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简介古诗平仄 和押韵

2.谁知道马三立老先生的对对子的歌词啊?谁知道说声哈,谢谢了!!!

3.中国古代对联赏析

4.新年换对联,家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诗词呢?

5.古代有趣的对联

求简介古诗平仄 和押韵

五风十雨亦为褒-五风十雨皆为瑞对联

关于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的用韵叫做押韵(压韵),也叫“叶(xié)韵”,是语音学上的名词。

从《诗经》、《楚辞》到后来的诗、词、曲,包括民歌、歌词、戏曲,只要是吟咏歌唱的,没有不押韵的。韵又叫“辙”,押韵又叫“合辙”,所以人们常说“合辙押韵”。

所谓韵,大体就是汉语拼音音节中的韵母,押韵就是把同一个韵部(韵母相同)中的字,放在诗歌(包括词曲)规定的固定位置,一般都用在偶数句最后一个字末尾,这样就构成了押韵,所以又叫韵脚。

汉字大都是拼音字母拼出来的,一个字(音节)一般都有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在前,韵在后,比如“忠”字,用拼音字母表示,写成“zhōng”,还有一些字和它的韵母是相同的,如“童”(tōng)、“弓”(gōng)、“空”(kóng)等,所以它们都是同一韵部里的同韵字。凡是同韵字就可以用为韵脚押韵。(字下带点的字是入声字,下同)例如:

陆游(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āi),尚思为国戍轮台(tái)。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lái)。

句中的“哀”、“台”、“来”,它们的韵母都是“āi”,构成押韵。第三句按格律是不押韵的。

在汉语语音单韵母a、o、e的前面,还可以有i、u、ü这些韵头,有了韵头又可以组成若干韵母: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它们虽然韵头不同,但主要的韵母(韵腹)相同,也是同韵字。例如:

范成大(宋)《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徬桑阴学种瓜(guā)

杜牧(唐)《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chén),流水无情草自春(chūn)。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rén)。

“尘”、“春”、“人”,都是押韵的平声字。其中“春”(chūn)字的韵母“ūn”是“uēn”的略式。都是平水韵中“上平声”的“十一真”里的字,读起来也是押韵的。

押韵是为了声韵的和谐,构成诗词的音乐美,也便于吟咏、歌唱、记忆和传诵。

但是有时候我们诵读古诗时,觉得诗中的韵脚读起来并不押韵,感到有些别扭。应该知道这是因为语言的发展,语音有了变化的缘故,如果按过去的语音读,那是押韵的、合辙的。当然今天让现代汉语诵读,自然就觉得不押韵了。

诗歌押韵自古就有,但将它格律化是从齐梁时期讲究四声开始,逐渐形成的,到了唐代,更是达到了高峰。同韵相押(即音节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是诗人根据当时的语音用韵,后来语音的变化越来越大,用韵也就有所不同了。

古人写近体诗是严格依照韵书用韵的,汉字的音节,都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声、韵、调。韵书就是依照音节声、韵、调的不同情况把汉字编排起来的工具书。按字韵分部编排,每一个韵部收有若干同韵的字,以便写作用韵时查阅,这样的韵书实际上就是查阅诗韵的字典。

关于韵书据文献考证,我国最早的一些韵书,因为历史的原因多已散失,并未流传下来。到了隋代,陆发言继承和总结了前代韵书的精华,编写了《切韵》一书,盛行于世。这部书共二百零六韵,因太繁细,不便于使用。唐人孙缅把《切韵》改为《唐韵》,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成了当时作诗用韵的官书,用韵的标准。到南宋时平水刘渊把同用的韵和并起来,编成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成一百零七韵。其后又有金人王文郁(山西平水)合并为一百零六韵,被称为“平水韵”,也就是一般人说的《诗韵》,成为后世用韵的依据。康熙时代编辑的《佩文诗韵》和后来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都是根据“平水韵”整理而成的。

“平水韵”(佩文诗韵〉的韵目,共有一百零六个韵部,现分列如下:

上平声(十五韵)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上 声(二十九韵)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珍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篠(筱)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ge)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琰 二十九豏(xian)

去 声(三十韵)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置 五未 六御 七迂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入 声(十七韵)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he)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说明:

(一)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这是因为平声字多,故分为上下两卷,无其他含义。

(二)韵部表示韵母的分类(种类),把同韵母的字归在一起,找出其中一个字做为代表,就是所谓的韵部,如“一东”、“二冬”等等。

“平水韵”在金、元以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直到今天写近体诗有时还要按照“平水韵”用韵。至于某一韵部中有哪些常用字,可参考后面的附录《古诗韵常用字简表》。

诗韵有宽有窄,韵部里同韵字数量多的是宽韵,使用时有更多选择的余地,用韵方便。字数少的叫窄韵,也叫险韵,使用时没有更大的回旋的空间,不大方便,故没有坚实的基础和出人的才华,会感到有较大的困难。

我们今天写近体诗,如果通晓古韵,自然可以依照《诗韵》用韵,否则就不一定用古韵,可以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韵用韵。

目前我国诗词界的宿老、专家们,在继承“平水韵”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研究集思广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发表了《中华新韵》,把一百零六个韵部合并为十四个韵部,大大方便了近体诗的用韵。尽管《中华新韵》还在逐步完善中,但它已经为诗韵改革、繁荣诗词创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国诗词界的一件大事。

附: 关于《中华新韵》的韵部,现简介如下:

中华新韵(十四韵)韵目

一麻 a ia ua

二波 o e uo

三皆 ie üe

四开 ai uai

五微 ei ui(uei)

六豪 ao iao

七尤 ou iu(iou)

八寒 an ian uan üan

九文 en in un ün

十唐 ang iang uang

十一庚 eng ing(ieng) ong(ueng) iong(üeng)

十二齐 i er ü

十三支 (-i) (★)零声母

十四姑 u

这十四个韵部中的汉字,刊登在二零零四年第六期《中华诗词》上。《中华新韵》(十四韵)常用字简表,见后面附录二。

近体诗在用韵上我们主张“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双轨并行,互不排斥和影响,作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同时我们大力提倡使用新韵。但应注意的是:在一首诗作中新旧韵不能混用,用新韵要注明。如用旧韵仍要求不能邻韵通押,不能出韵,否则就是混韵,这在创作时应引起重视。

关于平仄

诗词格律的第二个要素是要讲平仄,同志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什么是平仄呢?

