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春风书法作品大全-如坐春风典故
1.中国现代书法家排名
2.吴振立的艺术评价
3.中国现代名书法家有哪些
4.史晴峰是哪里人
中国现代书法家排名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 ?
一、启功(1912——2005),男、著名书画家、教育家,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欣赏启功的书先生兼于两者,更精于后者,他在两者之间融合贯通,其方法突破前人藩篱。“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
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十大书
二、沈鹏,男、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1950年起在《人民画报》社工作,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并兼任编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享受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书先生评价道:“仆获交沈鹏先生逾三十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次之,是他在诗词创作上达到的境界,已有两本诗集面世,在文化界得到佳誉。作为书画评论家,沈鹏也享有声誉,而且著述颇丰,先后有两本结集出版。
十大书法家之一 沈鹏
三、欧阳中石,男、1928年出生,山东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同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欧阳中石的书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个人传记先后被载入山东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中国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系列丛书。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
十大书法家之一 欧阳中石
四、李铎,男,1930年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
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中国书协顾问、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十大书法家之一 李 铎
五、孙伯翔,男,1934年10月4日出生于天津武清县,字振羽,别署师魏斋主人。现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下大力气,同时要多读有用的书,更要捕捉大自然的万物之象。书画的点线其质如钢筋(带锈),或如木棒,或如铁块,或如石块,千万不要似棉团,似麻披,更不要像稻草。丰腴的字最难写,清人刘墉字品位很高。每人写字快慢程度不同,写快也对,写慢也对,关键看他“节奏”、“音符”掌握的准不准,美不美。潜心翰墨至今六十年有余,曾习唐楷,后专师北魏石刻。
孙伯翔书法取法高古,得其神髓,为当代书坛所称道。近些年多有变法,碑中寓帖,方峻挺拔中含清新灵动。其用笔方中寓圆,刚柔相济,中侧兼施;结体开合有变,天然成趣,雄浑博大;通篇血脉畅达,精神飞扬。其书重法度,讲情性,主革新。
十大书法家之一 孙伯翔
六、王镛,男,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生于北京,太原人。1979年考取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1981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沧浪书社社员。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王镛先生作为当今富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在诗、书、画、印四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王镛在书力内含;他的篆刻苍润奔放,古拙奇崛,掺和汉晋砖瓦文字,三代铜器铭文乃至于秦汉古印之神韵而自出机杼,真率、质朴、自然、大气磅礴,与自己书法风格高度统一,成为当代篆刻界最具有影响的开派人物之一。
十大书法家之一 王 镛
七、潘守宇, ? 潘守宇,又名潘鸿伟,潘登,男,现年36岁,工商管理硕士,山东嘉祥人,现任中央美院嘉祥石雕集团总经理,下属有出口滑雪手套厂, 肉联厂,中国书法家会员。
自5岁每天习字大楷500字,一直到大学毕业,从不辍笔一日。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少年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遨商海》,称其“中国之一流书道家”。
曾师从曹玉璋,申景科,张泩濬(“嘉祥有个张泩濬,巨野有个卜昭信”张泩濬是我们嘉祥最有名书法家,前清廪生,嘉祥卧龙山人。张泩濬老师为学生刻印 :“儒商鸿伟”,“圣乡闻人”;学生潘守宇后又拜师范曾,阎心灵(书法家,我县人,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离休),田蕴章(天津南开大学,书法博士导师)。田教授称潘守宇为:“齐鲁欧楷第一人”潘守宇人在江湖,难得浮生半日闲,忙于经商,常在本厂石雕作品,重要碑刻上留字,作品市面上很少见到。
2008年9月“潘宏伟”的蝇头小楷兰亭兰亭集序在在日本以12万人民币拍出的. 荣宝斋现售其字一平尺上万。
潘守宇常说书法有三要素:
1,人品:心正则笔正。(唐太宗问柳公权书法;另外世人不推崇奸臣蔡襄,蔡京的书法作品。) 人品不高,笔墨无法。 什么人写什么字,什么人画什么画。
明末清初名医、文学家 、书法家傅山先生在《作字示儿孙》中讲: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学颜公书,先读颜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
《书道》中说:“自来书品,视其人品。故无学不足以言书,无品尤不足以言书,此书道之理也。”
2,苦练:《史记》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染。 -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 墨磨万挺,不做张芝做索靖。(中国历史上几位成功书法家的苦练典故。) -
3,书卷气:退笔千管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人学识修养关乎书法成就!
