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年趣事》文言文翻译

2.明察秋毫的解释

《童年趣事》文言文翻译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是贬义词吗

原文

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5课,为精读课文。原文如下: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也能注意到最细微的事物。(当我)见到微小的事物,必定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声如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变成白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凭着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适愉快十分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庞然大物,推倒山压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大吃一惊。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鞭打蛤蟆,(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体散文)。题目是编者加的。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余:人称代词,我。  3.忆:回忆。  4.稚:幼小。  5.张目:张大眼睛。  6.明察秋毫: 形容视力好。 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  8.细:仔细。  9.故:所以  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  11.私:私下里,暗暗地。   12.于:在。  13.则:那么,就。  14.或:有时。  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或白色的帐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让。  20.而:并且。  21.作:当做。  22.观:景观。  23.唳 (lì )鸟鸣。  24.为之:因此。  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26.以……为……:把……比作……。  27.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8.兴:兴致。  29..盖:原来  30.虾(há)蟆:癞蛤蟆。 在古文中,“虾”相当于“蛤”(但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  31.方:正。   32.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3.之:代词,它指虾蟆。  34.驱:驱赶。   35.庞然大物:体积庞大的东西(后来引申为外表上强大而实际很虚弱的东西)  36.果:果真  37.林:森林  38.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9.私拟作:(我)暗暗把他们比作。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  1.观蚊如鹤: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驱赶蛤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出自本文的成语:  明察秋毫 (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看清楚。也形容人很精明,能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 (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庞然大物 (又高又大的东西。比喻貌似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东西。)  夏蚊成雷 (形容蚊子很多。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怡然称快 (高兴得连声叫好)

通假字

1. 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2. 虾蟆 :蛤蟆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鞭数十(“鞭”,鞭子,这里活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果然鹤也(“鹤”,白鹤,这里活用作动词,“变成白鹤”的意思。)

一词多义

⑴观: ①昂首观之〔看〕 ②作青云白鹤观〔...的景象〕  ⑵察: ①明察秋毫〔看〕 ②必细察其文理〔观察〕  ⑶神: ①定神细视〔精神〕 ②神游其中〔思想〕  ⑷时: ①余忆童稚时〔时候〕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⑸以: ①徐喷以烟〔用〕 ②以丛草为林〔把〕  ⑹为: ①项为之强〔因为...而...〕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⑺之: ①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 ②物外之趣〔助词,的〕 ③心之所向〔这样〕 ④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只小虫斗草〕 ⑤项为之强〔代词,指看蚊子〕 ⑥驱之别院〔代词,指癞蛤蟆〕

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式:  (1)、“徐喷以烟”等于“徐以烟喷”。译为:慢慢地用烟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 等于“于素帐中留蚊”。 译为: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2、省略句式:  (1)、“使与台齐” 等于“使(之)与台齐”。 译为: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2)、“见二虫斗草间” 等于“见二虫(于)草间”斗。 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3、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4、判断句式: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5、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 译为:把------当作

古今异义

方:古义:正在; 今义:方形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许  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  盖:古义: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 今义:动词,建筑;名词,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眼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象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象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象成树林,把虫蚊想象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象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象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象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沈复《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也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因为鹤翔,鹤鸣都是比喻人生大志的,所谓的鹤鸣九皋,冲天一鹤就是表达宽广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远大抱负的──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对加强记忆力和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有益。

