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放辟邪侈
1.放僻邪侈的成语解释
2.放辟邪侈造句
3.文言文一些问题
放僻邪侈的成语解释
发音:fàng pì xié chǐ
简拼:fpxc
类型:褒义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褒义
出处: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
解释:指 肆意 作恶。同“放辟邪侈”。
示例:无恒产因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也!
何谓饶之以财?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其制禄,自庶人之在官者,其禄已足以代其耕矣,由此等而上之,每有加焉,使其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犹以为未也,又推其禄以及其子孙,谓之世禄,使其生也。既于父母兄弟妻子之养,婚姻朋友之接,皆无憾矣;其也,又于子孙无不足之忧焉。何谓约之以礼?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为之制度。婚丧祭养燕享之事,服食器用之物,皆以命数为之节,而齐之以律度量衡之法。其命可以为之而财不足以具,则弗具也;其财可以具而命不得为之者,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何谓裁之以法?先王于天下之士,教之以道艺矣,不帅教,则待之以屏弃远方终身不齿之法;约之以礼矣,不循礼,则待之以流、杀之法。《王制》曰:变衣服者其君流。《酒诰》曰: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夫群饮、变衣服,小罪也,流、杀大刑也,加小罪以大刑,先王所以忍而不疑者,以为不如是不足以一天下之俗而成吾治。夫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天下所以服从无抵冒者,又非独其禁严而治察之所能致也,盖亦以吾至诚恳恻之心力行而为之倡。凡在左右通贵之人,皆顺上之欲而服行之,有一不帅者,法之加必自此始。夫上以至诚行之,而贵者知避上之所恶矣,则天下之不罚而止者众矣。故曰:此养之之道也。
放辟邪侈造句
他的生活一点也不放辟邪侈,非常朴素。
她不喜欢那些放辟邪侈的时尚品牌,更喜欢简单而优雅的服装。
我们应该避免过度消费和放辟邪侈的生活方式,保持节俭和朴素。
这个节日庆祝活动不应该过于放辟邪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和庆祝活动的本质。
那个富翁过着放辟邪侈的生活,但他并不快乐,因为他缺乏真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纽带。
她的家具风格非常朴素,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体现了她对简单生活和反对放辟邪侈的态度。
他坚信,过度放辟邪侈的消费行为不仅会给环境带来负担,也会对人类自身造成极大的伤害。
文言文一些问题
原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译文: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
这里主要是体现了孟子的仁政爱民思想,不能断章取义说孟子不赞成老百姓犯罪后惩罚他们,此处的百姓犯罪应该理解为在没有“恒产”的基础上,因为百姓不是士,填饱肚子是第一位的;如果真的有人因为没有恒产而犯罪,也不应该怪罪,因为让百姓丰衣足食是一国之主的本职工作,之所以有犯罪,是君主没有尽职造成的,与百姓无关,犯罪是被逼的;如果君主用刑罚百姓,就是不知悔改,错上加错。这样的为君之道不是孟子所提倡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