了,但是最重要的,其实是告诉我们:
戴三个手表已经过时了,竖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多么重要啊!
5. 1.编童话故事2.童年趣事2个话题选一个写一篇作文.要求:童话故事1.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掩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 回想那一件件儿时不起眼的事儿来,事虽然小,但那些回忆是那样觉得感动,因为有了这些回忆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追断求,这样才能成长起来,童年总叫人回想.回想那五彩缤纷的梦,回想起那丫丫学语的时候,回想起刚学走路的时候,第一次踏上舞台的时候,第一次叫出父母时,第一次.那一刻刻, 那一个个镜头,霎时间浮现在你的眼前. 那是一个无法忘记的回忆,无法忘记的童年,第一次背起了新书包上学的那一天,终干能和别的孩子一样上学,对我而言这就是我的历史性的一刻,父母拿着照相机把这最开心最难忘的模样拍照下来,这也成了父亲和母亲最安慰的一项,这也成了家里最快乐的写照,这难忘的一刻,这么美好这么甜美,它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可是美好的只是过去的,在温长的日子里,一次次磨练后,把软弱的自己磨练得像钢一样坚硬,学习的压力,没有人会知道,没有人会可怜,在那树叶落光的秋天里,只有苦熬的干劲,只有失去了的快乐,这就是苦的.儿时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拥有着,美好梦想的童年,一晃而过. 至今在现实的残酷面前不会掉泪,泪都是会被那乌云所掩盖.儿时的泪是那么软弱,那么小气.童年的梦是五颜六色的,像百花齐放般的美好,让人回味,让人忘返,那时没有任何忧虑,没有任何烦恼.童年的梦又如在夜空中,那么宽阔,那么宁静,童年的梦又如无数的星星,它们只会眨着眼,不会说话,诚实和从容………无数的星星如无数的梦 ,灌入了小小的脑袋中, 从此我思考着无数的问题. 蓝天下的成长,夜空中的梦想又如在沙滩上堆积起一座座小小的城堡,堆积起在蓝色海边的梦;儿是总是喜欢在榕树下玩耍,又喜欢在那静静地坐着,听着老人讲那古老的故事,那时的梦是绿色的;儿时总是喜欢在老家门前坐着,在落叶的秋天里欣赏那一片片穿着金色的叶子在漫天飞舞, 那时的梦是金**的.儿时总是喜欢做梦,在梦里走着找不到出口迷宫,一次一次地被锁在迷宫里,心里那么迷茫,在现实生活中,激起我斗志时,那时那梦是火一般的颜色……… 回忆让世界一切万物变得安静,让人变得放松,让人感到温暖,让你回想起遥远而不遥远的梦,让你回想起在雨中,那雨儿是跳动的旋律.当你摔倒时,一种力量在看着你,让你回想起在蓝天下放飞纸飞机,放飞你一个个让你期待的梦. 时钟只有前进,不可能倒退.童年只有回味和回忆…….. 童年只有回忆,梦只有创造,将来只有拼搏……….. 童年以是过去的事了,只有回忆起那点点滴滴的事,只有积累更多的经验,这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宽.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五彩缤纷的童年 ,童年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它是你一生的开始,拥有着它那你就拥有一生,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它. 梦常常都会变化着,梦是人一生中追求的目标,只有奋斗和拼搏,那才会梦想成真,那才会成为现实.。
6. 求对现实有所启示的童话作文学会尊重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老虎,他特别喜欢欺负弱小的小动物。
一天他正在呼呼大睡,他的贴身文具——钢笔跑出小老虎臭烘烘的文具盒,开起音响的声音,忘乎所以地跳起了迪斯科。震耳欲聋的声音吵醒了小老虎。
他火冒三丈,长吼了几声,二话没说扑向钢笔,把钢笔打晕了。伤痕累累的钢笔伤心欲绝,在黑夜,悄悄的地逃出小老虎的房子,独自走到了小白兔的家。
钢笔轻轻的敲了敲门,门打开了,小白兔睡意朦胧地走出屋外,惊讶的说道:“钢笔弟弟,你怎么来了呀?”“哎,小老虎又欺负我了,我实在受不了了。小白兔姐姐,希望你能收留我。”
钢笔流下了豆大的泪水。小白兔听了,愤怒的说:“这个小老虎,总是欺人太甚。
钢笔弟弟,快进来吧。”“谢谢小白兔姐姐。”
“哇!”钢笔一进入小白兔的文具盒,就赞叹不已。小白兔的文具盒干净、舒适,比起小老虎乱糟糟的文具盒,那可是天壤之别呀!钢笔安心的住下了,渐渐的,和周围的文具结成了好朋友,逐渐淡忘了这段伤心的事情。
可小老虎那边呢,情况就糟了。没有了钢笔怎么写作业啊。
都二天早晨,白猫老师来收大家的作业,全班只有小老虎没交。白猫老师把小老虎叫到了办公室,语气柔和的问道:“小老虎,你怎么不交作业呢?”“我。
我”“说清楚一点。”
于是,小老虎只好硬着头皮一五一十的把经过告诉了白猫老师。听完之后,白猫老师轻轻拍了拍小老虎的头,语重心长的教导他:“小老虎,你是我们森林未来的领导者啊,怎么可以欺负弱小呢,你的树立一个好榜样啊。