练习说明

一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把文言文学活。凡记叙文都应当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内容大意,这正是学活的办法之一;如果一开始学文言就句句搞文白对详,则无异于堵塞学活之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成分应予肯定,只纠正明显的错误。  第一问要放在学生基本成诵后作答(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示例:“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爱好入手,启发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联想、想象能力。  作者把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夸张手法,作者将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说明观察入神、细致,从而产生超出物外的乐趣,另外,此“庞然大物”也是相对于“见二虫斗草间”之“二虫”而言。  二 解释词语。  1.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3)以丛草为林(4)兴正浓(5)方出神(6)驱之别院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5)物外之趣  设题意图是告诉学生可用简单的办法解释文言词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初学文言文阶段只能如此,讲多了反而不好。释文可抄在书上,以便积累。  处理此题可有多种方式:或在读课文数遍后让学生试解;或在疏通文意过程中依次作解;在水平较好的教学班也无妨让学生在预习中作解。  参考答案  1.(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刚)出神;入神 (6)驱(赶出、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从中有无限乐趣)  (3)庞然大物(体积庞大的东西)  (4)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5)以童稚之心去观察事物,以儿童那种纯真无暇的思维通过玩耍,得到的一种别人得不到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微妙  三 背诵全文。  背诵此文,须先读得正确并粗知内容大意。为此,教师必须作具体指导:(一)通过范读和领读使学生能读得节奏分明,并经过反复练习达到口熟;(二)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使学生了解各层大意。  要坚持当堂成诵,可以先依次熟各段,最后练习背诵全文;也可以教读一段背诵一段。

教学建议

本文可用两节课教读。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学后所学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先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时间不超过20分钟。要点如下:  一、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二、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语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三、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教读本课,拟用70分钟。建议如下:  1.一定要做到当堂成诵。  本文共221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1分50秒,假定在课上读1到2遍(含教师范读和领读),仅需22分钟左右,完全有可能实现当堂成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诵读的习惯。为实现这个目标,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1)预习时要提出诵读课文和领会课文大意的要求,至少读三遍。  (2)要指导学生诵读。可从划分停顿入手。由于学生在小学时习惯于用一字一顿的读法(有利于认清字形和读准字音),无妨先用个别句子示例,使学生知道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同。如:  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呜,作/青云·白鹤/观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3)教师应作示范背诵。  2.关于疏通文意  基本原则是启发学生主动求解,不搞机械的文白对译;一搞机械的文白对译,学生记译文,主动求解的精神就会消失殆尽,从长远看,无益于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这个原则也要灵活掌握,下面结合课文谈几个问题:  (1)注意问题:如“为之”的“为(wèi)”,“凹凸”的“凹(āo)”,皆有两读,可让学生查字典,选定正确的读音;“项为之强”的“强”要读jiāng,这就需要教师讲讲道理。  (2)解词用语力求浅湿易懂,如“私拟作”就是“心里(把它)比作”;“神游”就是“好像(在那里)游玩”,跟梦游有点相似。  可以用比较方式讲,如以“手之所触”跟“心之所向”作比较。  可以启发学生自讲,例如,问学生“抬头看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则下句“项为之强”即可让学生自解。凡据上下文义可以解出的词语,一律仿此处理。  (3)讲成语,着重使学生领会整体意思,不必细究,如“明察秋毫”,即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之意,表明视力极佳。按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明,指视力而言。但用不着讲,到高中三年级学《孟子》时再讲不迟。  (4)讲虚词一般只要指出相当于现代语中某词即可,必要时再指出词性,绝不涉及句法,如“徐喷以烟”中的“以”相当于“用”,不要讲什么介宾短语后置之类的道理。语言是一种习惯,读得多,养成了习惯,一看就懂。不仅现在这么办,在整个初中阶段也要这么办。  3.关于内容点拨  本文着重写作者的幼年间视力极好,又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初一学生读后定能引起同感,因此要善于利用学生中相似的生活体验,把这堂课变为师生间的亲切交谈,不要搞公式化的分析。  “物外之趣”是本文的画龙点睛语,一开始不必急于求深解,讲讲大体意思即可;学完课文后,可以结合幼年作者的审美情趣,问问学生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情趣。  4.导入和延伸  可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导入。  延伸的办法是引用古文中有关儿童的描写,(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引发学生的联想。  5.让学生背诵全文

