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足先登的典故-捷足先登的出处
1.捷足先登的意思
2.形容很多好的的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成语?
3."捷足先登"这成语是否带贬义?
4.王荣光的轶事典故
捷足先登的意思
捷足先登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译文:秦王朝丢掉了自己的梅花鹿,天下的英雄都来追逐他,在这个时候谁的个子高,腿长,跑得快,谁就抓到鹿了。
近义词:捷足先得
反义词:姗姗来迟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捷足先得,拼音为jié zú xiān dēng,汉语成语,是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的意思。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尚炯笑着说:‘自然是捷足者先得之。’”
2、反义词
姗姗来迟,读音:shān shān lái chí,汉语成语;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表示迟来、迟到的意思。
出自《汉书·孝武李夫人传》:“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译文:这个方士在晚上点灯烛,请武帝在帐帷里观望。摇晃烛影中,隐约有身影翩然而至。
形容很多好的的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成语?
『壹』 形容数量很多的成语是什么
汗牛充栋、
车载斗量、
比比皆是、
数不胜数、
星罗棋布、
过江之鲫、
满山遍野、
千仓万箱、
『贰』 形容做事快做事多而且都做得很好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做事快做事多而且都做得很好的成语有:事半功陪、雷厉风行、井然有序、闻风而动、眼疾手快、
1、事半功倍
读音:shì bàn gōng bèi
解释:只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功:功效。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译文: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心里无比高兴,就好像有人把倒悬着的他们解救下来一样。因此,付出的努力只要有古人的一半,而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二倍,也只有在现在这种条件下才办得到。
例句:早晨头脑最清醒,做起作业来,往往事半功倍。——冰心《寄小读者》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近义词:一石两鸟 、 一举两得
反义词:得不偿失 、事倍功半
2、雷厉风行
拼音:léi lì fēng xíng
解释: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迅疾。亦指果断、干净利索。
出处:清·李渔《蜃中楼》:“大丈夫做事;雷厉风行。”
例句:他到了学校,雷厉风行,每天带着训育员,早、午、晚三次查堂查斋。——梁斌《红旗谱》
反义词:积重难返、拖泥带水
3、井然有序
拼音:jǐng rán yǒu xù]
解释: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形容做某件事有条理。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
出处: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第二十六卷:“如尤公瑛《寡人之于国也》章文,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例句: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
近义词:有条有理、有条不紊、井井有条
反义词: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4、闻风而动
拼音::wén fēng ér dòng
解释:一听到风声,就立刻响应。风:风声,消息。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卫、陈、蔡等国碰壁后,受到了楚国的邀请。陈国串通蔡国放出囚犯围堵孔子,那些囚犯闻风而动,将孔子师徒围困很多天。孔子师徒断了粮,只有派子贡外出求援。听说楚军到来,囚犯们纷纷抱头鼠窜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行动迅速。
近义词:雷厉风行
发一次:纹丝不动
5、眼疾手快
拼音:yǎn jí shǒu kuài
解释: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疾:不是疾病,而是疾速,速度快的意思。
出处:袁静《伏虎记》第十四回:“走在他旁边的 郭根全 眼疾手快,一把将它抱住。”亦作“ 眼急手快 ”。
例句:老人刚要跌倒,眼疾手快的大明就把他的胳臂抓住了。
近义词:手疾眼快 、眼明手快 、眼急手快 、眼尖手快
反义词:麻木不仁
『叁』 形容很多的话成语是什么
1、滔滔不绝
读音:tāo tāo bù jué
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夸夸其谈
读音:kuā kuā qí tán
解释: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
3、口若悬河
读音:kǒu ruò xuán hé
解释: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4、七嘴八舌
读音:qī zuǐ bā shé
解释:形容人多口杂。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俅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然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5、娓娓而谈
