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孔明的评价是出于私心还是事实如此?

2.陈寿在《三国志》评价诸葛亮军事不行,真的是这样吗?有何依据?

3.历史上各种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4.陈寿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5.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区别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孔明的评价是出于私心还是事实如此?

天命不可违吗-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意思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评价诸葛亮:?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他认为诸葛亮的优势在于治军理民,短处便是不善于领兵对战。那么陈寿的评价是否公允呢?

现代对《诸葛亮传》的看法

现代对《诸葛亮传》有两种看法,差别主要集中于陈寿对诸葛亮的态度。

一、有人认为陈寿在黑诸葛亮,理由有以下两点:

1. 私怨

陈寿的父亲曾是马谡参军。在街亭之战中,受马谡影响被惩罚。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晋书?陈寿传》

陈寿自己也与诸葛亮有仇怨,不过这里有两个说法:

其一是陈寿曾在诸葛亮麾下做事,被诸葛亮打过。

寿曾为诸葛亮门下书佐,被挞百下,故其论武侯云?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魏书?毛修之传》

其二是陈寿与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有仇怨。

《孙盛异同记》记载: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

不过诸葛亮于234年,那个时候陈寿不过一周岁,如何替诸葛亮做事。因此第二种说法比较可信些,陈寿曾在诸葛瑾手下做事。

到了唐代,《晋书?陈寿传》更是将其盖棺定论,将陈寿与诸葛家族的恩怨记了下来: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2.政治抹黑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司马炎时期,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仇恨?很大。因此陈寿受晋朝?委托?来抹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二、陈寿对诸葛亮是?真爱?,理由有如下两点:

1.《诸葛亮》是《三国志》中少有的大传(6000多字)而且是独立传记。《三国志》中臣子独自立传的只有诸葛亮与陆逊,《诸葛亮传》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而且在二十四史中,臣子独自立传的也很少。

2.《诸葛亮中》有不少对诸葛亮的赞美之词。比如对诸葛亮的介绍?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等等,都是很高的赞美与评价。

在二十四史中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伟人必有奇貌。

比如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等等。仿佛这些人,没有令人惊奇的相貌就当不了帝王一样。

诸葛亮的八尺就符合?伟人?的特征。

那么陈寿究竟属于?黑?还是?粉?呢?我们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诸葛亮传》。

司马炎心中的诸葛亮

我们从《三国志》中可以看出,陈寿写《诸葛亮传》是受了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的命令。

中书监、中书令是中书省的正副长官。魏晋时期的中书省权势颇重,负责接收大臣上书,草拟皇帝诏令,参与国家机要,以及兼管修史。因此可见,陈寿写《诸葛亮传》并非为自己写,而是为了朝廷所写。

知道了陈寿的写作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诸葛亮传》的政治风向了它肯定是为晋室皇权所服务的。

二十四史又被成为国史。这个国史有两个意思:为?国?所写,即古代建立国号的各种朝代;由?国?所写,即这些史书都有所写。(当然《史记》例外)

史书是不能乱修乱写的,否则很有可能引来灾祸。东汉班固因私修史书,便被抓入大狱,若不是弟弟班超的营救,估计我们就看不到《后汉书》了。

北魏崔浩更因为修史被诛杀全族,甚至连累了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

这在晋朝同样适用,从上文对中书省职权介绍就可以看出对修史的重要性。晋朝将修史放到了与国家机要等同的地位。

若晋朝当权者仇恨蜀汉,那么陈寿哪怕再?粉?诸葛亮,也不敢冒着杀头的危险来美化诸葛。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晋武帝司马炎却十分推崇诸葛亮。

在《晋书?职官志》中?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

陈勰因孰知诸葛亮?兵法?而别司马炎重用。

《汉晋春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樊建(蜀汉降臣)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汉晋春秋》是东晋习凿齿所编撰,更是多次被裴松之引用,注解到《三国志》中,可信度比较 高。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司马炎是十分推崇诸葛亮,甚至说出自己若有诸葛亮的辅助,自己就能多休息了。