潘守宇数年如一日,苦工临习历代名帖,深有体悟:例如《九成宫》《黄甫君》《化度寺》等都临写了数千遍。还有《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品,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墨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名。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最好的摹本。潘守宇所临《兰亭集序》,行行疏密相间,相映成趣,字字珠玑,点画呼应,气墨贯通,全文从“永和九年”开始,将“修契”兰亭之事娓娓道来,心情平和,字如珍珠,大小均匀,圆润光泽;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则在群贤毕至,气氛和谐的环境中,作者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神情跃然纸上,这时则字如宝石,大小参差,交相辉映;而到了“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者虽然感慨生之大事,但同时又不无谓地“嗟叹感伤”,超越生的限制,珍惜今天,这才是正念正见正思维,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后人也能“有感于斯文”,这也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初衷所在。天地人合一,身心境同构,是以情作书的光辉典范,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让人观赏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感觉。感叹生命短暂的无奈,更有对生的超越。整幅作品心情起伏跌宕,字如行云流水,作品气势贯通,浑然一体.
潘守宇耐得住寂寞,手不释卷,数十年如一日,无论多忙每天晚上都是在阅读中进入梦乡的。对入国学和古法的研读,使得他的书法楷隶灵动飘扬,草行庄重典雅。幅幅作品或儒雅蕴藉、凝重沉着,或整齐多变、轻盈神秀,或自然流动,清丽高雅,运笔疾而不失势,涩而不凝滞,在多端变化中尽显恬淡古雅的艺术风格。潘守宇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推己及人充分理解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抓住作品中体现的微妙的情感变化,与古人气韵相契合,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这种形神兼备不是对古人的亦步亦趋,而是将自己对生命的赞美融入作品中!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黑格尔也认为风格是指“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黑格尔《美学》)马克思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风格即人”(《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继承才能发展,"胸有诗书气自华",潘守宇的书法书卷气沛然,奕奕文采,煌煌才情让人如坐春风!
其实艺术这玩艺儿,大都是漫不经心的结果。也就无夫”才是书法艺术发展所需要的,在未来的商海和艺术道路上,我们期待着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取得更大成就!
十大书法家之一 潘守宇
八、成忠臣,男,山东海阳人,1964年出生,是当代大儒、思想家、现代水墨画领域的开路先锋和标志性人物。是中国画坛上继吴冠中之后又一位思想深刻,观点鲜明的艺术家。
成忠臣自小随叶?予先生习画,对传统国画有较深体悟,同时在书法上也是位造诣佷深的大家。
成忠臣的行草注重以融为主的理念,面貌上是毛体书风的影子,法度上是颜真卿,苏东坡,王铎,郑板桥等古人基础。假使他没有在这些古人法帖上打好根基,恐怕会落入俗野一路。他注重笔法的规范,每个字都是从传统法帖中走出来的,取势毛体结体,通过对毛体书风的规范,用笔放荡不羁,有一种精神力量。正如曾国藩所讲"大凡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异不相同"。
成忠臣声名鹤起靠的不是占据好码头,好位置,而是实实在在的靠本身真实实力说话。正如网友所言"成忠臣现象"是收藏市场理性回归的必然。
成忠臣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十大书法家之一 成忠臣
九、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1962年 参加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著名书法家亲授。以节临米芾《蜀素贴》行书入选由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后第一次举办的上海市书法展览。
周慧珺一直孜孜不倦地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探索追求。她的目光、思想和笔触,沉浸流连在古老博大的书海之中,并执著地寻求构筑着属于她自己的新鲜境界。她的名字和她的书法,早已远扬海内外,成为被人们喜爱的当代书法大家,成为这一代人的骄傲。
十大书法家之一 周慧珺
十、孙晓云,女,一九五五年八月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在部队服役八年。中共十七、十八、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享受特殊津贴。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导、硕导,苏州大学博导。