去给钢笔道歉吧。”“可我现在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那你就挨家挨户地去找,只要你努力去找,相信你就会找到钢笔的。”小老虎恍然大悟,回想起自己曾经对待自己朋友的画面,不禁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钢笔还是杳无音讯,但是只要有一丝的希望,小老虎就不会放弃。不久,小老虎累病了,虎爸爸、虎妈妈心疼的劝小老虎别去了,可小老虎坚持的说:“没关系,我一定要找到钢笔。”
终于,金诚所致,金石为开,小老虎找到了小白兔的家。“有人吗?”小老虎轻轻的问。
小白兔一见是小老虎,白了他一眼,说:“哟,什么风把尊贵的您给吹来了?”小老虎听出这里面的讽刺,但毫不在意。他温和的说:“小白兔,请问钢笔在你家吗?”“怎么,又想找钢笔的麻烦吗?”“不是的,今天我是专门来道歉的,希望你让我见见他。”
小老虎慌忙辩解。小白兔心软了,把钢笔叫了出来,钢笔一见是小老虎,急忙往回跑。
小老虎见了,说:“钢笔,是我错了,我不该这么对你,希望你跟我回家,我会改正的。”经过一番谈话之后,钢笔回到了小老虎家,果然,从此以后小老虎再也没有欺负过钢笔。
小老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当上了一位合格的森林领导者大家都很尊敬他。小老虎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学会尊重别人。
7. 现实童话寓言故事作文从前,森林王国里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叫贝贝。
她原来是一只讲卫生的小兔子,但是她现在好像变了,兔妈妈好几次提醒贝贝,她都说:“我知道了,别烦我!”兔妈妈只好生气地走了。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小兔贝贝也渐渐地长大了,可是她的坏毛病并没改掉。
兔妈妈老了,生病了,再也没法提醒她的女儿。 贝贝不喜欢走路,所以她就把一袋袋臭臭的垃圾往楼下扔,有几次还砸到了羊伯伯、猴叔叔的头上,“浓汁”从垃圾袋儿里流出来,流到他们的头上。
羊伯伯抬起头来望了望天,说:“谁那么缺德,乱扔垃圾!”猴叔叔使用了他的绝招“飞天术”,跳上一棵大树,向小兔住的那座大楼扫射了一遍又一遍。小兔贝贝赶快躲了起来,生怕自己被发现。
记得有一次,小兔和她的好朋友一起去郊游。在路上,贝贝拼命地吃零食,她吃了火腿肠又喝饮料,喝了饮料又吃鸡腿。
一直吃到她饱了为止。你们要问她把垃圾扔哪了?垃圾箱,不对!垃圾袋儿,也不对!告诉你们吧,她把垃圾扔到了草坪和公路上,如果你们不信,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
过了几天,她家对面有了三个垃圾箱,一个是“可回收垃圾”,另一个是“不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个是“有毒垃圾”。贝贝总算勤快多了。
早上,贝贝拎着一大袋垃圾从家里出来。她把垃圾扔在了“可回收垃圾”的那个垃圾箱里。
可是垃圾袋里的垃圾也不全都是可回收垃圾。垃圾有电池、白菜、胡萝卜、白纸、塑料袋、易拉罐、破布……下午,回收垃圾的工人------鸡大婶来了,看见了这种情况,心想:要是再这样下去,我们这个国家的环境肯定会被污染的,怎么办呢? 鸡大婶找来了羊伯伯、猴叔叔、鹿姐姐,她们一起讨论这个“犯罪的家伙”。
最后,羊伯伯知道了答案,他问鸡大婶垃圾里有什么,鸡大婶告诉他有胡萝卜、白菜。羊伯伯马上判断出来,跑到小兔家,问小兔:“你是不是做过了错事?”小贝贝发觉了,脸立刻红了起来,她回答:“我没……没有!”“你为什么要骗我们呢?骗人是不好的,当然不保护环境也是不好的,你想想,我是怎么知道的,就凭你扔的垃圾的品种,我就知道了。
难道你没有发现一个小小的电池也会给我们森林王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污染空气,你一定要改正!”贝贝说:“我一定会改正这个缺点的,一定会的!”鸡大婶们满意得笑了。
8. 以 童话的滋味 为题目写篇作文说实话,开始时我并不喜欢安徒生的这篇童话《丑小鸭》,最初仅仅是停留在耐心地听完了这个故事,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灰姑娘》、《白雪公主》、《渔夫和金鱼》这些童话,你知道女孩子总是爱幻想,当然我想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幻想自己拥有了灰姑娘的水晶鞋,到小矮人的屋子里去做客,让金鱼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比把自己想做是一只可怜的丑小鸭要有意思的多。
不过现在长大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幻想离我远去时,现实的味道在这儿也就慢慢体现出来了。听到的也不是“要在午夜12点之前回来”的仙女的警告,取而代之的是“虽然你现在还是一只丑小鸭,但只要有梦想,并努力奋斗,终有一天你会变成白天鹅。”的教导。我也开始在心里默念这句话,也许现实的生活需要我这样警告和勉励自己。
