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谏鼓谤木什么意思

2.概括尧的故事 :

3.尧舜广施仁德是讲什么

4.古代的“击鼓鸣冤”有何说头

5.红楼第二回贾雨村说的那几个人指的是谁?

谏鼓谤木什么意思

诽谤之木的意思-诽谤之木是尧造的还是舜造的

谏鼓谤木的意思是谏鼓,相传尧曾在庭中设鼓。

谏鼓谤木,汉语成语,拼音是jiàn gǔ bàng mù,意思是谏鼓,相传尧曾在庭中设鼓。出自《淮南子》:古者天子听朝,公卿正谏,博士诵诗,瞽箴师诵,庶人传语,史书其过,宰彻其膳。

犹以为未足也,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王立戒慎之鼗,过若豪釐,而既已备之也。东汉·高诱注:欲谏者击其鼓。《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震复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之言。帝不省,腾竟伏尸都市。

成语用法示例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四十二回: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包含木字的成语:

1、木朽蛀生,汉语成语,拼音是mù xiǔ zhù shēng,意思是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出自《信陵君救赵论》。

2、古木参天,汉语成语,拼音是gǔ mù cān tiān,意思是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出自《古柏行》。

3、朽木难雕,汉语成语,拼音是xiǔ mù nán diāo,指腐烂的木头很难雕刻,人不可造就或事情无法挽救。出自《论语·公长治》。

概括尧的故事 :

1、勤俭听谏:

尧当政后依然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编织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就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

为了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果来人愿意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

尧经常说:“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我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获罪,就是我害了他。”

2、儒墨之宗:

在先秦时期,以儒家和墨家两个学派最有势力,号称“显学”,两家都以尧舜为号召。从那时起,尧就成为古昔圣王,既是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楷模。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孔子对尧的赞美,随着儒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渐趋重要,而亦日益深入人心。后来儒家即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标帜;到唐代韩愈以至于宋明理学,大倡“道统”之说,尧遂成为儒家精神上的始祖。

3、发明造酒:

传说尧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

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

4、龙图腾:

唐尧时基本确定了龙这一形象。根据《竹书纪年》 记载 ,尧生在伊祈山(在保定市顺平县境),尧母庆都为陈锋氏部族,生于斗维之野。唐县有庆都山,传为尧母居住之地,庆都出生时常有黄云覆其上,及成年常有龙随之。

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有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伊祈山)。伊祁山尧母洞,即尧出生地。这就说明赤龙族当时就栖身生活于伊祈山附近,更加深了龙与中华民族的血肉关系,也说明了龙的传人在尧时已为世人所共认。

5、尧王牧马坡:

传说上古姑射山北仙洞一带有尧王牧马坡。山头绿草如茵,山坡灌木丛生,沟下一片林海。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夏天树木茂盛,山花烂漫,秋天枫叶红似火,冬天松柏傲霜雪。传说这里“树为尧王栽”,是尧王的放马山,那里北有生马庄,南有牧马滩。

生马、二驹的村名都是尧王时留传下来的名称。《临汾县志》中以此地为临汾八景之一。山下汾水西边的东马栅、西马栅传为尧王的牧马场,鹿仙女与尧王婚后,还在这一带管理过马场哩。

尧舜广施仁德是讲什么

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

出处:《上下五千年》第005章 尧舜广施仁德

原文:

历史上的尧十分贤明。尧的父亲是黄帝的曾孙。黄帝的妻子嫘祖生玄嚣,人们都认为玄嚣是太白金星下凡。他长大以后,黄帝封他为少昊帝。黄帝还封给少昊一块地,称为少昊国。少昊精明能干,把这块土地上治理得十分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少昊帝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少昊帝的侄儿颛顼前来学习治国之道,而当时颛顼才10岁。几年后,颛顼别的没长进,琴瑟之技倒是高了许多。