赏析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之《闲情记趣》,该书原有六记,现存前四记,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主要体现在:  一、忆写童趣,一线串珠。  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为此,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其中“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为下文作张本。然后分说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于蚊帐中玩蚊子,“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小草为林木,虫蚁为走兽,土砾为丘壑,“我”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我”生气,鞭数十而驱之。至此,几个分散的小故事就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本文还包括三美:人性美、构思美、语言美....  二、观察细微,凸显童真。  童年趣事,均是琐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难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以儿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每个故事引人入胜,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请看一些典型例子:“冲烟飞鸣”中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定神细视”中的“定”,“观之,兴正浓”中的“浓”凸显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状和心态;“夏蚊成雷”,众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却“私拟作群鹤舞空”,观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联翩;“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足见其观察时间多长,兴致多浓;虾蟆“拔山倒树而来”,初读似乎感到有违事理,细品则深感用语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写,且符合儿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视的错觉,生动而真实。  三、想象丰富,童心可爱。  歌德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表明儿童的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从而产生丰富奇异的想象。本文正是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高度的夸张来极力张扬童趣。兼用夸张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找到了蚊群嗡嗡与闷雷之间的声似,以鹤喻蚊,找准了二者体形的形似,“心之所向”,眼前果然就出现了群鹤飞舞的景观,进而创造性地“作青云白鹤观”;我蹲在草间,观二虫争斗,兴致正浓时,竟把癞蛤蟆的“偷袭”,说成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由实生虚,“虚”得鲜活生动神奇;把丛草当作森林,虫蚁视为野兽,土砾比作丘谷,同样是“我”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的产物,而这些联想和想象,又是以一颗天真的童心(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作为出发点的,因而显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着新奇烂漫的童趣。

背景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 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象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象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象成树林,把虫蚊想象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象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象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象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句子的朗读节奏。  (1) 见/ 藐小之物/ 必/ 细察其纹理,故/ 时有/ 物外之趣。  (2) 私/ 拟作/ 群鹤舞于空中。  (3) 心之所向,则/ 或千或百,果然/ 鹤也。  (4) 昂首/ 观之,项/ 为之强。  (5) 作/ 青云白鹤/ 观。  (6) 果如/ 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7) 蹲其身,使/ 与台齐。  (8) 见/ 二虫斗草间。  (9) 盖/ 一癞虾蟆。  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句意:脖子都因此而僵硬了。  盖一癞虾蟆,“虾”通“蛤”。句意: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希望能帮到你

明察秋毫的解释

明察秋毫的解释如下:

1、明察秋毫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引申为形容人目光敏锐,洞察力强,能看清事情的细节和本质。

2、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用这句话来形容齐宣王治理国家的能力。齐宣王虽然拥有明亮的眼睛,但却看不见舆薪(担柴草的担子),比喻他无法察觉到国家危机的存在。

3、在现代汉语中,明察秋毫常用于形容人观察细致,能够发现细微的线索和破绽;也可以形容人办事果断,不拖泥带水。例如,一个警察在调查案件时,如果能够明察秋毫,就可能从现场的微小痕迹中发现关键线索。

4、除了形容人,明察秋毫还可以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在股市交易中,如果一个投资者能够明察秋毫,就可能从股市的波动中发现最佳的投资机会;在医学诊断中,如果医生能够明察秋毫,就可能从病人的症状中发现隐藏的疾病。

5、明察秋毫是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冷静的头脑,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挑战。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注重细节,从细节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线索,从而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学好并运用成语的步骤如下:

1、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学习成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意思上,还需要深入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或者通过在线学台、语言学习软件等途径来深入学习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2、练习使用成语:学习成语最终是为了在口语和书面中使用,因此需要多加练习。可以通过写作、口语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来练习使用成语。同时,也可以多阅读含有较多成语的文章、书籍、文学作品等,从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语感和语境意识:使用成语需要有良好的语感和语境意识。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听力训练、口语交流等方式来培养语感和语境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习惯,增强对成语的敏感度和使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