司马炎这句话不仅对诸葛亮治国才能的肯定,更是透露出对诸葛亮掌权?放心?。司马氏是权臣篡位登基的,会对诸葛亮这样的权臣会放心?因为诸葛亮确实是如此做的,掌权一生,却不曾弄权。

这便是司马炎让陈寿写的《诸葛亮传》的根本目的了为后世立一个?忠君?的榜样。

陈寿在《诸葛亮传》写到: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罪罪。可见这篇传记最后肯定会让司马炎看。陈寿不敢也不能拿出一个不符合司马炎价值的诸葛亮出来。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鞠躬尽瘁而后已的形象,正是西晋皇权所需要的。曹篡汉、晋篡曹都是权臣踢走主君,自立为帝。?忠君?思想是魏晋时代大臣们最为缺少的东西。

司马炎为了晋朝统治,必须大力宣扬忠君思想,以此来杜绝权臣篡位。这个忠臣标杆便需要被立起来,还有比权倾蜀汉,却始终以臣子自居的诸葛亮更好的人选吗?

晋朝需要的是一个既忠君,关键时刻又能挽天倾的人物。

诸葛亮受命于?危急存亡之秋?,为了蜀汉数次北伐曹魏,希望以己之力来拯救蜀汉。晋朝统治需要诸葛亮式的人才,他的才能足以治理国家,他的性格足以让君主放心。诸葛亮简直就是历朝历代君主心目中的完美人才。

陈寿笔下的诸葛亮

如何了解一个人,我们一般是通过他做过的事情,来定论他的才能、性格等等。但陈寿《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很少有具体事情的描写。

诸葛亮政治才能很强,这是普遍都认可的,?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但都没有提到具体的举措。

对诸葛亮的军事行动的描写,则更是能省则省。比如数次伐魏就可以概括为:诸葛亮出兵,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去世。这些都是十分空洞的描写。

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若没有对哈姆雷特的生活、经历的描写,我们从哪里寻找我们自己的哈姆雷特?

陈寿笔下的诸葛亮就是如此,将其具体的经历舍去,只剩下空洞的结果与结论,不给后人评判的机会。陈寿笔下的诸葛亮便是忠君、善于治民练兵、尤其不擅长军事。

因为君主们需要的是诸葛亮治国之才,军事才能是不需要的。陈寿自然把握住了司马炎的这一考虑,因此舍去了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肯定,只保留了政治才能,也就有了最后的评价。

这也是符合历代帝王需要的?诸葛亮?。

陈寿对诸葛亮的结局也早写明了原因:?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天命归于谁?自然是司马氏。关于这一点,陈寿也有所暗示。

司马懿在《诸葛亮传》中的唯一出场,便是诸葛亮的时候,这就是天命有归的原因。否则让魏国头疼无比的诸葛亮,为何一碰到我们的司马宣王便了,这不是天命什么是天命?

当然陈寿的《诸葛亮传》是比较符合事实的。因为他不敢糊弄司马炎。

司马炎若仅仅是为了塑造一个忠臣形象,可供选择的人就多了,不一定非得选诸葛亮。司马炎如此做只因为诸葛亮确实才能非凡,司马炎自己也确实推崇诸葛亮。

但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评价,我们就需要跳出陈寿的《诸葛亮传》,去全方面了解了。毕竟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是修史的晋朝所需要的,那么便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吧。

陈寿笔下的诸葛亮是出于政治需求,基本符合诸葛亮的实际情况,这是肯定。那么陈寿本人是不是不带任何偏见呢?我倒是认为陈寿对诸葛亮还是有点想法的。

为何如此说?《三国志》蜀书卷十记载着七个人,分别是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这七人都是蜀汉失意人,而且或多或少都因诸葛亮而, 陈寿将其归为一传之中,其居心如何,大致也明了了。

陈寿在《三国志》评价诸葛亮军事不行,真的是这样吗?有何依据?