平仄是就汉字的声调说的,是汉语音节声调的研究。要学仄,首先必须知道四声,所以要先从声调说起。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这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和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是声调的主要因素。汉字读音古代就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声调,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平声自成一类,叫做“平”;上、去、入合为一类,叫做“仄”。“仄”是不平的意思,“平”、“仄”是相互对立的两大类。

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它们是:

(一)阴平声 高平调

(二)阳平声 中升调

(三)上 声 降升调

(四)去 声 高降调

古代汉语的四声和今天普通话的四声不完全相同,它高低、升降的具体形状和读法,现在已无法详细知道了,但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个中平调,上声是个升调,去声是个降调,入声是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说明了古四声的读法特点: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描述虽然是不明确、不科学的,但从中我们也可了解古四声读法的大概,那就是:平声要平读,不上扬也不下降,尾音自然延长;上声从下向上读,猛烈高亢,没有尾音;去声从上往下读,尾音哀远简短;入声发音板滞短促,出声即收,毫无尾音。

古代的平声,现在已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声字,现在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字;只有去声字,现在仍为去声;入声字在某些地方方言中仍然保留着,但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

我们现在以普通话为标准来划分平仄,通过古今四声的对比就十分清楚了:

普通话四声:平声(阴平、阳平)

仄声(上声、去声)

古代的四声:平声(上平声、下平声)

仄声(上声、去声、入声)

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代入声字都转到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去了,这就是人们说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入声字派入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这样看来,古平声字尽管现在分为阴平和阳平,但仍然是平声;上声、去声仍是仄声,这些都不必用心去记。只剩下一个入声,入声派入上声、去声中的仍然是仄声,也可不去理睬,要辨认的是入声派入到阴平、阳平中的字即可,而这类字数量并不太多,不难记忆。更何况《中华新韵》(十四韵)中把入派三声的入声字都整理得很清楚,已附在相关的韵部中,查用起来极为方便,入声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诗词是一种可以咏唱的文学形式,讲究平仄可以构成声调高低、升降和长短轻重、抑扬顿挫、优美动听的节奏感和强烈的音乐美,增强了诗词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

知道了四声,平仄就好解释了。平,就是平声(上、下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仄是诗词格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平和仄这两种声调在诗词语句中交错使用着,使声调多样化,避免了平淡和单调,因而诗词作品读起来铿锵悦耳、优美动听。

但平、仄在诗词中是如何交错使用的呢?简单地说:

第一:平仄在本句中是交互(交错、交替)使用的。

第二: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使用的。

如 杜甫(唐)《春望》首联两句: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它们的平仄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

第一句是仄起,仄仄(国破)后面跟着平平(山河),最后一个音节又是仄声(在)。这就是平仄在本句中的交互使用。

第二句是平起,平平(城春)后面跟着仄仄(草木),最后一个音节又是平声(深)。这也是平仄在本句中的交互使用。

但如果这两句做为一联成为对句的话,那么“国破”对“城春”,是仄仄对平平;“山河”对“草木”,却是平平对仄仄;句末的“在”对“深”又是仄对平。这就是平仄在对句中的对立使用。

不仅近体诗讲究平仄(有些古体诗,像入律的古风也讲平仄),就是词、曲也离不开平仄,所以懂得了近体诗的平仄,学习词和曲的平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节 关于对仗

(一)什么叫对仗

对仗又叫对偶、骈偶,古代的仪仗队都是两两相对的,这就是“对仗”这个词语的来源。对仗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诗词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相互映衬、对比,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一般来说,对仗是指上(出句)下(对句)两句相对,构成一联,所以诗中对仗的一联也可叫“对联”(对子)。

诗中的对仗,主要是字面相对,不一定句子结构也完全一致(当然结构相同更好,只是有时难于做到而已),一联中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同,意思相类、相关或相反。出句、对句的字,尤其是同一字位上的字和句尾押韵的字不能重复(相同)。

律诗和绝句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如王之涣(唐)《登鹳雀楼》的首联: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出句、对句都是五言句,字数相等。“白日”对“黄河”,是主语对主语,名词相对;“尽”对“流”,谓语对谓语,动词相对;“依山”对“入海”,状语对状语,动宾词组相对,分别修饰和形容动词“尽”和“流”的具体状态。诗句的意思是:太阳依徬着远山落下去了,黄河向大海汹涌奔流。两句的结构和词性完全相对。其平仄格式为: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仄也完全对立,这是最工整、最标准的对仗句。

对仗的基础是词的分类,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的分类大致可分为九类:

⒈名词 ⒉形容词 ⒊动词 ⒋数目词 ⒌副词 ⒍虚词 ⒎代词 ⒏方位词 ⒐颜色词。

同类的词才可以组成对仗。

但下面的几种情况要引起注意:

⒈数目词 除数量词一、二、三……万、亿等以外,如孤、半、独、双、单、群、匹等,也是数量词,它们自成一类,一般不和其它的词相对。

⒉颜色词 自成一类,不和其它的词相对。

⒊方位词 自成一类,不和别的词相对。

⒋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可以相对,组成对偶。

⒌连绵字只能和词性相同的连绵字相对,如:“鹦鹉”、“鸳鸯”等,这是名词性连绵字;“逶迤”、“磅礴”等,这是形容性连绵字;“踌躇”、“踊跃”等,这是动词性连绵字。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是不能相对的。