黄帝有一天听颛顼弹琴,从那优美铿锵的乐声中和他端然稳坐的神态中判断出他将是一个理想远大的年轻人。黄帝十分喜爱他,便时常让颛顼为他弹琴,并与他谈论治国之道。在颛顼年仅20岁时,黄帝就把帝位传给了这个孙子。当时社会比较民主,百姓对首领有什么不满或是建议可以直接提出来,还可以登上天梯向神仙诉说,反映人间的情况。神仙也通过天梯下凡,帮助人们除奸去恶。颛顼认为作为一个首领,应当说一不二,百姓没有权力直接指责首领。于是颛顼砍掉天梯。百姓没有了天梯,又无法直接对首领妄加评说,十分不满。不但如此,颛顼还规定女子见到男子必须躲避,否则要受处罚。许多女子更是不满这条规定。两条规定反映了人类社会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男尊女卑已经初步形成了。颛顼的措施遭到了众人的反叛,从此人心不稳,社会动荡不安。颛顼也因此忧郁不安,没过几年,颛顼因病而亡。继位的是少昊帝的孙子帝喾。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尧继位时年仅20岁。首都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因为他被封于陶和唐,所以又叫陶唐氏。

尧十分聪明又仁慈,颇受人尊敬。尧是继炎帝、黄帝之后的又一个最有威望的部落首领。尧统治时期,天下太平,人们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尧自己却十分俭朴。

尧很重视农业,命人观察天象制订历法,以方便人们掌握耕种的节气。

尧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住的是连白灰都没有涂过的茅草房,外边下雨,屋内就渗进小雨滴,但尧没有半点怨言。他吃的是糙米饭、野菜汤。他穿的衣服除非破烂不堪,否则不换新衣服。人们见到尧如此,心里十分心疼他,对尧说:“您是我们的首领,整天那么辛苦,吃的、穿的、住的都应该是最好的,我们不会有怨言的。”尧诚恳地说:“天下那么大,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挨饿受冻,还有没有人没有房子住。我没有别的追求,只想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都有房子住,都能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天下只要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的过错啊!”因此,尧更加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人们敬仰他,信任他。而且尧从不一意孤行,十分讲究民主。他有什么事都和大家商议。他经常召开部落会议,征求大家意见,让大家共同出谋划策。

尧还十分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之很有效的行政机构,这一机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萌芽。尧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得如此强大,也得益于他手下的干将。那时他手下的名臣有很多,包括管民政的舜(舜后来继承了帝位),管军政的契,管教育的夔,管农业的弃,管司法的皋陶以及一些有能力又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尧渐渐地老了,于是尧按照惯例召开了部落会议,人们都愿意让尧继续担任首领,但又不忍心看到上了年纪的尧继续操劳。大家共同商议决定推荐尧九个儿子之一的丹朱为继承人。尧说:“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授舜,则天下得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于是他把帝位让给了舜。这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使人们更是敬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领。舜是黄帝的九世孙,生在姚墟(今山西省永济县北10公里处),他的先人封于虞,所以舜又叫虞氏、虞舜。舜的父亲叫瞽瞍,母亲早亡,继母和继弟经常折磨他、陷害他。后来他无法在家中继续住下去,就离家出走了。他为人诚实,品德高尚,乐于助人,人们都很喜欢他。在舜继位之前,尧亲自派人去考察他。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还为他修了一个粮仓,送去许多牛羊。舜的继弟象得到这个消息后,就想方设法害舜,把两个美女据为己妻,占有财产。有一天他和父亲把舜骗到仓顶,撤走了,让舜无法下来,然后又放起了熊熊大火。舜一看着火了,急忙往下跳,由于他当时带了个大斗笠,跳下来时一点没受伤,大斗笠成了救命的降落伞。象一看没有达到目的,又想出一计。他和父亲又把舜骗到枯井旁,说井里边有许多宝物,让舜下去取宝。舜将信将疑,但父命难违,他还是下去了。可刚一到井底,象和他父亲就往井里扔石头,想砸舜。而枯井旁边恰好有个侧洞,舜躲在侧洞里,丝毫无损。当象和他父亲正在舜的屋里抢夺财产时,舜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但是舜什么也没说,仍然十分孝顺父母。尧知道之后,很受感动,所以在召开部落会议时力排众议,不让丹朱继位而推荐德才兼备的舜。