读音:wěi wěi ér tán
解释: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6、喋喋不休
读音:dié dié bù xiū
解释: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7、侃侃而谈
读音:kǎn kǎn ér tán
解释: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8、津津乐道
读音:jīn jīn lè dào
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这位莱恩女杰,他才学固然卓越,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每遇乡愚,津津乐道。”
9、沸沸扬扬
读音:fèi fèi yáng yáng
解释: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10、众说纷纭
读音:zhòng shuō fēn yún
解释:纷纭:多而杂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元·戴表元《剡源集·跋濂溪二程谥议》:“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肆』 形容词语用的好的成语是什么
你好,这个成语应该是妙语连珠,或者是对答如流,就是形容词语用的好,希望能够帮到你。
『伍』 形容话很多很多的成语是什么
滔滔不绝来tāotāobùjué
[释义源]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语出] 后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兵旨;滔滔不绝;如下阪走丸也。”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滔;不能写作“涛”。
[近义] 源源不断
[反义] 张口结舌 哑口无言
[用法] 用于形容话多;连续不断。一般作状语、定语。
『陆』 形容非常多的成语是什么
成千上万 车载斗量 粥少僧多 屯街塞巷 人多势众 人多手杂 人多嘴杂 不计其数专
成千上万属 数不胜数 衣香鬓影 挥汗成雨 摩肩接踵 屯街塞巷 人多势众
人多手杂 人多嘴杂 众人广坐 汗牛充栋 眼花缭乱 数不胜数 枪林弹雨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车水马龙
千军万马 济济一堂 门庭若市琳琅满目 迎接不暇 数不胜数 恒河沙数 人山人海 纷至沓来
水泄不通
『柒』 形容增加很多的成语是什么
突飞猛进、独占鳌头、名列前茅、出类拔萃、成绩斐然、业绩辉煌、丰功伟绩、硕果累累、名列榜首、捷足先登、骄人业绩、炉火纯青、功成名就、战功赫赫
『捌』 形容“很多好处”的成语是什么
一、 大有裨益
全拼: dà yǒu bì yì
释义: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出处: 《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例子: 其间卓然自得者,于圣经贤传,~。(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
二、 金玉良言
全拼: jīn yù liáng yán
释义: 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例子: 老哥哥教导的话,句句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
『玖』 形容东西很多的成语是什么
数量多的成语 :
成千上万、
数不胜数、
不计其数、
多如牛毛、
不胜枚举、
人山人海、
千千万万、
汗牛充栋、
车载斗量、
比比皆是、
星罗棋布、
浩如烟海、
『拾』 形容很多的十分精美的的成语是什么
美不胜收
精彩绝伦
妙手天成
无与伦比
无可比拟
鬼斧神工
画龙点睛
美轮供沪垛疚艹狡讹挟番锚美奂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捷足先登"这成语是否带贬义?
'捷足先登' 这成语没有贬义。 ◣释义◥ 捷,快速。「捷足先登」比喻行动最快者先达到目的。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来自「逐鹿中原」的典故。 ◣典故◥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且喜且怜之,问:「信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典故说明◥ 「捷足先登」原作「疾足先得」,见于《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据载,秦朝末年,天下苦于秦之苛政已久,各路豪杰纷纷起兵抗暴,争夺天下。刘邦起于泗水,韩信是他的手下大将。韩信打败齐王田广后,被封为齐王,当时拥有的武力比刘邦还要强大,谋士蒯通于是劝他背叛刘邦,暗通项羽,将来再自立为王。当时韩信并没有接受蒯通的建议,反而是刘邦对韩信起了疑心,后来借机将他贬为淮阴侯,使韩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联络另一大将陈豨,准备谋反。然而当时刘邦的势力已经成熟,接到密报后便亲自带兵平息了这场叛变。韩信被杀前,无限懊悔,他叹息著说:「我真恨自己当初不采用蒯通的计谋。」刘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蒯通抓来,想杀了他,蒯通争辩说:「秦失去了政权,各路豪杰群起而争之,才能高、动作快的自然就能争得天下。现在精锐尽出,每个人都想要称王,难不成您要把这些人全都杀了?况且当时韩信是我的主人,尽忠于主,本理所当然,我又有什么错呢?」刘邦听了这番话,想想也不无道理,于是便放了他。蒯通对刘邦所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捷足先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行动最快者先达到目的。故这话不含贬义。
〔捷足先登〕这句成语并不是贬义词. 因为这句成语的意义祇是说出了早登一部的意思. 而早登一部的也可以是你,或可以是我,亦可以是他.当中对捷足先登的你,我,他并没有任何不敬之意.所以〔捷足先登〕实在并不是贬意词.