⒍叠字词、双声词、叠韵词,都应是各自为对。

⒎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均应各自为对。

为使对仗工整,名词还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

⒈天文类:天、日、月、星、辰、云、雾、风、雨、霞、宇、霭等。

⒉地理类:山、海、河、野、地、路、岭、江、峰、郊、嶂、洋等。

⒊时令类:时、年、昼、夜、月、分、日、秒、春、晨、秋、寒等。

⒋器用类:舟、船、盘、盏、刀、戈、灯、鼓、屏、棹、镜、杯等。

⒌服饰类:衣、冠、巾、带、盔、衫、裘、鞋、袄、袍、钗、镯等。

⒍动物类:犬、鸡、马、猿、虎、鹰、龙、狮、象、牛、兔、鼠等。

⒎植物类:草、木、桃、梨、书、竹、麦、枝、菊、松、叶、柳等。

⒏人伦类:父、子、儿、孙、友、女、叔、侄、婿、姑、舅、兄等。

⒐人事类:情、名、禄、恩、仇、惭、宠、志、利、妒、德、等。

⒑形体类:身、头、指、法、心、肝、手、爪、唇、眉、胸、足等。

⒒宫室类:房、门、窗、台、阁、坛、宫、楼、殿、亭、榭、阙等。

⒓干支类: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等。

⒔代名类:吾、我、子、熟、尔、彼、君、谁、伊、余、他、之等。

⒕方位类:东、西、南、北、前、后、左、右、边、角、内、外等。

⒖数量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千、亿、群、两等。

⒗颜色类:朱、尺、绿、红、白、黑、紫、青、蓝、灰、丹、黄等。

⒘文艺类:诗、词、歌、赋、书、画、典、章、文、句、简、笔等。

⒙专有名词类:具体的人名、地名等。

这些小类如能组成对仗则更显工稳与巧妙。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我们平常说的对联(对子),也叫楹联,律诗中对仗工整的一联,也可以用为对联。所以对联也要符合对仗的标准和要求(当然对联更有它自己的格律要求)。如我们熟悉的一幅春联:

五风十雨皆为瑞,

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春联出句、对句,字数相等,用字对仗工整,平仄相互对立: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词性和修辞来说,它的对仗很工整:“五风十雨”对“万紫千红”是两个形容性成语相对,也是主语相对;“五风”、“十雨”和“万紫”、“千红”,都是形容性的偏正词组,分别在句中自对,又是两句相对;“皆为”、“总是”,是副词和动词构成的偏正词组相对,也是谓语相对;“瑞”和“春”,是名词宾语相对。

从句子结构看:

五风十雨(主语)皆为(谓语)瑞(宾语),

万紫千红(主语)总是(谓语)春(宾语)。

上下两句对仗十分工整、巧妙。

谁知道马三立老先生的对对子的歌词啊?谁知道说声哈,谢谢了!!!

《对对子》(对春联)

马三立、赵佩如

马:作一个相声演员可不容易——首先说口齿要清晰、嗓音得好。

赵:脑筋啊还得快。

马:对,另外呀,还得有文化。当然了,相声演员不必有太高的文化。

赵:我们说相声的也没有多高的文化呀。

马:可是也需要多认识几个字。有好处,你就不错呀,你的学问就不小啊!

赵:嗨,我有什么学问啊。差的远呐。

马:哎——客气、客气,他们所有这些个相声演员当中,赵佩茹,高。

赵:嗨——高什么呀?您别捧我了。

马:哎——不是捧,在所有说相声的人里面,他们谁也比不了您。

赵:您知道。

马:......当然啦,比我那还......差点儿。

赵:不、不、不,您先等会儿吧——你是捧我呀是捧你自己呀?!——相声演员里我的学问最高,可比他还差点儿,这么说你比我们全高了?

马:其实高也高不到哪儿去,也就高那么一点儿。

赵:从哪儿看出来高呢?再者说了有学问没学问得别人说呀,有自己说的么?

马:哎——认‘ZHER’多、知道‘SIR’多。

赵:知道还‘SIR’多?

马:你到天津你打听打听——我们这名写家“华、马、严、赵”,你打听打听……

赵:你先等会儿,你说天津谁?谁?

马:你不懂啊,我们——“华、马、严、赵”,写字儿的...

赵:我不懂?我要是几岁的小孩你能把我唬住了,没经过、家大人也没告诉过,我在天津住几十年了我不知道?天津的四大名写家,华、孟、严、赵——华世魁、孟广惠、严修、赵元礼,这里哪儿有你呀?

马:我就说华、孟、严、赵啊。

赵:刚才你不是说华、马、严、赵吗?

马:我...我说错了,说错了还新鲜?是华...华、孟、严、赵啊。华、孟、严、赵、马——后续的我,华世魁、孟广惠、严修、赵元礼、甘绵阳、杜小岑、刘道元...这都是名写家...马三立...我们这些位都是名写家。

赵:您说那老几位我都知道,就您这马三立我没听说过。

马:没听说过?你是没见过我写的字儿啊,我那会儿写字儿我学华世魁华老,他那个叫什么——颜体儿啊...知道他的字么?

赵:知道啊——劝业场那块匾那不就华世魁写的么。

马:对呀,那叫颜体么,我照那个练呐...我有那什么呀,那什么呀...就那玩意...

赵:你有什么呀?你有贴饽饽呀是怎么着?

马:就...就是那个...白底儿黑字的那个...那...这么厚的一本儿...折子啊...

赵:那叫折子吗?他连帖都不懂!

马:我说帖我怕你不懂,有帖。我那会儿写字我净学...学张伯扬...

赵:谁?!

马:张伯扬啊!

赵:张伯扬?那你就不如学石慧茹了,石慧茹那艺术多好啊?

马:我学石慧茹干吗?

赵:唱单弦啊。

马:我唱单弦干吗?我是说写字——学张伯扬。

赵:张伯扬会写字吗?

马:少见多怪么,你根本没见过他老人家写的字么——北京琉璃厂,两边那字号挂的匾差不多全是张伯扬写的。

赵:对吗?你看清楚了再说——写琉璃厂那些个匾的那叫张伯英——前清的八顾,名写家张伯英。

马:张伯英?我记得有个张伯扬来着?

赵:张伯扬唱单弦的。

马:噢——对、对、对,张伯英,我跟他学呀,我要叩他么...

赵:我不懂什么叫叩他啊?

马:叩头嘛,叩头拜师嘛!

赵:你就说你拜他不就完了吗,还叩他?学这么一嘴炉灰渣子。

马:就是叩头嘛,拜师嘛,人家也看得起咱、愿意教咱——咱说膀的立的啊......

赵:你这什么词汇啊?膀的立的?大伙您听听,哪个有学问的一张嘴膀的立的?

马:我跟你转文干吗?我跟你转文你听的懂吗?这可不就大白话么。我们写字的时候得...得这样,胳膊肘不能粘桌子,这叫悬肘你懂吗?

赵:哪只手?这只手,右手知道不知道?他连哪只手写字都不知道。

马:......我这只手也行,俩手都行。

赵:我还没听说过俩手写字的呢。

马:哎,我就行啊——“双手能写梅花篆字,太后老佛爷十分宠爱,封为御儿干殿下,加封九千岁之职...”