舜继位后,任用贤人“八恺”、“八元”,除掉了“四凶”,制定了“五刑”,取得了辉煌的政绩。舜还设立了官职。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舜渐渐老了。他见大禹治水有功,又有才有德,便决定把帝位让给禹。他带着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到各地游说,帮助禹在百姓中树立威信。大禹十分感动。在巡游过程中,由于年岁已高(110岁),舜在路上突然患病,在苍梧之野劳瘁而。娥皇和女英伤心欲绝,泪水打湿了路边的竹子,我们现在还可以找到带有斑斑泪痕的斑竹,那就是湘妃竹。娥皇、女英最后在湘水里溺,成了湖水的女神。大禹为了纪念舜,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修了零陵与舜庙。而那个曾经陷害舜的继弟象,被舜的德行感化。在舜后,他真的变成了一头大象,默默地在舜的墓田中耕种,寒来暑往,不知疲倦。尧和舜早已成为历史人物,但他们都具有中华民族的美德:选贤任能,宽厚豁达。他们的高尚德行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

尧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五帝”之一。十三岁辅佐兄长帝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去。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

《上下五千年》(少儿历史通俗读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让“上下五千年”名闻遐迩的是国内第一款少儿通俗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它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历史教育家林汉达教授与现代作家曹余章先后编著,林汉达教授编写了写作提纲和部分篇目,曹余章则写了剩下的篇目,其中第一版分5册于1979年问世,东汉以前的部分为林汉达与曹余章合著,其余的部分是曹余章在林汉达手稿基础上整理而成,1991年该书分精华版和平装版发行了第二版。受其影响和启发,有了相关读物“中华上下五千年”,继而又有了“世界五千年”少儿文学读物问世。但是,这些读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书,不能和“通史”,断代史,中国史,世界史相提并论。

古代的“击鼓鸣冤”有何说头

自古民间有“击鼓鸣冤”之说,现在称作上访申诉。大致自魏晋时起直到清朝初期,历代有这项让民间冤情直达皇帝的制度,称之为“挝登闻鼓”。挝读“抓”音,意为击打。所击之鼓称作“登闻”。挝登闻鼓就是民间经常说的击鼓鸣冤。

“登闻鼓”一词首见《晋书》。晋怀帝永嘉年,有一名廷尉检举殿中帐吏邵广偷了宫中三张帐幔,折合布三十匹,有司衙门判处邵广斩首弃市。邵广有两个儿子,长子邵宗十三岁,次子邵云十一岁。二子救父心切,于是“黄幡挝登闻鼓乞恩,辞求自没奚官奴,以赎父命”(《晋书·汪叔坚传》)。黄幡即手举黄旗,没奚意为罚作奴隶。朝廷听闻这两名幼子自愿为奴来换取父亲性命,于是以“垂恩之仁”成全了邵氏父子,免去邵广罪。

“登闻鼓”之流变

上古时期就有“击鼓以达上闻”的做法。那时击鼓并非鸣冤之用,是为了纳谏而设。《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云:“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尧帝为谏言之士专门设置了一面鼓,有想要进谏的人即可击鼓。舜帝设立木牌供人书写其过失,称之为诽谤之木。《汉书·贾谊传》又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的说法。魏晋时期,衍生出鸣冤之用,挝登闻鼓由此成制。后世登闻鼓之用,鸣冤大于谏言。

隋唐之前,登闻鼓设置在朝堂之左。《魏书·刑罚志》:“(太武帝)神?中,诏司徒崔浩定律令。……阙左悬登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车上奏其表。”穷冤意为穷尽各种途径申冤仍得不到公正审理。此处“公车”为官署名,是卫尉下属机构,专门负责宫廷宿卫传达等事。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有冤屈之人击鼓诉于朝堂,遂令东西都设置登闻鼓。另外,唐代宫阙前还有谤木肺石。谤木即“诽谤之木”。肺石,长八九尺,形如垂肺。周秦时期申冤者立于肺石下,向司员诉说冤情。肺主声,喻意以声达其冤,故名“肺石”。

宋代登闻鼓置于宣德门南街之西,由“鼓司”受理其事。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五月,“鼓司”更名为“登闻鼓院”。所有人申冤所呈递状子一律先经登闻鼓院。事情涉及军机密事或者告发京城官僚的,登闻鼓院依例实封,不得拆阅。仁宗朝又设“登闻检院”,合称“鼓检院”。“鼓院”收状子“检院”审状子,随后进呈御前。(参宋孙逢吉《职官分纪·登闻鼓院》)