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军事成就、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陈寿老先生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一段比较详细的论述,具体来品味一下吧。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陈寿认为,诸葛亮一向的志向是:进,就要像龙腾虎跃一样,傲视天下;退,也要跨越边境,使海内震动。他担心自己一旦去世,蜀国就没有进攻中原、与魏国抗衡的人才。所以,诸葛亮多次用兵炫耀武力。

这是陈寿对于诸葛亮屡屡北伐原因的解释,首先就是为了展示诸葛亮自己的能力,无论进退,都要搞出点动静来,让海内震动。这一点,说得高大上,就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说得低俗一点,那就是为了刷存在感。有木有?

不管势力如何,我又出兵了,搞得曹魏心神不宁;我还活着,你们不要把我不当回事,否则,就给你们点难受。就算了,也让你不敢轻举妄动。“诸葛吓走活司马”,有这个必要吗?难道不是在作秀吗?

豹眼以为,不要用后世一些人凭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整出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去生硬地给诸葛亮套上一些美丽的花环。还是多品味一下时人,特别是蜀汉的官吏,曾经是诸葛亮属下人的看法。

陈寿首先说得就是,诸葛亮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次搞了个木牛,一次搞了个木马。如果诸葛亮真正想为社会做点贡献的话,那就把这些发明流传后世,而不是仅仅显示一下自己的创造能力。告诉后人,一千多年前我就造出来了,一千多年后你们还不明白是咋回事。这对于后世,又有何益?

诸葛亮的确是大才,精力过剩,又不喜欢玩,不愿意陪着刘禅捉蝈蝈。一个小小益州不折腾的话,那些精力干嘛用呢?

诸葛亮担心自己去世后,没有人再炫耀武力。蜀汉兵少将寡,我诸葛亮就敢屡屡北伐,换了你们试试,有这个能力和魄力吗?

陈寿老先生是这个意思吗?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但是,诸葛亮的才能是善于治军,在运用谋略方面还是略有不足;治理民众的才干,强于统兵打仗的谋略。他所遇到的对手,大多是人中英杰;再加上势力的多寡不等,攻守双方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虽然连年出兵,却不能有所成就。

这就是说,诸葛亮尽管很了不起,但毕竟不是神。此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诸葛亮的长处在于治国、治军,但真正的带兵打仗,谋略还是不足。

这一点,虽然刘备在与诸葛亮隆中对后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但刘备对诸葛亮的使用,就是行政、后勤保障工作,在军事上,诸葛亮参与很少。

刘备病逝后,诸葛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才独自开始了军事行动。但五次北伐,可以说都不成功。

既然知不可为而为之,而且屡屡进行,除了刷存在感还能说明啥呢?

讨伐汉贼,匡扶汉室,那就是一个幌子。《出师表》里还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去干啥,能不能成功,自己都不清楚还去干嘛呢?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萧何举荐韩信,管仲举荐王子成父,都是估量自己不能兼有文武之才的缘故。诸葛亮治国的才能,或许与管仲、萧何等同,而是不是因为当时蜀国没有像王子成父、韩信那样的名将,所以才使得功败垂成、追求的大义没能实现呢?

天下所归自有天命,不是凡人凭智力所能争取的。

陈寿老先生为诸葛亮不能北伐成功找了个借口,那就是没有王子成父、韩信这样的名将。而且把这一切归结为天命,不是凡人所能为的。起码在陈寿看来,诸葛亮也是凡人,不是神仙下凡。

但有意思的是,老先生用了一个疑问句,或许诸葛亮治国与管仲、萧何相当,但不是一定;不能成功,难道是蜀汉没有名将吗?

这个就值得品味了,老先生没说,咱不敢去问,但可以瞎猜哦!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不是名将吗?魏延、刘封不是名将吗?