王荣光的轶事典故
王荣光1885—1922),世居永春县石鼓乡,其父金鳌是乡里厚重的长者,兄载光,高才笃学,被同乡有学之士所结交,亦是当时的名士。荣光身材高大,长面阔口,少时拜名师习武,善于骑马和拳术,喜欢和人角斗。年长些,涉及书史,最喜欢侠义小说,慢慢地就滋长了侠义性格,对所有知交者有受人欺负的,总是挺身而出,亦曾和同乡的诸多恶少搏斗,当者无不披靡,名声和威望迅增。时永春城内有健者谢渊、周东来、王协中,性格相投,便结为异姓兄弟,好打抱不平,扶持弱小,因此四人亦被称为“通城四虎”。于是,地方及邻乡青少年争附之,奉之为魁,地方官府时常注意荣光行为,还好凭借父亲和兄长的名望,有事总被营救脱身。
有一武生林福懋,凭武力横行乡里,乡人不敢忤逆,但凡有辱人的行为都被荣光挫败和抑制,便不得横行霸道,因此,心生怨恨,总想找机会置荣光于地而后快。于是便贿赂小官小吏和对荣光有意见的富人商贾,联同一起诬告荣光他人,当时正好是清朝末年,政事不稳,地方不靖,知州李树敏与协台李英,也顾虑荣光将来可能有不轨行为,就借此事,某派勇健的军吏合围诱捕,将荣光抓来投入牢狱。入狱后,荣光被打得遍体鳞伤,象这样的伤者能活着出狱的是屈指可数。恰好狱中有善医者,慕荣光威名,出手医救,荣光方才得以不。
辛亥革命时候,福建省光复以后,永春儒林人宋渊源奉之命到闽南进行安抚,宋渊源(永春儒林人),在家乡时家乡时与荣光的父兄结交甚好,亦慕荣光,爱其勇猛,重其侠义。且有绅士郑翘松连同县里名流一起联名,宋渊源便借机设法把荣光解救出狱。时年,荣光26岁,慨然言曰:“生我者父母,再生我者宋公也”,将宋渊源视为知己,秉承宋公之志,誓以身报国。不久南北统一,宋渊源被选为福建省议会议长和参议院议员。宋渊源赏识荣光的才华和威望,便推荐他到南京军官学校受训,荣光遂深自韬晦,认真读书,以备将来。
民国二年(1913),荣光前往南洋游历,回归故里时,乡中少年之辈都倾慕之,前往拜访,门庭若市,怨恨荣光的人亦更加恨之,正所谓是乐极必生悲。某夜,荣光在友人家中喝醉酒后去上茅厕,时有怨家寻得时机,设勇健者伏袭荣光,荣光醉酒,不敌,身受重伤,危在旦夕。友人速派人抬荣光到医院医治。吉人有天相,恰逢英国名医马士敦游历于永春,马士敦素闻荣光侠义,慕其威名,就尽其所能地医治荣光,一个多月后痊愈。
民国三年(1914),王荣光东渡日本,留学于日本东京体育会兵事科,并和同乡人余逢时参加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后来,奉令,与余逢时(永春桃城人)、萧其章(福建长汀人)由日本潜回福建,策动讨伐袁世凯的斗争。余逢时、萧其章策动讨袁斗争,不料有余逢时的随从张某者(已经被北洋军阀所收买),向北洋军阀李厚基告密,余逢时、萧其章在省城福州遭北洋军阀逮捕,北洋军阀威逼利诱不成,便将余逢时、萧其章。荣光因事先奉令赶赴闽南联络地方军民,幸免于难。然荣光秉余、萧之志,率闽南民军攻打泉州,未克。袁斗争停止后,荣光赴北平体育总会继续学习军事,蛰伏待机。 1917年护法战争开始。时蛰伏待机的王荣光听说粤军将援助福建,特别赶赴广东汕头,向永春人宋渊源建议,永春、南安、德化、安溪及仙游等民间持有者达数千人,可以收编利用,宋渊源同意。当时闽南各地人等皆闻王荣光在永(永春)德(德化)安(安溪)南(南安)一带,颇著威名。于此,宋渊源令王荣光进入福建号召福建民军响应,同时,宋渊源考虑到荣光个性急噪,便物色了烈士赵声的弟弟赵光(江苏人)为其助手,并带王荣光、宁益生(安微人)进竭陈炯明,陈炯明和赵声算是故交,立刻准其所请,给了王荣光、赵光招抚员的名义。王荣光、赵光遂从广东带陈亮、陈春光、王珠笃等十余人间关入闽,并秘密从广东海运军械一批经福建惠安崇武港运抵永春,同时潜投南安八都山,宣示了西南政府北伐的意义以及驱李(厚基)计划。各绿林好汉,久闻王荣光之威名,遂一致拥戴,服从指挥。