赵:你说的这是刘瑾啊。

马:对呀,我们就是要学他老人家,他是我们上辈,我们老祖先。

赵:你怎么滥认祖先这不没有的事吗?你不姓马、你不马大学问吗?刘瑾姓刘啊,怎么会是你的祖先呐?你们祖先是马寡妇——开店的。

马:你少理我,少理我!打这儿你别理我,我告你说你赵佩如你算完了,你哪点儿都好你冲这点儿你就完了——不尊重老前辈。

赵:你算哪门子的老前辈呀?

马:我没见过你这么当面耍笑的——“你呀、你呀?”,我给人写字那会儿人家甭提多客气了——“哟嗬,您来啦?请坐!”那么多人都站着呢单给我找一座,“请坐,快、快,倒茶...给对碗热的...”

赵:还对碗热的?真够渴的。

马:“端面去!”

赵:您瞧这吃喝吧——端面去?当初请华士魁写字的时候没一个端面的啊!人家都是酒席,到他这儿一碗单勾卤全打发了。

马:我不在乎那碗面,我主要在乎人这心——“端面、端面!快,给包蒜...”大个的、整头的紫皮儿蒜随便吃、不限制!

赵:嗬——您瞧您这口儿,包蒜...弄一嘴蒜气哄哄的?这什么写字的呀?

马:你甭管吃什么啦,就说我给人买卖家开张写的那副对联,好——北京,四九城轰动啦——“了不得啦!马大学问呐,这词儿写的可太好啦!哗——!”

赵:您那是什么词儿啊这么轰动?那一定是出奇了?

马:买卖家开张啊——上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

赵:好、好、好——下联是“财源茂盛达三江”吧?

马:哎?我写这对子的时候你看见了?

赵:我多咱看见了?

马:没看见你怎么把我的词儿记住了?

赵:你的词儿?你别不害臊了!打你母亲还没结婚就有这对子了!你的词儿?

马:好!好!你...你...有本事你别走,你等着、你等着...

赵:怎么着,找人打架?

马:你就在这儿,你随便出个上联我马上能给你接下联!

赵:你懂什么叫对子么?

马:我当然懂了我干吗的呀,对子嘛——这边五个、那边也五个,这边十个、那边也十个,这边五十、那边也五十,这边五百、那边也五百...

赵:我还没听说过一边五百的对子呢——没那么高的房顶你往哪儿挂呀?它对字对字嘛,废话,一边五个、一边七个那叫什么玩意儿啊?得对字你知道么?

马:我当然知道了,对字吗,这你难不倒我,我懂啊,我干这个的。

赵:比如说我们上联有个上,你对什么?

马:下呀!这...嗤...上对下么,这还用问么,归对儿啊——上对下么,前对后、高对低、左对右、老对少、文对武啊,你呀不行。

赵:我上联有个天?

马:地呀!你考我,嗤!天对地呀!这还用说吗——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赵:得、得、得,您瞧哪有有学问的人这模样啊?

马:讲义、讲义!

赵:甭讲义,我上联有个言?

马:盐啊?我给你对醋,盐要对酱那算砸了,盐——咸了、酱也是咸的。盐我这儿对醋,油盐酱醋,五味调和。

赵:我上联有个好?

马:好——歹呀,好要对坏那算栽了,歹,好歹贤愚,这是一个成(Ceng)语。

赵:成语!我上联有个事。

马:仕?我给你对炮,你那儿支仕,我拨炮,你跳马,我出车...

赵:好么又下上了,我这五个字连起来就是“上天言好事”。

马: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王龛,我四岁就会,俗套子活。

赵:什么你四岁就会呀?你对回宫降吉祥了吗?我说上你对的什么?

马:下。

赵:天?

马:地。

赵:言?

马:...醋。

赵:好?

马:...歹。

赵:事?

马:...炮。

赵:上天言好事?你那个呢?

马:下——地——醋——歹——炮。

赵:你让大伙听听这叫什么玩意儿?

马:下地的时候那醋把炮逮着了,逮它么。

赵:不象话!你这叫什么对子啊?

马:不象话呀,就这个、就这个,这怨你、这怨你你知道么,你这叫发坏,成心往外掏坏,上天言好事你不一块说,你一字一字地往外蹦,你跟我这儿破闷儿玩儿,弄一下地醋歹炮这赖谁呀?这得赖你,你这叫蔫损坏!各位,马大学问这就算栽了么?不是——纯粹是你蔫损坏!别这样,咱们之间别过这个,咱跟咱甭来这个,学点儿好,学点儿好的,哎——学唱戏罗倌别学泼皮烂人嫌。

赵:行、行,算你有理,那我可说上联了。

马:你随便说,只要你能说出来我就能给你对下句,我要没词儿了、我说不上来了...我...给你一毛钱。

赵:我要你一毛钱干吗?那我可说上句了?

马:你敞开了说,你照一百个字儿说!

赵:一百个字儿?我没那么长的气儿。你老觉得字多就难,不对,字越少越难说——你听这个,俩字儿——羊肉。

马:完啦,嗤!萝卜。

赵:我这可有讲究,羊肉它是个吃物。

马:萝卜也是吃的呀——羊肉熬萝卜多好啊。

赵:哦——你再听这个——胡琴。

马:萝卜(锣钹)。

赵:你这可不象话——胡琴是个乐器。

马:锣钹呀——敲的那锣、打的那钹。

赵:哦——你再对——绸缎。

马:萝卜(罗布)。

赵:绸缎是布匹。

马:是啊,罗布呀,纱罗洋纺、尼龙布匹呀。

赵:岳飞。

马:萝卜(罗布)。

赵:你这不象话,岳飞你也对萝卜?岳飞是个英雄。

马:罗布啊——《木莲僧救母》,木莲僧是谁呀?

赵:傅罗布...

马:噫!着啊——忠臣配孝子!

赵:你嘀咕什么呀?再听这个——一二三四五六七。

马:这怎么回事儿?

赵:就为躲你那萝卜,我要是六个字你来仨萝卜就算对付了,我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字,你横不能来仨个半萝卜吧?

马:一二三四五六七呀——萝卜快了不洗泥!

赵:你这叫什么对子啊?

马:没有一个字俩字的最少仨字儿。

赵:好,我说一个仨字儿的——马牙枣。

马:羊角葱。

赵:我这马牙枣可是吃的。

马:羊角葱也是啊!

赵:能对的上吗?