豹眼始终认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就是与刘备、诸葛亮在政治信仰上出现了分歧,从而分道扬镳。他们就让关羽自生自灭,置之不理。

赵云可能没有演义中那么神奇,但能力还是有的,但一直得不到刘备、诸葛亮的重用。

刘封就因为将来可能不好控制,提前给杀了;魏延还能够控制就让他多活几天,控制使用让他出点力,自己走了也就把他一起带走了。

根本一点,刘备、诸葛亮没有站在道义的最高层,就不可能得到关羽、赵云这样人才的鼎力拥戴;没有足够的掌控力,就不会留着刘封、魏延这样的人才。

何谓道义?不仅仅是只有一个汉室,还有一个更大的,那就是天下。

既没有汉室,又没有天下,只有自己的霸业,是难以集聚天下之才的。

把具备能力的、但不太听招呼的人才,全部清理掉,只留下像姜维那样听话、好管理的人,岂能走的久远?失街亭是一大罪责,但失节度才是马谡被杀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不听话。

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万人敌,尚且不行,还去哪里找韩信、王子成父呢?

就韩信那个来派,刘备、诸葛亮遇到了敢用吗?一个小小的管理仓库的库头,开口就要做大将军,给个将军还不干。

就诸葛亮大权独揽的管理方式,他会放手让韩信做大将军吗?

刘禅投降时,蜀汉有四万官吏,难道就没有人才吗?既然没有人才还养着这些官吏干嘛呢?

就如演义所说,诸葛亮罚二十以上事皆亲自阅览处理。屁大的事都亲自过问,说好听一点,是认真负责,说不好听就是对谁也不放心。就这个套路,纵使韩信、王子成父再世,诸葛亮也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事。

韩信反叛之心早就暴露,但刘邦依然利用他,为己所用;就一个马超,刘备就不敢放手让他回到西凉去。没有史料佐证,但可以想象,没有诸葛亮作梗,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曹操不杀刘备、关羽,几十、上百的刘备、关羽才会留下来,替曹操卖命。把有想法的人都杀掉,还能剩下几人替你干活呢?

诸葛亮几乎很少亲自,除了马谡,但像刘封那样于诸葛亮之手的不在一两个。

无论在刘备生前,还是在其后,诸葛亮一直在清除异己。这个情况有机会再说吧,我还看到一些史料,不服就来辩。

因此,在豹眼看来,诸葛亮的智慧是毫无疑问的,甚至是无人能比的。但其境界没有后世说得那么玄,尤其是军事谋略,豹眼认为,陈寿老先生的评价是中肯的。

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魏延、刘封这些人,放到曹操那里试试,个个万人阵中斩颜良。最不出彩的老模范黄忠,还斩了夏侯渊。

但他们都与曹操作对,这才是天意,是凡人所不能为也。

历史上各种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1、(清)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释义:康熙帝评价:诸葛亮说“鞠躬尽瘁,而后已。”能真正做到的臣子,只有诸葛亮。

2、(三国)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释义:刘备评价: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般。

3、(晋)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释义:晋武帝司马炎评价:哎,如果我有诸葛亮的帮助,怎么会有今天的辛苦!

4、(清)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释义:乾隆帝评价:诸葛孔明是夏,商,周以来第一流的人物,看他的生平,可以说是公和忠,公就是心无旁骛,忠就是没有私心,鞠躬尽瘁,高风亮节,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切合事理。

5、(北宋)苏轼: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释义:苏轼评价:诸葛亮的指挥神出鬼没,部队行动迅速,进攻不能抵挡,撤退不能去追击,白天不能攻击,夜晚不能偷袭,就算兵力多对诸葛亮也无胜算,就算诸葛亮兵力少也占不到便宜,前后呼应,左右掩护,行军有乾坤的奥妙,变阵有四时的变化,是人?是神?是仙?我不知道,诸葛亮是真正的卧龙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诸葛亮

陈寿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一、陈寿评价他:“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二、大意是:诸葛亮担任相国,安抚民众,教他们礼仪,制定官职,遵从权力制定制度,广开门路吸纳众议,布施公道。忠义的人,有利于国家的人即使有私仇也会奖赏他们,犯法傲慢的人即使私交好也会惩罚他们,承认罪行,或者情有可原的人犯罪即使很重也会减轻处罚,花言巧语掩饰自己的人即使罪责很轻也会重罚。小的善行也会受到奖赏,小的错误也会被惩罚。各种事情都很明白,什么东西都遵循他的规律,实事求是,厌恶虚假的事务。诸葛亮在国内,百姓都很敬畏而爱戴他,刑法虽然严厉但是没有人埋怨,因为他公正的看待事务并且处理的很公开。真是治世的良才,可与管仲,萧何相媲美。但是他连年发动战争,缺无法成就功业,所以说随机应变这些将军的才能,并不是他擅长的!