宋太宗淳化年间,京畿户民牟晖击登闻鼓,诉称家奴把一头公猪弄丢了。鼓司遂将此事奏报太宗,太宗诏令赐给牟晖一千钱,赔偿他所丢猪钱。随后对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如此断决听起来可笑。然而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参《古今事文类聚·失豭击鼓》)

明代朱元璋立国后即设立登闻鼓。“登闻鼓,洪武元年置于午门外,一御史日监之,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移至长安右门外,六科、锦衣卫轮收以闻。”(《明史·刑法志二》)明代专门由一名御史每日监理登闻鼓,凡有击鼓者,御史一律将其呈状奏报。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登闻鼓院设置在西长安门外。有小厅三间,东向,旁有一小楼悬鼓。每天有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流值班,司理申冤之事。明代各省按察司负责本省谳狱事,百姓若认为他断案不公,自己确有冤情,可赴巡按监察御史处申冤。巡按监察御史是都察院派往各省的中央机枢职官,品秩或不高,但是权力颇大。若监察御史仍然判案不公,允许冤情者进京赴通政司递状申诉于都察院。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情,或者状告不法等事,通政司负责誊写诉告缘由向上呈报。都察院接到通政司呈状后不予审理,或仍枉问,则允许冤情者挝登闻鼓。

清代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外街东。顺、康两朝设满、汉科道各一员值班监理。清初京师有“御状”“通状”“鼓状”之分。御状即拦截御驾喊冤申告。通状指赴通政司申告。鼓状即挝登闻鼓。雍正二年改制,统归于通政司职掌受理申诉之事。再后,申诉者直接赴都察院及提督衙门,外藩人员则赴理藩院,自此再无鼓状、通状之说。

“登闻鼓制”相关律文

司法公正关乎天下社稷,古人为此设置登闻鼓院以让百姓申告冤屈。有登闻鼓院必然有相应的典章制度。古代诉讼是四级三审,四级指县(州)、府、省、刑部及大理寺,三审指县衙一审、府衙二审、省衙三审,三审后案件终结。若事主仍觉冤屈则进京申诉,由刑部及大理寺决定是否复审,登闻鼓院即为此而设。刑民案件的起诉与受理皆由下而上,历代禁止越级诉讼。只有本级衙署不予受理时,方可越诉。

《唐律·斗讼》规定:“诸越诉及受者,各笞四十。若应合为受,推抑而不受者笞五十,三条加一等,十条杖九十。”此条所称越诉是指本该赴县级衙署申告,而越级去州、府、省衙门一类情形。若职官受理了越诉案件,越诉者与受理者皆笞四十。若本级衙门不受理,越诉者无罪。“应合为受”指衙署官吏依令应当受理,并作出判决。应当受理却拒而不受理的,笞五十。“三条加一等”指不受理案件超过三件,杖责六十。十条罪止,杖责九十。州府一级衙署接到越诉状词,受理官员判付给县衙审理者,不构成此罪。

又规定:“即邀车驾及挝登闻鼓,若上表诉,而主司不即受者,加罪一等。其邀车驾诉,而入部伍内,杖六十。”

“邀车驾”指半路拦截皇帝御驾。百姓拦截车驾及挝登闻鼓递交状词,有司官吏应当即刻受理,不即时受理者加罪一等。拦截车驾申告者若进入了仪仗队伍中,杖责六十。这就是民间所谓的“告御状”,无论是击鼓鸣冤还是拦截御驾,官吏皆须即刻受理,不能让申告者冲进仪仗队伍中。但是倘若击鼓鸣冤与告御状的人虚假告状,则要杖责八十。

《大明律·诉讼·越诉》规定:“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笞五十。若迎车驾及击登闻鼓申诉,而不实者,杖一百;事重者,从重论;得实者,免罪。”