马:太能了,你瞧啊马牙、羊角,枣、葱——马牙枣八月的、羊角葱二月的,马牙枣秋天的、羊角葱春天的,马牙枣树上的、羊角葱地上的,马牙枣红的、羊角葱绿的,马牙枣甜的、羊角葱辣的,马牙枣...

赵:你怎么那么贫啊?碎嘴子!告你我这可还能加字——马吃马牙枣,马牙枣熟了掉在地上让马给吃了。

马:羊啃羊角葱。羊角葱在地上长着让羊给啃了。怎么样?

赵:哦——!好!

马:嘿嘿——“虽不中,而不远矣,不知未矣...”

赵:慢点晃,晃多了它可泻黄啊。你听这个——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马:怎么意思?到底往哪儿飞呀?

赵:这不是胡说,北雁南飞——北边的大雁朝南边飞,翅膀朝哪边?东西,它不可能不动啊,飞的时候是上下飞的,所以叫——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马:听我的,下联有了、下联有了、下联有了。

赵:有了你倒是说呀!

马:——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赵:哦——上下?

马:高低。

赵:高低?

马:上下,嘿嘿——“虽不中...”

赵:“...而不远矣。”

马:哦?这个也泻了?

赵:嗨——!你再听这个——小老鼠偷吃热凉粉。

马:改大白话啦,不象话。没劲。

赵:没劲呀?你别看它话白这里可有学问——小老鼠,有这么大的老鼠叫什么?

马:叫老鼠。

赵:有这么小的呢?

马:它也叫老鼠。

赵:它老么?

马:它不老。

赵:它叫什么?

马:它叫老鼠。

赵:你能叫它少鼠么?

马:不能。

赵:有在锅里炒着吃的凉粉它叫什么?

马:它也叫凉粉。

赵:它凉么?

马:它不凉。

赵:它不凉它叫什么?

马:它叫凉粉。

赵:对呀——所以这就叫“小老鼠偷吃热凉粉”。

马:听我的——短长虫缠绕矮高粱。

赵:你这又怎么讲呢?

马:短长虫——有这么长的长虫你叫它什么?

赵:长虫。

马:有这么短的长虫你叫它什么?

赵:三寸长的那也叫长虫。

马:它长么?

赵:它不长。

马:不长它叫什么?

赵:它叫长虫。

马:矮高梁——有一人多高的高粱叫什么?

赵:叫高粱。

马:有刚发芽的高粱你叫它什么?

赵:也叫高粱。

马:它高么?

赵:...它不高。

马:它叫什么?

赵:...它叫...高粱。

马:对呀——这就是“短长虫缠绕矮高粱”,上联是有小有老、有凉有热,下联是有短有长、有矮有高,嘿嘿——“虽不中..."

赵:你一会儿不晃你难受是不是!这回我再说一个字多的,听着啊——说"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孔出窟窿、窟窿空"。

马:又改绕口令啦?

赵:谁说这是绕口令啊,我这上联有讲——话说孔圣人周游列国,有这么一天啊走到一片荒野里,突然天降大雨,没有地方躲呀,可巧路边啊有棵老树,圣人啊就藏在树窟窿里——这叫"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呢——树窟窿里有了孔圣人了,这不是"窟窿孔"么;"孔出窟窿"——雨停了,圣人出来了,所以叫"孔出窟窿","窟窿空”呢——圣人出来了,树窟窿空了,所以就是"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孔出窟窿、窟窿空"。

马:哎-哎-哎!缓气呀!好么,差点儿憋!听我的——“日吧嗒、哐哗啦、喀嚓、扑通、哎哟、卜卜卜、滋滋滋”

赵:你这儿发疟子啊?!不象话!

马:怎么不象话啊?

赵:字数对不上,不是缺一个就是多俩?

马:不可能,你那多少字儿?

赵:你数啊——"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孔出窟窿、窟窿空"。十八个字儿。

马:你瞧我这个,它要是十七个、或者是十九个字儿,那叫什么玩意——“日吧嗒、哐哗啦、喀嚓、扑通、哎哟、噗噗噗、滋滋滋”

赵:也是十八个字儿,可怎么讲呢?

马:你听着啊——想当初啊,就在这个去年夏天...

赵:你这叫什么话?去年夏天怎么叫想当初啊?

马:我听人家讲什么事儿都爱说想当初啊?

赵:人家那说的是古时候的事儿,你这个去年夏天那不叫想当初。

马:就是去年夏天的事,在我们的院子里呀苍蝇、蚊子、跳蚤、蛾子、小咬、知了、马蜂啊、呱呱枣儿啊、燕么虎啊、屎壳郎啊满院子这么一通乱飞...

赵:好么!

马:"日吧嗒"——一只屎壳郎啊撞我们家纱窗上了,日——吧嗒;"哐"--我一害怕把茶杯淬了,哐——"哗啦"——把沙锅砸了--哗啦;"扑通通"——我解炕上掉地下了--扑通通,"哎哟哟"——硌着我腰了--哎哟哟,"噗噗噗"——我摔出仨屁来,"滋滋滋"——崩仨耗子。

赵:你别挨骂了!