孙晓云孜孜不倦近六十载。她视写字为“女红”,始终坚持传承文脉,回归传统,对各种书体的特征、要领准确理解,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渐形成自然的书风。这在她的小行草和小行楷书写中尤为鲜明,饱蕴着情怀和法度。
她以传统帖学功底与个人书法面貌,成为当今书坛的人物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始,屡获全国大奖,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初心,是热爱,也是追求;是目标,也是动力。从她的作品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孙晓云严肃的态度、毕生的实践和溯本求源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她继承传统经典书法的那份坚持;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她“不忘初心”,让书法真正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信念,这也正是她的书法立场与文化担当。”
十大书法家之一 孙晓云
吴振立的艺术评价
——吴振立书法探讨
文/王白桥
站在吴振立书法前,一下子就看到了一个人无比脆弱又无比坚强的内心。刊落浮华之后的静穆庄严中隐隐透出生命过程中的阴郁和痛楚。虽然平静天真的线条昭示着一个人从阴湿的雨季中走入秋日的阳光下,但是干涸的水渍仍然暗示着他独特的生命行程。吴振立书法的意义也正在于这样的复杂性和情绪性中,冷静形骸下包容的本真与关怀,有一种活着的感觉。
一部书法史虽然充斥着矫情平庸之作,但是几篇发自性情的经典已足以维系其中的光荣。从《丧乱帖》到《祭侄稿》到《黄州寒食诗》,代表着一种“像森林和河流那样自然和真诚”的方向,真实的内心在坚硬的躯壳下完全裸露出来:跳动、呼吸。从如此纯粹的笔墨中来感受心灵的呐喊,不能不说是艺术表达最本质的途径。
正如我们不能完整地了解突如其来的灵感一样,我们也不能明晰地解释穿超千百年历史的心心相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真正在发生作用的传统,是和自身有所联系,并且被理解和使用的那一部分。”所以发生在吴振立身上阶段性的认同在我看来也正标志着他不羁的心灵之旅。这样“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从《祭侄稿》开始,没有笔墨森严的楷法做自然的铺垫,突然就被如此完整的心灵呐喊击中了。这样的发轫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未免过于浓烈了,却在吴振立身上获得了意外的成功。这样意外的成功也正暗示着他的创作只具备完整的个人意味,他已经历和将经历的,更多的是一位以情命笔的艺术家,自我精神不断完善和升华的过程。《祭侄稿》给予他最多的,正在于如何不断地把自己的内心贯注到笔墨中去,心有多深,笔底就有多么广袤。
对于自己心灵的忠诚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远比对主流精神的认同皈依更为重要。平静生活中困厄的潜流以及自身性格缺憾造就了吴振立边缘化状态下阴郁的气质,正是在如此气质的指引下,吴振立与翁叔平、钱南园这样的颜书正统擦肩而过,却迷醉于金冬心的内敛和激荡。这中间的媒介其实还是《祭侄稿》。深山凿字、乱发团诗的金冬心最终的呐喊在于“华山片石是吾师”,其实颜书的气质和形骸,无不早早渗入他的神髓之中。厉鹗在《樊榭山房诗集》中称誉他为“堂堂小颜公”,金冬心时年二十九岁。冬心行进中的走向野逸与吴振立的走向冬心,都是出于自身内心的情感需要。他们所经历的,都是平静之中的郁闷,没有青藤、八大那样的亡国丧家之痛,连长歌当哭都没有充分的理由,却有一种庸常而阴湿的氛围静静地、慢慢地噬咬腐蚀着他们的心灵,如此的阴影正如坐于夕阳下,昏暗而空旷的厂房里,无望又无奈地看着夕阳缓缓地落山,黑暗逐渐降临。无助和不安全感笼罩着这样的平民艺术家,流于笔端的则是小心翼翼的内敛和自我平复,但是如此受抑的心情又如何是可以如此简单的平复呢。内心深处的激荡每每于笔端一丝半点的发力中表达出来,这样的发力破坏了平复的所有节奏,令整个创作具备了悲怆失语这样更加感人的情感成分。
俞平伯说:“然窃谓旷观与深悲实异流而同源,皆超出言文之表,为不相妨者。惟旷达可遣悲怀,亦惟有深悲能成其为达观。”在吴振立身上,完成了这样的转变。庸常而阴湿的氛围中,书法本来是消解、释放自身紧张情绪的自由空间。不过随着创作的逐渐深入,书法本体所散发的魅力使得吴振立的心境走向旷达,进入了与书法一体的自由境界。同时,这样以情命笔表达自身柔软内心的创作在一个虚假时代结束后得到了认同和共鸣,孤身跋涉的战士遇到了知音和同志。这样小范围内的主流性令吴振立完整体会到了艺术之中可以大于乃至掩盖现实生活的随心和自由。从反判苦难、平复痛苦到完整的热爱和企盼,令吴振立书法走过新的心灵轨迹。这也应该是每位艺术家必然的归属。福克纳在1949年获得诺贝尔奖时说:“充塞他的创作空间的,应当仅是人类心灵深处从远古以来就存有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今遍在的心灵的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如若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与真理,任何故事都将无非朝露,瞬间即逝……”八十年代开始对主流秩序的解构在逐渐消解权威,释放人性,从而令今天的艺术家可以走入完整的自我升华过程的同时,后现代时期的症结也自然凸现,拜金主义和庸俗艺术观就此抬头,好在这些对于走过漫长而曲折心灵之旅的吴振立实在没有什么影响了,作为时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艺术家,吴振立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日趋成熟的技法,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怀。