到明朝,击登闻鼓与拦截车驾申诉所述事由,仍分实与不实两种情形。属实者,免罪;不实者,杖一百。是否属实须经有司官吏审核后断决。坊间传闻进京告御状须先承受“滚钉板”之类酷刑等,本人未见此项典章规制。百姓进京告御状击登闻鼓无非三种情况:一是对地方衙门判决不服,二是地方衙门不受理而进京状告于刑部及大理寺,三是无理取闹即所谓“刁状”。诉讼需要成本。公家衙门是司法行政成本,个人须付差旅食宿费用。依常理判断,对地方司法衙门所判不服而进京击鼓鸣冤者居多,所以登闻鼓制主要为不服地方判决而设。《大明律》将“告状不受理”作为罪名入律,并列出地方衙门不受理者依事由大小之不同罚则。

《大清律》沿用照搬了《大明律·诉讼》“越诉”及“告状不受理”两条。两律又皆以《条例》对此二条规定了相关细则。

不算汉代之前的“敢谏之鼓”,仅作鸣冤之用登闻鼓制沿用了大约一千四百余年。秦代以后,朝廷中枢既要防止疆吏拥权自重,又要杜绝地方各级官吏枉法而积民怨。登闻鼓制一方面为百姓鸣冤提供渠道,另一方面可察验地方官员操守情况。虽然自古就有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等监察机构,但其毕竟是官方所属。登闻鼓制可令百姓呼声直达上听,此又为朝廷直接了解真实舆情的办法之一。古人深谙百姓“没地方讲理”的要害。宋太宗以一千钱赔给丢猪百姓,换来天下可以无冤民之公信,又何尝不是高明?当然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须有足够底气才行。

红楼第二回贾雨村说的那几个人指的是谁?