我不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还会从童话里读出些什么,但是,我想每一篇童话都会给我值得留恋的味道……
9. 反映社会现象的童话作文在一个冬天的早上,车站里写有“母子上车处”五个字指示牌的上车通道处,站在那里的却是四位衣冠楚楚、身强体健的男士,而把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挤在了通道外,那对母子正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既不是残疾人,也不抱着小孩,可为什么他们却站在母子上车处?难道他们是文盲吗?不,他们有的穿着漂亮的大衣,皮鞋擦得锃亮,有的甚至还戴着眼镜,都像是有文化的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能得到一点小小的利益,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下,仍摆出一副对指示牌视而不见的态度,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丝毫没有想给这对母子让位的意思。
从图上四位男士的衣着得知,他们都是认识指示牌上的每一个字的,但是却没有付诸行动,把方便让给最需要的人,还刻意地假装文盲来逃避正确的公共秩序。在我看来,他们的的确确是“文盲”,不过在这里我所指的“文盲”并不是“文化”的“文”,而是“文明”的“文”。一个泱泱大国,最需要的就是全民族的团结,最基本的就是文明、道德。可是在图上的四个男青年却连最起码的遵守秩序也做不到,谈何文明、谈何道德?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发生的并不罕见,有多少人为贪图自己的方便或者利益,让真正需要给予帮助的人得不到原有的支援。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多次看见过这样的情景:在人满为患的公共汽车上,不少年青力壮的青年人稳稳当当地坐在位子上,而他们的身旁,却站着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丝让座的表现,在他们的座位上“老弱病残专座”的提示清清楚楚,他们却熟视无睹;公园里,“不许攀摘花木”的牌子十分醒目,然而被攀摘的花木却随处可见;广场上漂亮的垃圾果皮箱上的字格外耀眼,却仍有人随处乱扔果皮纸屑……这些“假文盲”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大家的感受,充分昭示出他们不道德的品行。他们不是学识上的文盲,而是道德上的文盲。如果整个社会都变成这样,那将会是多么可悲!这种不良的行为、思想已经渐渐在人们身上蔓延,如果不及时控制,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一个中国人,在公共场所应该多替他人着想,要时时想到自己不影响别人,多为别人提供帮助,希望人人都能遵守社会公德,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这一幅漫画,让我想起一句简单而又赋有含义的话:“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就让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观念中吧
简单古代诗歌赏析精选
#能力训练# 导语听诗、读诗、背诗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也是我们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早期的诗歌启蒙,不仅可以让他们领略中国文字和古诗词的音节之美,更可以锻炼孩子的吐字、用气,提升他们的语音语感,对这个时期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下面是 分享的简单古代诗歌赏析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1.简单古代诗歌赏析精选
凉州词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的千古绝唱,不少人以此诗来作为自己人生方向的指导。
“葡萄美酒夜光杯”,在唐代这个“无人不饮酒、无人无好酒”的朝代,琳琅满目的美酒,鼓乐齐鸣的筵席,开篇一句便点出了这是一个豪情畅饮的欢聚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兴奋昂扬的感情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此句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解读,一种是说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意在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此时作战的号角声响起,意在突出沉重、悲凉、感伤的氛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喝醉睡躺在沙场上,朋友您别取笑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有几个人能安全归故乡呢?