中国古代对联赏析

中国古代对联赏析

一、横批类

普天同庆 大地共和 华国庄严 万象回春 春王正月 五风十雨 天开汉幕 其命维新 际会风云 同胞同德 万年雅颂 斗炳回寅 自求多福 人物增辉

民气昭苏 义农肇迹 五色新徽 一门吉庆 黄民集福 化臻上理 天开特色

日月重光 仁声武谊 紫气东来 黄农正朔 治安宇壤 声施大陆 欧美骈踪

义矩农规 天官赐福 山川易色 福享共和 神州铸铁 一元复始 和镕五族

三阳开泰

二、春联类

玉燕频投青琐梦 金莺早报上林春

阶前春色浓如许 户外风光翠欲流

惬意不知春态度 旷怀殊觉日鲜艳

客岁腊容随日换 新年春色逐风来

未将柏叶簪新岁 且把梅花叙隔年

珠树白饶千古色 笔花开遍四时春

日暖阳春辉宝历 风和淑气蔼衡门

凡点梅花添逸兴 数声鸟语助吟怀

举桉椿萱娱永日 盈阶兰桂茂长春

叠篆清香薰玉宇 一帘春色映梅花

昨夜春风才入户 今朝杨柳半垂堤

孝友但能施有政 箪瓢亦足乐长春

雷鸣大地声千里 霞绕青山色万重

太嗥乘权位属震 勾芒司令月为寅

不须着意求佳景 自有奇逢应早春

就暖风光偏著柳 解寒云影半藏梅

丽日映桃红晕颊 和风拂柳绿归眉

玉燕未从帘外剪 金莺先向柳间鸣

拍岸绿波春映席 啭枝黄鸟日撩诗

日丽远山含淑气 青烘牙树蔼春晖

万里和风生柳叶 五陵春色泛桃花

花脸始知迎客笑 柳眉先已向人舒

乍欢小院添来色 多谢东皇染就工

运际升平人共乐 气当和淑鸟知春

花开彩槛呈春色 莺转芳林报好音

桃杏满村春似锦 芝兰绕砌座凝香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国笙歌醉太平

旭日融和开柳眼 春风摇曳送莺喉

逢人尽作衣冠气 到处皆成揖让风

解趣黄鹂频送韵 知情绿柳渐拖丝

景协年光开柳色 风和春气绕兰心

园林桃李争春暖 岭径松筠耐岁寒

芳草春回依旧绿 梅花时到自然香

人逢治世居栖稳 时际阳春气运新

但得周年如此日 自然到处有斯文

松柏谩防霜作妒 芝兰还喜露为恩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雪压梅花白 春归柳色红

春风舒柳眼 丽日展花唇

五云蟠吉地 三瑞映华门

淑气临门早 春风及第先

和气氤氲合 卿云烂漫浮

山河仍是旧 时岁又添新

门雪梅先吐 含烟柳尚青

淑气庭中贮 好风天外来

花发满城锦绣 春生大地文章

元正当圣节 云物灿华年

风来花自舞 春入鸟能言

豹变南山雾 莺歌大地春

爆竹三五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天阳从地起 五福自天来

为从宽养福 务积善流芳

卷帘花气入 高坐鸟声喧

五风十雨皆为瑞 万能紫千红总是春

虽惭人渐老 优爱物皆春

云霞成异色 花柳发韶年

笛奏梅花曲 莺啼杨柳风

乐唐虞盛世 庆天地长春

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皇恩开昌运 春风鼓太和

春晴寄岸柳 香气凝寒梅

辉光遍草木 佳气满山川

远山含紫气 芳树发春晖

岁序更新三朔同临首祚 风光胜旧一门独得先春

文运天开子 春王月建寅

文光高日月 春色满乾坤

勤俭黄金木 诗书丹桂根

碧桃绽露开新果 仙李蟠根得早春

风引奇香人 祥徵景福来

阳春开物象 山水作繁华

春到碧桃枝上 莺歌绿柳楼前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

青阳呈丽色 黄道集佳祥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心田种德心常泰 福地安居福自多

四序开新律 千箱答瑞年

淑气符首节 和风扇早春

春色迎黄道 恩光锡紫宸

满门增喜庆 四序纳祯祥

孝友家庭政 文章邦国光

一片彩霞迎晓日 万条红烛动春天

乾元启运三阳泰 斗炳回寅万户春

平安竹报千竿翠 宝贵花开一品红

修厥德自求多福 慎乃俭惟怀永图

天开锦绣三台瑞 日照乾坤五凤祥

龙飞凤舞川原秀 燕语莺啼甲第新

多福多寿多男子 仁德仁心仁寿长

浩荡恩波从北极 菁葱佳气起南山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三、贺男寿联

诗歌维岳 书衍箕畴

愿献南山寿 先开北海樽

霄汉鹏程腾九万 锦堂鹤算颂三千

盛德好将银管述 春风还试彩衣欢

人颂康强尔炽尔昌 天锡纯嘏有德有仁

樽开北海 颂晋南山

大德得无量寿 此老有当世名

瑶台牒注长生存 蓬岛春开富贵花

碧桃岁结千年实 紫凤朝衔五色云

福禄攸同长生无极 慈祥笃厚积善有徵

松龄长岁月 鹤语寄春秋

多福多寿多男 如山如陵如阜

瑶池桃熟三千岁 海屋筹添九十秋

福禄欢喜长生无极 仁爱笃厚积善有徵

南海普陀公是诸天佛子 东方曼倩人称陆地神仙

四、贺女寿联

晋麻姑酒 献王母桃

金萱永茂 慈竹长春

桂窟云娥终不老 瑶池金母自长生

麻姑酒正香 开筵依北极

贞良温柔宜家受福 仁爱笃厚获寿保年

五福骈臻袅星焕彩 三多欢祝婺宿腾辉

金母晋桃开绮席 素娥分桂酿琼浆

婺耀呈祥近对瑶池王母 琼花并蒂恍颖姑射仙人

五、贺双寿联

大椿八百岁 蟠桃三千年

凤引班衣人绕膝 觞飞绿醑案齐眉

公与夫人蔚成国瑞 子为儒史振此家声

齐眉日月庆双辉 刘樊夫妇神仙侣

蓬岛真人瑶池仙子 世间全福天上双星

北翼共乘丹凤下 重轮齐涌玉蟾来

椿茂萱荣齐眉到乐 兰芬桂馥绕膝承欢

六、贺纪岁寿联

品格清奇研京纪岁 风神秀彻就傅徵年(二十岁联)

阮空令子驰名日 臧氏含文奋翮时(三十岁联)

花甲宏开旬历四 兰阶蔚立祝三多(四十岁联)

诗名自昔推高适 书法于今过右军(五十岁联)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 春秋不老不德大年(六十岁联)

从古称稀尊上寿 自今以始乐遐龄(七十岁联)

杖朝步履仪容古 钓渭丝纶日月长(八十岁联)