南安八都山中的部队混集起来,有一千多人,高为国(惠安人,南安八都山首领)等人欲推王荣光为首领,荣光自念赵光乃烈士赵声之弟,且曾经担任过团长,具有相当的学识,故情愿让贤退居副席。当时,对南安八都山中的部队荣光欲称之为“福建义勇队,”赵光嫌其范围狭小,再改称为“援闽粤军第一军,”赵光任军长,荣光任副司令,名义既定,开始部署一切。 当时福建战事吃紧,大埔永定相继被粤军所占有,北洋军阀李厚基大为着忙,急忙将闽南的部队抽调到战事前方,用以增加自己的兵力。闽南德化有部队三营,分别是才(湖南人)、陶质彬(湖南人)、蔡万春。李厚基将陶质彬和蔡万春两营召回,只留才留驻德化,但是陶质彬本人及其部下全部是湖南人,当时南北分歧明显,陶质彬部在事前倍受北军歧视,况且奉命调走之时,陶质彬听到李厚基欲将其部调到省里,先解除全部武装,然后编作输送队的传言,于是全营官兵皆愤愤不平。当部队行军至闽南某地,全营一起哗变,胁迫陶质彬同上八都山落草,陶质彬是个庸懦之人,他到此田地,进退维谷。时荣光闻讯,只身到陶营对陶质彬进行说降,陶质彬无奈,只好服从众人之意上了八都山。陶质斌率部到八都山来降,荣光、赵光不胜欣喜,格外款待,原部属仍归陶质彬节制。
陶质彬落草八都山后,有湖南人朱建泰(朱建泰,有才华,原任福建某知县,因为侵吞巨款潜逃,被省方通缉,便亡命于八都山。赵光见其形容枯憔,衣服不整,不用之)与陶质彬因同乡人,便一见如故。朱建泰劝说陶质彬:“荣光赵光,初到,山中兵力器械都缺少,恐无有作为。今公所部兵精器利,正可及时发展,况且德化才全营均系湖南籍,休戚相关,若能游说结连,足可自立,何必依赖他人。”陶质彬欣喜,遂向荣光赵光倡议进攻德化,赵光说“永春阎广威从前是我的部属,说他投降不难,我的意思还是先攻取永春”。质彬连忙制止道,“不可。永春阎广威,身受李厚基大恩,兵多械利,未必就肯归降。要是他陈兵据守,该地城高池深,我军械弹缺乏,必然失败,锐气已失,德化更难图了。德化才,与我是同乡,本有契约在先,此去必定手到功成”。于是荣光赵光便命陶质彬先拔队前行,自己则率八都山所部,全数下山入德化。当部队行军至德化某地,陶质彬先派朱建泰及德化人蔡石泉入城游说才,才全营官兵多数是湖南人,原来都和陶部一样受李厚基歧视,痛痒相关,且时局紧张,亦自恐孤城难守,态度早已软化,及等到陶质彬派人到来,遂亲自迎接。朱建泰、蔡石泉运用政治手腕,向才游说,才果然表示一致,便于五月十一日献城归降。 赵光荣光见陶质彬说降才大喜,便联合陶朱军队,拔赴永春。赵王陶朱所部到永春,令先锋部队进行进攻,时万春寨的守护队长和排长均系湖南人,一见兵到,便竖起白旗表示投降。再令部兵沿大羽山,乘势迫攻永春城。民国七年(1918)五月十二日下午四时,陶质彬部兵攻城北环翠亭,荣光赵光部队宿营五里街梅峰书院。赵光派人持函面见阎广威,劝降。其时环翠挺有陶部之兵,且春寨、象山寨守军均降,阎广威见自己困守孤城,有意归降,便下令部属不得开枪。十三日拂晓,荣光命陶质彬和才所部,大炮轰开永春城,擒拿阎广威。陶朱所部袭占永春城,并于民国七年五月十三日擒杀阎广威。阎广威被杀后,赵光与王荣光便有怨隙,因为阎广威原是赵光部下,赵光有惜意,现被杀,有如失去臂膀,故产生怨隙。
时有王荣光赵光发布檄文,遍贴大街小巷,其檄文如下:
布 告