清代诗人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生活难免失意,但永远别失去骨子里那份潇洒。就像**《美丽人生》那样,就算在最艰难最绝望的日子里,就算岌岌可危,亡近在眼前,也可以用勇气与智慧去照亮你想照亮的人,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2.简单古代诗歌赏析精选
小儿垂钓
朝代:唐朝|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诗简介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
翻译/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鉴赏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3.简单古代诗歌赏析精选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诗简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
翻译/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显得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好,她总是美丽的。
赏析/鉴赏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睛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入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这里,诗人抒发的是一时的才思,但这一比喻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说,“遂成为西湖定评”。从此,人们常以“西子湖”作为西湖的别称。苏轼本人对这一比喻也很得意,曾在诗中多次运用。后人对这一比喻更深为赞赏,常在诗中提到。王文诰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称这首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其特点之一是概括性特别强。它写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区而它就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色。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此外,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的成功就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互文。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上半句省落“雨亦奇”,下半句省落“晴方好”。全句意思是说西湖的山水不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很美妙。不能理解为:西湖的水只是天晴好看,西湖的山只是下雨美妙。
对偶。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正对,意义相近,互为补充。由于“水光潋滟”与“山色空濛”,“晴方好”与“雨亦奇”,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对仗工整,创造出神秘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西湖的神往之情。
比喻。诗歌中把“西湖”比作“西子”即西施,苏轼以自己的奇妙的观察品味,把西湖的自然美比作天然美女西施。通过巧妙地比喻,构成一幅生动可感的西湖图像,创造出更真切的意境,是十分贴切的比喻。西湖也叫西子湖,这个名字是从这首诗歌中的比喻而来。西湖也因此而锦上添花,越来越闻名。
4.简单古代诗歌赏析精选
独坐敬亭山
唐代诗人: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5.简单古代诗歌赏析精选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 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 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