七、女寿联

兰桂齐芳瑞凝堂北 市厘隐迹彩映弧南

厚货殖以奉高年瑞凝萱室 勉计然而兴在利雅谱兰陔

八、节妇寿联

天护慈萱春不老 云深贞树岁无寒

爱日灵萱春自永 疾风劲草寿弥高

诗咏柏舟持大节 酒倾兰所庆慈龄

九、和尚寿联

芳春开令序 显澄表长龄

百道泉光飞宝地 一轮明月入霞觞

眼前色相皆成幻 静里乾坤不计春

佛性与慈灯并久 禅心偕慧日同悬

十、颜料铺对联

淡妆浓抹调新色 顽绿疾红发古香

十一、香粉铺对联

百美图中最宜薰染 众香国里别具经纶

十二、古玩铺对联

古人曾说陈宗器 玩物何须育尚书

宋椠唐碑书贴古 周铭秦篆鼎彝尊

十二、碑贴店对联

六文开玉篆 八体耀银书

草贴新书词林欣赏 兰亭妙本学海珍藏

十三、刻字店对联

有迹传青简 无名入党碑

铁笔杂操功成刻鹄 银章可琢艺进雕虫

十四、纸店对联

展来秦岭月 题破锦江云

古纸硬黄临晋贴 新笺匀碧录唐诗

银流鹄白三都贵 墨染鸦青五色奇

十五、墨庄对联

乌玉藏偏好 黄金换未当

艺苑于今珍凤尾 唐宫自昔宝龙宾

十六、笔庄联

飞毫列锦绣 落纸如云烟

汀管迎凉江花入梦 宣城变样诸葛名家

十七、砚台店联

贵妃曾捧过 学士任磨穿

吴都山中龙标第一 永元溪里价重千金

十八、香店联

薰衣多异馥 扑鼻有余芳

十九、蜡烛铺联

气吐龙涎说通霄汉 辉腾凤篆彩彻云衢

二十、药材店联

囊中悉系延年剂 架上多成不老丹

参术功多回造化 葫芦品贵辨君臣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 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二十一、参茸局联

价同奕世蓝田玉 功倍当年紫石英

二十二、茶叶店联

松涛烹雪醒诗梦 石鼎煎香洗俗肠

瑞草遴芽香分雀舌 石花采荈泉煮龙团

翠绕烟腾香生玉液 绿芽光起花泛金瓯

满意望采纳

新年换对联,家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诗词呢?

时来运转家昌盛,和睦家庭万事兴。

喜迎新年。

大吉大利平安福,新年新景如意春。

欢度春节。

迎春接福人财旺,和睦家庭万事兴。

金猪报喜。

人似青松万年久,福如瀑布千丈长。

瑞雪红梅迎福到,金风翠柳送春归。

旭日初升,泽人间万物,中华奋起,傲世界千年!

欢歌笑语辞旧;爆竹华灯迎新。

旭日横空出世;腊梅做雪迎春。

劲节虚心竹翠;耐寒傲骨梅馨。

妙手描山秀水;雄心强国富民。

看个人爱好而写,有新潮的此语,有风景的对联,还有复古诗词联。比喻火树银花明盛世,龙腾狮舞闹新春。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生意春前草,财源雨后花。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春联现在喜欢以生肖像入题,己亥肖猪以福猪对春燕、金猪对玉犬,不直白地称天篷为喻,都饶有趣。

春联是祝贺;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春联是应景;玉犬徐徐收稔去,金猪跃跃拱财来。春联是美好;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春联是愿景;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春联是心声;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春联各有心头好,现成的可取,自撰的贴意。我以猪字谐音“朱、诸”写对联一副,见笑大家如下:

横联;锦绣前程

上联;朱星朗照三春禧

下联;诸事亨通万象新

我国是书写春联的大国。在春节来临之际,人们总爱书写春联,贴在门的两侧,用以寄托对生活的期盼与想往,因此,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比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喜迎新年的"鞭炮声声辞旧岁,朵朵梅花迎春耒"啦j企盼耒年有个好兆头的"金玉满堂人财旺,荣华富贵幸福长″啦,等等,内容极其广泛。

这也充分张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纯朴、热情的美好心情,也充分张显了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悠夂的历史。我相信,在祖国人民持继坚持,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中,写春联,这种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文化\方式,一定会被更加发扬光大,绽放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光芒。

古代有趣的对联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没少看到过对联吧,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对联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古代有趣的对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有趣的对联1

 一、上联: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下联:明朝奔明月,明月几时明?

 二、上联:缺鱼缺羊哪得鲜;下联:无舌品甘怎知甜

 三、上联:月朗星稀晴空夜;下联:荷香风清雾霭池

 四、上联:冰花点点化为水;下联:古木森森连成山

 五、上联:百舸争流万山过;下联:千里江陵一日还

 六、上联:燕雀安知鸿鹄志;下联:泡桐怎敌黄杨质

 七、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下联:忙人慢行盲人行

 八、上联:雨荷尘喻绿有漪;下联:草原云舒白如絮

 九、上联:雪碧可乐风无影;下联:冰啤茅台醉有形

 十、上联:荷舞白纱鱼戏水;下联:苇摇碧波云追月

 十一、上联:草原情歌声声慢;下联:至者莫来智者来

 十二、上联:丽鬼无惊厉鬼惊;下联:蓝天心曲步步高

 十三、上联:情歌声声变成哥;下联:蝶舞翩翩幻为妹

 十四、上联:夜郎枉作白日梦;下联:倩女虚行暗幽魂

 十五、上联:雨荷有盖我荫凉;下联:草原无边尔朝阳

 古代有趣的对联2

 一、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二、太平真富贵;春色大文章

 三、梅花开五福;竹叶报三多

 四、富贵三春景;平安两字金

 五、五云迎晓日;万福集新春

 六、平安即是福;和乐便为春

 七、太平天下福;仁让里中春

 八、青阳呈丽色;黄道集家祥

 九、日月思光照;乾坤喜气通

 十、竹报平安日;花开富贵时

 十一、旭日芝兰茂;春风琴瑟和

 十二、红梅多结子;绿竹广生孙

 十三、太乙临朱户;长庚绕画堂

 十四、东阁春光满;西京瑞气盈

 十五、启户登黄阁;开门见紫微

 十六、鱼水千年和;芝兰百世昌

 十七、春信梅花报;秋芳桂子登

 十八、满门增吉庆;四序纳祯祥

 十九、庆堂迎五福;华阁祝三多

 二十、寿同山岳永;福共海天长

 二十一、寿高风亦古;福寿德尤新

 二十二、春风先及第;旭日正当朝

 二十三、三阳从地起;五福自天来

 二十四、福禄同春至;祯祥共岁来

 二十五、旭日临门早;春风及第先

 二十六、天赐平安福;人迎富贵春

 二十七、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

 二十八、阳春千里到;光景一时新

 二十九、桃献三千岁;榴开百子图

 三十、福如东海大;寿比南山高

 三十一、四时多吉庆;八节永平安

 三十二、彩衣迎五福;春酒祝三多

 三十三、梅传春信早;竹报日平安

 三十四、人随春意泰;年共晓光新

 三十五、为从宽养福;务积善留芳

 三十六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三十七、满门天赐平安福;举室人迎富贵春

 三十八、天上四时春做首;人间五福寿为先

 三十九、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四十、福禄寿三星共照;天地人一气同春

 四十一、春入华堂添喜色;花飞玉座有清香

 四十二、吉人永享平安福;华堂深藏富贵春

 四十三、世间好事忠合孝;天下良图读与耕

 四十四、尽人伦曰忠曰孝;守家业以俭以勤

 四十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四十六、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四十七、修厥德自求多福;慎乃俭微怀永固

