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三首写项羽乌江自刎的诗词

2.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上一句是什么

3.?胜败乃兵家常事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4.生意失败准备卷土重来,有哪些古诗词可以表达东山再起的?

5.三国演义里张郃兵败,曹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6.“胜败乃兵家常事”出自哪里?

列举三首写项羽乌江自刎的诗词

胜败乃兵家常事出自于哪里-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全诗

1、《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2、《乌江亭》

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译文:?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3、《咏项羽》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活着的当做人中的豪杰,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我国最早的驿亭之一。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乌江亭由此闻名古今。

扩展资料:

前203年(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刘邦听从。?

前202年(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被围(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自垓下突围后,行至阴陵迷路,为汉军追上,再退至东城。

向东至乌江亭自杀身亡。此乌江以亭制隶属于东城县。据《舆地广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太平寰宇记》称:“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

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上一句是什么

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上一句是:江东子弟多才俊。

原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振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出处: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

诗歌赏析

项羽的兵败乌江,抽刀自刎,曾经引起了后人的许多议论。以乌江亭为题写作者代不乏人。宋人王安石即不同意杜牧的见解,另写了一篇《乌江亭》予以反驳。其诗云:“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多才俊,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其咏史之作自有其独到之处。他们争论的焦点是项羽是否应该自刎,以及他重整旗鼓会不会成功。

时至今日,人们自然不会再为此去打笔墨官司。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篇作品里提出了一个如何对待挫折的问题,对今人倒不无启示。项羽面对军事上的失败而自刎了,杜牧主张正视失败,不要害怕挫折,而要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争取胜利,这其中自有令今人去玩味、去思索的地方。

?胜败乃兵家常事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负,兵家常势。」

释义: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读音:sheng bai nǎi bīng jiā chang shi

例句:

1.失败是成功(prosper)之母,失败乃兵家常事。

2.正如《圣经》在传道书的诗句里所言:「所临到众人的,是在在乎当时的机会」,或者,如鲁尼恩对决定人类努力的可能性的计算「胜败乃生活常事。」

3.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尝试,一个最可畏,最有潜力最值得敬畏的选手不是长胜将军,而是在经历无数战败后依然屹立不倒,勇往直前的战士。

生意失败准备卷土重来,有哪些古诗词可以表达东山再起的?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出自唐代杜牧《题乌江亭》。

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兵家:一作“由来”。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于公元841年(会昌元年)赴任池州刺史,路过乌江亭时所写。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

二、古诗赏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做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从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评、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三国演义里张郃兵败,曹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操曰:‘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

1、《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负,兵家常势。”

2、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操曰:‘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

3、清·洪升《长生殿·贿权》:我想胜负乃兵家常事,临阵偶然失利,情有可原。[1]

“胜败乃兵家常事”出自哪里?

胜败乃兵家常事[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出处?

《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负,兵家常势。”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操曰:‘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

释义

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经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指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就是说一次失败了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定会成功!

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