尧: (一)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二) 尧,我国古代帝王,五帝之一。名叫放勋,尧是他的谥号,《谥法》上说:“翼善传圣曰尧”。尧生于丹陵,养在母亲家——伊侯之国,后来迁于祁地,所以称尧为伊祁氏,尧以祁为姓。 尧父乃帝喾,名蟜极,号高辛氏。帝喾在位七十年崩,传位给儿子挚。尧十三岁辅佐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所以尧号曰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都于蒲阪。《通典》记载:“尧旧都在蒲”,《水经注》记载:“雷首,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又曰尧城”,《阚骃十三州记》记载:“蒲阪,尧都。盖尧帝亦都此,后迁平阳。” 《史记》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接近他如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红色的车驾以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他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于是微服访于民间,有一位老人含着食,鼓着腹,敲着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古诗称作《击壤歌》。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诸侯首领说:“有个单身汉,在民间。叫虞舜。”于是,尧微服私访,来到历山一带,听说舜在田间耕地,便到了田间。看见一个青年,身材魁伟、体阔神敏,聚精会神地耕地,犁前驾着一头黑牛、一头黄牛。奇怪的是,这个青年从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个簸箕,隔一会儿,敲一下簸箕,吆喝一声。尧等舜犁到地头,便问: “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见有老人问,拱手以揖答道:“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尧一听,觉得这个青年有智慧,又有善心,对牛尚如此,对百姓就更有爱心。尧与舜在田间扯起话题,谈了一些治理天下的问题,舜的谈论明事理,晓大义,非一般凡人之见。尧又走访了方圆百里,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尧便决定试一试舜。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男儿安排在舜周围,让九个男儿观其行。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驯服。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作虞官,试舜三年后,让舜在尧的文庙拜了尧的先祖,尧便让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去。 舜 (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后,禅位于禹。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yao2)、舜(shun4)和禹(yu3)。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正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灌兜(huan do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gu sou,就是瞎老头的意思)。舜的生母早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有,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悉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shan)让"。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也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疑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在九疑这块神奇而美丽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骚客仰游九疑山的幽怨、怀念和美好的赞誉,一代伟人曾挥笔写下了"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 禹, 又称大禹、夏禹、伯禹等,据传姓姒氏,号曰文命。我国古籍如《尚书》、《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都记及禹的传说。《尚书·禹贡》记载了禹治平洪水,定天下九州的故事。《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是黄帝的玄孙,其父鲧受尧之命治水,九年而洪水不息,为舜所殛。舜命禹续鲧之业,禹乃兴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终于治平洪水,得到天下诸侯的朝服。舜后被拥戴即天子位,国号夏后。后东巡狩,卒于会稽。中国历来史书均按上述诸古籍记载,传播禹的业绩。禹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开国之君,而且是上古最伟大的治水英雄。他吸取其父鲧堵塞之法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方法,如“导河积石”、 “岷山导江”、“导淮自桐柏”等等,引全国主要河流入海,“以四海为壑”,救民于倒悬。古籍记载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记载其谦逊退让的美德:“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以及虚心听取意见,自奉节俭的品格。禹是中国史籍记载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现代史学家顾颉刚于20年代提出禹是南方民族神话中人物的论点,认为这个神话的中心点在越(会稽),得到一些学者的赞同,并且以地史学、第四纪学、古地理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新式检测手段,对东南沿海第四纪晚更新世假轮虫海退时,越族在今宁绍平原繁衍生息和全新世卷转虫海进时宁绍平原沦为海域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禹的传说表达了海进时期移居于会稽山区的越族祖先的希望而为世代所传播,以致被移植到中原。 于今,越地仍保留着大量禹的传说。如《越绝书》云:“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稽,爵有功,封有德,更名茅山曰会稽。”又云: “涂山,禹所取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吴越春秋》记载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理。”又记载禹“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等。今绍兴所存如禹陵、禹穴、禹庙等皆为极有价值的大禹遗迹。司马迁曾“上会稽,探禹穴”,秦始皇、宋高宗、清帝康熙、乾隆及民国时期的等都曾亲临致祭,说明这些遗迹在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禹的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和坚毅不拔的卓绝意志,长期来为绍兴人民和全国人民所高度崇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汤 一称大乙、天乙、唐。商朝的第一代君王。子姓。商原为夏的属国之一。夏代末年,夏王室内部矛盾日趋尖锐。成汤则在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商汤势力日增,引起夏桀的注意,一度将汤囚于夏台。商汤返回国内后,仍积极地作伐夏的准备。他在景亳这个地方召集诸侯开会,申明他执行「天」的命令,必须征伐夏王朝。以后他乘机发兵伐夏,申明伐夏是受天之命。鸣条一战,夏师败绩,夏桀奔南巢而,成汤则成为商代的第一位君王。他即位以后,「以宽治民」,国力强盛。《诗。商颂。殷武》记有「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诗句,很好地反映了商汤时期的盛况。 商 成汤 商的开国君主。契之后,名履。初居亳,为夏方伯,专主征伐;夏桀无道,汤兴兵伐之,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国号商,在位三十年(公元前1783~前1754)崩。 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中华帝国以后的历史变得多采多姿,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 周与召是相并列的关系,他们二人同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是周初的著名政治家。周指周公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称为周公。召是指召公名姬奭。因他食邑在召,所以称为召公、召康公或召伯。周公、召公和太公望并称周初三公,曾辅佐武王灭殷杀纣,三分商王畿地。 董是指董仲舒、韩是指韩愈,也有人认为董是董狐、韩是韩非子,甚至有人说韩是指韩信。这里的争论其实很容易解决, 据史料上记载人物的出生年代,我们可以确定那十位“应劫而生”的大恶者,作者是严格地按历史年代的排列顺序进行编排的。所以,可以确定十六位“应运而生”的大仁者,同是按年代顺序选出。又因为“孔、孟”是儒家的始祖,而“周,程, 朱”也存在并列关系,他们都是北宋的著名儒家学者。这样,我们就可以判定董、韩的身份也与儒学有关,生活年代要晚于战国孟子(约前372~前289),早于北宋四儒(如周敦颐1017—1073)。虽然韩非子的生活年代符合条件(约前280-前233),却无法找出比他更早的“董”来,所以“韩”不是指韩非子。而董狐和韩信与儒学无关,也可以排除。我们可以确定,董、韩就是指董仲舒和韩愈。虽然虽然董仲舒和韩愈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大约800年),但是在史料上,却经常将二人并称。 周,是周敦颐。程,是指周敦颐的两个弟子:程颢、程赜。 张是指张载,北宋哲学家。字子厚,生于官僚家庭,祖上是大梁人(现在河南开封),侨居在现在的陕西省眉县横渠乡,这就是张载被人称为"横渠先生"的由来。张载是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关学是他在关中地区讲学而形形成的一个大的学派。关学和二程的洛学是理学的学派之一,是朱熹思想的先驱。 朱,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江西婺源(今属江西)人。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