三、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区别

说到诸葛亮,想必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个借东风,祈天星的诸葛形象。但对比三国志中的诸葛形象,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形象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现将几条个人意见 分析如下:

第一,真实的诸葛形象并不是如此的可以“逆天象”。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关于诸葛祈天的段子,如在赤壁之时的借东风,在临终之际的观自己之本命星,至于其中如在关赵等一干人等的去之时可以通过将星的陨落来推测出来,在我们现在看来,则更是天方夜谭。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我们细读,便很难发现这种字眼,这固然体现了正史与小说的不同对待历史的方式。但无疑,三国志中的诸葛亮的形象更符合事实。而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则更多是服务于作者的忠君思想。

第二,真实的诸葛亮并不像三国演义中的一般用兵如神。就大多数现在的观点来看,诸葛亮实际上更加偏向于政治家而非军事家。按三国志中所述: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可做此说的一个重要依据。

而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战绩,所有的军事成就大多需要加以辨别,几乎除了失街亭和北原渭桥外未尝败绩,这明显有着夸大的成分。是作者有意尊刘而为之。在三国志中,诸葛的军事才能并未到达鬼神莫测的程度,而是相对三国演义来说,相当客观的。只是属于上等水平而已。

第三,诸葛亮的地位问题。在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地位,个人感觉,并不是十分突出,诚然,这可能是和正史的体制有关,但更多的原因,我感觉是陈寿理性的分析占据主要地位,他并未如同后世罗贯中般存在着强烈的尊刘意识,故能保持更多真相。

而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作为刘备集团的头号谋臣,当然这点我是无疑的,尽管有学者提出法正等人之说但终归不如此传统观点之固,我个人也持诸葛为刘备集团第一谋士之说。在三国演义中,诸葛既然作为刘备集团的头号谋士,并且我们都清楚全书的基调是尊刘为正统。

故而为作者所大幅渲染,以致我们有诸葛亮之智慧空前绝后,世所无匹之感,当从正史中分析,曹操集团中的荀彧,郭嘉,贾诩等人,孙权集团中的周瑜,陆逊等人则恐未必逊色。我个人以为陈寿在做三国志之时,并未料到后来人对诸葛的推崇如此备至,故而比较客观 ,或者说是对其他谋士而言相对公平。

总之,个人认为,诸葛作为刘备集团第一谋士当无疑问,做三国之最,则应存而不议众谋士的时期事件不同,难以作比,各种排行终归无聊,无用之功而已。

第四,诸葛的政绩的重视程度问题。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关于诸葛治国的记载,如:“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此条评价。而对比三国演义中,对诸葛的政绩描写实在少之又少(个人在这十来年读三国演义的印象中就是没有,此说可能过于绝对了)。可能也是出于服务读者的需要,毕竟战争的场面更加吸引眼球。而政治方面的描写则会比较无聊,难以令人引发兴趣。

但作为严谨的历史来讲,则实在是说不过去。书中对诸葛的战争的各种描写,宏大等词已被后人用尽,自是不必赘述。个人感觉在第二条中已经提到,我更倾向于把诸葛作为一个政治家而非一个军事家。

故而对比这两书中对于诸葛的不同侧重点,可以明显体会出两者对于诸葛形象的不同要求,即陈的记载更加符合史实,而罗书则更多的服务于自己的目的,如服务读者。后者相比更为学者所诟病。诸葛的政绩个人以为,应该在现在的基础上更加被人们广为所知,相比较而言,个人以为我们更应该重视他对蜀国的政治之治。在政治经济的基础上,才会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两书中的形象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无疑更应该参考三国志中的记载,理清自己的思路,辨明自己的观点,在自己的研究中找到自己的方法并为自己所用。还原历史上一个真实的诸葛亮。

百度百科-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