 四十八、心田种德心长泰;福地安居福自多

 四十九、平安竹报千科绿;富贵花开一品红

 五十、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在读书

 五十一、臈去好花开富贵;春来喜鹊报平安

 五十二、入世须才更须节;传家积德还积书

 五十三、传家有训惟存厚;行事无奇但守真

 五十四、平安即是满堂福;和乐便为长寿春

 五十五、元鹤苍松双献寿;玉麟丹桂两呈祥

 五十六、紫荆花下兄宜弟;彩服堂前子悦亲

 五十七、四时和气春常在;一家安乐庆有余

 五十八、欢心绕膝芝兰茂;如意齐眉日月长

 五十九、元日共登仁寿域;新春同庆孙子堂

 六十、天开美景春光好;人庆丰年节气和

 六十一、积善堂中无限乐;长春花下有余香

 六十二、传家万事皆宜忍;教子千方莫若勤

 六十三、松柏年年茂;椿萱世世荣

 六十四、绣户香风暖;兰房喜气新

 六十五、琴瑟调和正;麒麟化育多

 六十六、苍松多秀色;丹桂有清香

 六十七、春风来绣阁;和气满香闺

 六十八、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俱自早春来

 六十九、天上庆雪呈瑞采;堂前旭日丽春光

 七十、南山献寿春光满;北厥迎门喜气多

 古代有趣的对联3

 一、德门多福;仁里长春

 二、谦光迪吉;和气致祥

 三、德积寿阈;善开福门

 四、福寿无极;喜庆大来

 五、善门福厚;吉地春多

 六、大门福到;吉地祥生

 七、三阳开泰;五福临门

 八、天清地泰;家吉人和

 九、春安夏泰;秋吉冬祥

 十、诗书事业;忍让家风

 十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十二、百禄是总;万福攸同

 十三、诗书继世;忠厚传家

 十四、厚德载福;和气致祥

 十五、阳春烟景;大块文章

 十六、文逢泰运;耕遇丰年

 十七、梅传春信;雪兆丰年

 十八、尧天舜日;甘雨和风

 十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二十、升平世界;耕读人家

 二十一、平安世界;富贵人家

 二十二、平安是福;和乐为春

 二十三、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二十四、和平处事;忠厚传家

 二十五、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二十六、皇恩浩荡;文治光华

 二十七、人其永寿;天亦降祥

 二十八、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二十九、乐唐虞盛世;庆天地长春

 三十、物我皆逢泰;乾坤总是春

 三十一、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

 三十二、皇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

 三十三、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三十四、忠厚传家远;和平处事长

 三十五、喜时和世泰;庆人寿年丰

 三十六、善气钟仁里;春风聚德邻

 三十七、十分春色从天降;三锡鸿恩指日来

 三十八、天开奎壁文明日;人乐山河大地春

 三十九、爆竹一声除旧岁;梅花几点送新春

 四十、大块文章还假我;十分春色总宜人

 四十一、有足春随惠风至;无怀人合盛时中

 四十二、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万物和

 四十三、春回禹甸山河外;人在尧天雨露中

 四十四、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四十五、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

 古代有趣的对联4

 一、欲求多福地;更进一重门

 二、景星临吉地;瑞日照崇门

 三、入户重重喜;登门步步高

 四、再生登内阁;一转到中堂

 五、从礼门出入;由义路往来

 六、重门重庆至;吉地吉祥生

 七、高阁花阴远;重门柳色新

 八、大地留春久;重门赐福多

 九、出入怀三省;行藏慎九思

 十、联步趋三级;春风入二门

 十一、燕过重门喜;莺歌大地春

 十二、太平居有后;安乐福无涯

 十三、燕过重门留好语;花开上苑吐奇香

 十四、上苑春风先及第;重门旭日正当朝

 十五、福共早春临吉地;祥随新节入重门

 十六、香浮高阁花阴远;瑞绕重门柳色新

 十七、积德前程应远大;存仁后地自宽宏

 十八、前门欲大须存后;后户从宽在积深

 十九、风送鸟声来上苑;日移花影过重门

 二十、香浮春院梅花发;翠绕重门燕子飞

 古代有趣的对联5

 一、根深叶茂;源源流长

 二、财联银汉;利胜金城

 三、中和处事;大道生财

 四、生意春初草;财源雨后花

 五、义利资三倍;公平悦四方

 六、兴登同旭日;发达胜阳春

 七、以义为利也;则财恒足也

 八、云山浮宝气;泗水活财源

 九、生涯从此盛;财利自今多

 十、日进千乡宝;时招万里财

 十一、生意兴隆日;财源茂盛时

 十二、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十三、生意三春草;财源五色花

 十四、和悦人情广;公平易利多

 十五、生财有大道;处世守中和

 十六、克己情交久;财明义不疏

 十七、利泽源头水;生涯锦上花

 十八、湖海客来谈贸易;缙绅人至讲经纶

 十九、登利途还由义路;治商业不违风

 二十、货殖长才聊小试;经营大业运奇谋

 二十一、利如晓日腾云起;财似春潮带雨来

 二十二、物阜财丰当泰运;地灵人杰际昌期

 二十三、一点公心平似水;十分生意稳如山

 二十四、大经纶官山府海;真风流结驷连骑

 二十五、财联银汉三千里;利胜金城九万程

 二十六、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里

 二十七、大财源百川汇海;新生意六和同春

 二十八、财联银汉三千里;利胜金城百万家

 二十九、德门富有三阳景;财地春生万倍金

 三十、贸易不欺三尺子;生涯义取四方财

 三十一、主因信实千金托;客为公平万里投

 三十二、架上不停连日货;厨中广进四方财

 三十三、贩缯喜气联湖海;结驷风流播古人

 三十四、四季财源春浩荡;一年生意快兴隆

 三十五、钱因俭用财方聚;货不停留利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