为布告事,溯自民国肇建,政尚共和,薄海人民方期永享承平,共沾福利,不图袁世凯窥窃神器,帝制自为,负托背信,几覆民国,今袁氏虽幸覆亡,而帝制余孽李厚基,尚久踞闽省,荼毒如故,查李逆本袁氏私人,自入踞吾闽以来,始则拥护帝制,驱逐许世英,近复助段毁法,解散旧国会,且铲除异己,捕杀志士,悄尽民脂,诛戮无辜,吾闽人之惨遭蹂躏,久困于水火之中,而莫克拯拔者,已六载于兹矣,本司令嫉恶如仇,誓歼巨憝,此次奉命入闽,召呼各属志士,协助援闽之师,义旗一指,逆胆为寒,数日之间,收复永德,今者草泽英雄,尽归约束,士饱马腾,军威振奋,行将勇往直前,扫荡妖氛,拯我人民,奠定闽疆,此本军之职,亦吾民之所期望也,本司令久历戎行,治军素严,师行所至,秋毫无犯,凡我民众,自宜共伸天讨,事勿张皇,倘有玩法之徒,冒藉本军名义,发生越轨情事,准受害人来部指告,定即按律严惩,不稍宽贷,特此布告,咸使闻知。
援闽粤军第一军正副司令赵光王荣光
——(摘录于《闽南民军演义》,作者许锻,1938年出版于星洲)
陶朱所部袭占永春城,亦发布布告,自称援粤民军,陶质彬为总司令,才为副总司令。
擒杀阎广威后,永春宣布起义,响应护法。 当王荣光赵光挂起“援闽粤军第一军”的名义,陶质彬才也揭出“援粤闽军”的头衔,名义冲突,旗帜显分。陶质彬独树一帜后,遂自行委任永春县知事、德化县知事和筹饷总局长。荣光赵光驻军城外,见陶质彬如此摆布,盛为愤恨。荣光向赵光言道:“陶质彬自称总司令,擅自委任知事,设立筹饷局,目中已经全无我们,是可忍而孰不可忍,应该派人责问,看他如何答复”。营长高为国表示赞同,赵光劝告道:“现在陶朱结合,又有吴福等依附,兵力强盛,且心怀叵测,吾等不可造次。况吾辈志在响应广东陈炯明,岂可自起内杠,妨碍大局,此时不妨暂时忍耐,等待粤军入闽,然后再设法对付。”荣光道:“如此说来,难道永德二县,将完全由他操纵吗?以弟主张,须与他平分地盘,如他以为倔强,待弟引兵和这班湖南仔厮杀一场,若不胜利,然后退让,也消得满腹恨气”。赵光力持不可。正在商量间,参谋王珠笃面带喜容来报告道:“顷因敝友自安溪来书,安溪防守空虚,可以偷袭,请我迅速出兵。”言时即将原书呈上,王赵阅书后喜道:“安溪既有隙可乘,我军须捷足先登,另谋出路,何必于这些湖南人争夺这永春之地。但是不知道贵友是何等人?所言是否可靠?”王珠笃答道“这人是安溪城有名的乡绅,与我又是同姓,早已暗中联络,算是同志中人”。赵光说道“既是如此,你可以领二百人先行。”珠笃奉令率队前导,王赵亦随后出发。
且说安溪城防军,只有高义一营,闻知永春德化已经失陷,阎广威被杀,早已惶惶不安,况安溪杨汉烈及翁藤等又在长坑卓坑等处蠢蠢欲动,接连又报王赵部队将至。高义自思量兵力微薄,遂带领知事一起逃离安溪城,跑入泉州。荣光赵光不费一弹,进占安溪城,并委任周钦若为安溪县知事,陈友成为筹饷局长,休兵数日后,再进至溪口乡。王赵密令杜信忠部从河市出兵扰泉州清源山,泉州防线吃紧,北军为缩小防线将溪口守兵撤退至南安石亭,王赵部乘势推进,直到洪濑石砻。
正当闽南之事不定时,久居广东的宋渊源,认为闽事可成,便脱离陈炯明,直接到南安洪濑找王赵。荣光赵光带兵迎接,因荣光视宋渊源为知己,便绝对服从宋的安排。王赵所部的各营营长多与荣光接近,佩服荣光的为人和才能,亦均服从荣光。于是宋渊源乃将王赵所部,改称为“福建护法军”,宋渊源任总司令,王荣光为军长,赵光因阎广威事,与荣光有怨隙,又不敢背叛陈炯明,对易帜一事力争无效,乘夜遁回安溪。宋渊源在洪濑通电就职总司令。 且说许崇智率领部队二千人由安溪入永春,召呼陶质彬才部队出兵攻打莆田。许崇智进攻莆田兵败后,退返永春。许自顾败军之将,声势顿失,不愿意久驻永春,便任朱建泰为县知事兼筹饷局长。朱建泰威权煊赫,除陶质彬外,无人能与之匹敌。朱建泰善于结纳,永春地方绅士尽被收拢,朱嗜好阿芙蓉(鸦片),日费数十金,穷奢极欲,消耗繁巨。而陶质彬部士兵人数有四千多人,伙食军需,全部要靠筹饷局供给,于是陶质彬令朱建泰宽筹军费,便宜行事。朱建泰大权在握,遂一意剥削永春民脂,除征收各种赋税外,大派普通捐数十万元。过月余,又有殷户特别捐的名目出现,且数额并无限定,由一班承办者设法办理,民众已经不胜其苦,偏偏朱建泰欲壑难填,未几,又别开生面,再有所谓的特别补捐之巧设。所谓的特别补捐就是认定前次特别捐,对各殷实户,间有失漏及认定数额过少者,须再追补,故由筹饷局发出一种通函,略谓“前次办理特别捐,因承办时间短促,承办人未及周咨博访,多有坐拥雄资,仅听认捐少数者,为此合理追加补捐,以昭公允……”
于是永春民众纷纷逃洋。荣光多次派遣人员谴责陶质彬与朱建泰,陶朱不但不听从,反而勾结粤军寻求帮助,更甚者是诱胁各部将,逼迫他们离开荣光归顺自己,于是闽南诸军惧怕其势力而欲服从之。并且荣光所属军队皆在最前线,士兵们多风餐露宿,比起陶质彬朱建泰部盘踞永春德化,安坐后方,升官发财,自然而然相形见绌,都愤愤不平,于是部下们都怂恿宋渊源和王荣光回驻永春。于是荣光于民国八年(1919)夏,率领部将陈亮、陈国辉、谢佐周、黄泽举、王联辉、林维善、陈春光、王澄清、李汉升自南安回永春讨伐陶质彬朱建泰,陶朱大败。陶质彬向粤军司令陈炯明求救。早在宋渊源入闽后,陈炯明害怕陶质彬朱建泰被宋收服,于己不利,乃派政务处处长徐桴藉以调查泉州政治为名,入永春说服陶质彬,陶质彬朱建泰以陈炯明势大,好作靠山,便有意归附。今向陈炯明求救,陈炯明便派大军入闽援助陶质彬。王宋部将杨持平在安溪打败陈炯明援军。时靖国军张贞应宋渊源邀请,也带兵来永春与荣光会合。荣光张贞所部于永春象山寨、万春寨等地大败陈炯明陶质彬部队。陶残部败退入德化固守。荣光料定其必会逃遁,就派各部将分兵进逼德化,而自己亲自统领王锡三等将日夜兼行,袭破德化赤水乡,击杀粤军旅长,占领赤水,断了陈炯明援军的归路,于是陈部援军溃败,荣光俘虏粤军统领朱震及其数千兵卒。荣光皆送回乡路资让其回家。
是时,王荣光之名名震闽粤,北京北洋政府闻之,顾虑福建之事棘手,若能招降王荣光,福建则无有忧虑了。于是北洋政府派人在北京寻找到当初荣光在北平体育总会的好友,携带重金,派其入福建,教授福建督军李厚基方略,让李厚基派人向荣光致意,收服之。时李厚基甚是害怕张贞(靖国军司令),并深知荣光与张贞不合,就乘机以资助荣光军饷为条件,企图说服荣光出兵缴灭张贞部。荣光知道李厚基并非善良之辈,便婉言谢绝。事后,荣光对部属将领们说道:“张贞虽然和我有怨隙,但是,这是私人之事。张贞的目的也是为了福建人民能实现自治,这才是公事也。因私事而坏了公事,此种行为非我所为也。”恰如荣光此人公私分明,不待私怨者,世间少有!谁说做官皆为利?心底无私真丈夫! 永春连年战争,地方兵燹不断,民不聊生。王荣光兵进永春后,一心想用策略安抚永春兵民,于是民国九年(1920)三月,荣光在永春成立议会,选举郑家驹为县长,后由林怀瑜继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市政变革,主要内容如下:
1、开辟公路,即今“泉州——永春——德化”公路。
荣光认为中国政事之所以废弛、实业之所以不兴旺、将少兵寡、兵用器械日益毁坏、无业游民几懒惰之徒日益增多、财政收入日益减少、人民自治不见成效,其原因虽然复杂,但是,交通不便应当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俗语有言“要想富,先开路”),且永春、德化及南安的诗山、金淘等地皆是地处偏僻山地,道路难通,故永春德化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如在水火之间。于是民国10年(1921),荣光为了更好地发展永春,任命郑玉书为永春公路局局长,设办事处于永春。为了更好地发展永春,便派部下陈国辉(南安九都人)督办开辟公路,即今“泉州——永春——德化”公路,收容游民乞丐参加公路建设。
1920年建成永春城关到南安诗山的公路,此后“泉州——永春——德化”各公路线陆续建成通车,民国11年,荣光就义后,施光烈与黄汉忠(南安人)募股集资续修泉永德公路,到民国14年(1925)全线通车。有了公路,泉(州)永(春)德(化)汽车公司成立了,为泉(州)永(春)德(化)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同年春,荣光主政永春,对永春城关、五里街进行统一规划,进行市政建设。他下令拆除县城的城墙,在永春县城建大街(今“八二三”东路)和环城路。民国六年,五里街失火,烧毁店面34间,无人管理,街市一片狼籍。荣光主政永春时,发动本地的富裕人家和海外侨亲捐款捐资,于五里街的两侧建起二至三层高的土木结构砖柱骑楼,街道宽达9米,可以使汽车任意通行,称为大同路,俗称为“中街”,因为埔头乡民来参加建设的人比较多,又名叫“埔头街”。
荣光在阔庭巷东侧建设大菜市,吸引四乡五里及远近各县的人们来此进行交易,以至海外也来这里采购各种土特产,把南洋的“番仔话”引进到永春,时称五里街为“巴刹”。五里街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3、设工务局。民国9年(1920)8月,荣光任命施光烈为永春工务局局长,开始修建城关(州内)至五里街公路,长3公里宽5米左右。继又抽调民工修建永春城关到东关、城关到岵山、五里街到桥头埔、五里街到仁庄(今永春石鼓凤美村)四段公路,共长28公里。
4、设教育局,以余超英为教育局局长,指拨各乡公盟产充作办学经费。1921年,应荣光和永春社会各界的急切要求,美以美会创办崇德女学堂,英国长老会创办育德女学堂,时荣光帮忙征购土地,在永春金峰山上购得一段土地建设女学校舍,教会则出资兴建校舍。(The Girls’ School was opened in 1921 at the wrgent request of Magistrate ong,then of Yung chun Coasty --------摘抄《永春崇贤中学校史资料》)
王荣光就义后,民军王荣钦、林怀瑜在各界的倡议下,为纪念王恩(即王荣光,字润中),在五里街创建润中公学(原五里街忠烈祠,后被火烧毁),郑兼三任首任校长。
5、严令禁止缠足留辫;时虽然革命已久,但永春为山城,革命之潮尚未席卷,大部分永人仍缠足留辫,为使变革顺利进行,荣光从其妻子(颜氏)下手,禁止缠足,对兄长进行剪辫子,于此,此项变革得到顺利进行。
6、重视体育活动,举办永春县首届体育运动会。1920年秋,举行了全县首届学生运动会,1921年。派永春中学学生8名选手参加福建省首届学校联合运动会,并获得较好的成绩。
王荣光通过市政变革,向永春人展示了自己卓越的才华,同时越是为永春人民做了有益的好事,使当时的永春县成为福建省的模范县之一。正是鹏山巍巍,桃水泱泱,荣光功勋,永著八闽! 在拆建公路时,有一富有的商人,因为家在路边,必须被拆建,其不愿意,边私下求见荣光,送给荣光一罐银圆(白银),想得到荣光的许可,不拆其屋。荣光笑而接纳,并对该商人说:“银圆照收,充公作为开辟公路的费用,本人代表永春人民对你捐款建公路表示感谢。但是房屋必须拆掉。因为建设公路乃是利县利民的大事,岂可因为个人利益而毁了大事。”同时命人将此事公布于众,引以为戒。时人对荣光的此作为大加赞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