静穆庄严这样近于宗教精神的境界是他目前的方向,也是他将自身完全献祭艺术的郑重宣言,这在他近期的代表作品,应邀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碑帖精华》《争座位》、《礼器碑》两部碑帖的题跋中得以完整体现,线条越来越凝练,内在的充沛有目共睹,结字开始步入平淡和天真,处处透出静穆中的生机。曾经的内敛和激荡已成为渐渐淡去、时隐时现的背景,疏朗和蕴藉昭示着朝圣过程中的自信和欢喜。他的平民情结决定了他永不走入庙堂之中,前呼后拥、高高在上,并以如此外在的形式创造虚无的宝象庄严。他书法中所表达的,是个体完整坚强的精神力量,犹如默默流淌的河流,随和而坚定,平静而湍急,正是归海的方向。 ——吴振立先生书法浅谈
文/于明诠
某次我问一位著名油画家对当代书法的看法,他说,绝大多数都应该属于“社交书法”。他这句话让我沉思良久,认为他这句话点中了当下书法现状的软肋。社交,已不容置疑地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和主要的内容,以书法做社交或以社交心态做书法,想想,在当下竟十分的恰切。社交书法,在当下是真正的流行书法。由此,我又在想,什么样的书法在当下是社交书法之外的另类呢?能够创作不属“社交书法”类型的书法家应该是怎样的书法家呢?他们大概应是这样,书法传统和书法经典在他这里从来不是标签和噱头,而是自家餐桌上的一日三餐,按自己的口味吞咽下自己所需,其他没有别的。无论读书创作皆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看别人眼色也不关心他者的丰歉,甚至是几十年默然前行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甚至不奢求别人的理解和关注。古人的心性和血脉长进了自己的骨肉,内心因之强大,笔墨因之深厚,个性因之鲜明。他不需要用雕虫小技证明自己的点画线条如何出身高贵,也不以真草隶篆样样精通显示自己书家身份的专业和全面,更不会用投机钻营的拙劣手段博取什么头衔名分招摇过市。他每天在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感动着,痛切着,欢喜着,沮丧着。然后,一笔一划地书写着。他的点画线条里流淌着的是属于自己内心的平淡和真实,因为他的内省专注和一往情深,甚至顾不得计较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书家在当下有吗?也许应该有,但一定不是很多,而且这样的书家注定又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会大红大紫。想到这些,我就常常会想到南京的吴振立先生。
先生早年命运多舛,生于香港,辗转重庆,之后长期生活于南京。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八十年代初回城,某食于一家基层商业部门,未及退休年龄即离职,赋闲在家,一边打理生活,一边读书写字。少年时期既展露音乐天赋,阴差阳错,理想与现实渐行渐远。插队农村,困顿无聊,一本鲁公祭侄稿心追手摹打发寂寥,从此爱上书法。七十年代末,曾得林散老嘉许。1986年一幅毛边斗方李白诗,在第二届中青展上领尽风骚,名动天下。此后,四届全国展,三届中青展及若干全国各大展览皆有作品参展获奖,影响日隆。多少年有多少人因书法成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而先生依然故我安心知命。座上云烟堪供养,门前车马任纵横。记得1993年春天,我和朋友到南京下关的朝月楼拜访先生,先生住在四楼顶楼,简陋逼仄而又素雅温馨,先生待晚辈平等而真诚,让人感到一见如故的亲切。整整一晚我们听先生聊书法谈人生,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想到先生第二天还要上班,虽言犹未尽也只好告别。先生看我们远道而来,亦感言谈兴犹未尽,于是约好第二天晚上我们再来,第二天就又聊了一个畅快美好的晚上,真是如坐春风。回到德州之后,就开始了我们之间的通信,直到后来电话方便了才不再写信。细细算来,竟有近百封。这些信我至今还会经常翻出来看看,信里反复说的最多的并不是关于怎样写字的技巧技法,而是说写字读书应该秉持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若干年过来,对照当时这些观点,再看先生的作品风格,会惊叹两者之间的那种几近完美的统一和一致。古人讲字如其人,而且强调这是一种境界,信然。
简言之,先生的字里,至少透露出这样几个方面的消息:其一,从容,淡定,自信,倔强。这是他的人生态度。其二,雍容,含蓄,高蹈,华贵。这是他的艺术信念。其三,自由,烂漫,宽厚,悠然,同时也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时髦和所谓主流。这是他当下的生命状态和属于自己的艺术观、价值观。先生自谓其书法受颜真卿、八大、金农和林散之影响最大,细细比较,不难看出先生于经典大师的取向是十分鲜明的。颜真卿倔强激烈于表而烂漫宽厚于里,八大笔墨冷寂落寞而心性华贵高蹈,金农行状看似自由不羁实则冷眼深情,而林散老以曼妙灵动的点画线条参悟佛事抟虚真境。他们的艺术就是他们的人生,他们是踏踏实实行走在大地上的。颜真卿不是床明净几笔墨精良而是歌哭劳顿出生入,八大不是肥马轻裘觥筹交错而是隐姓埋名吟啸孤寂,金农不是以尺论价日进斗金而是“和葱和蒜卖街头”,林散老不是前呼后拥大师泰斗而是默默念佛年近八旬始为人知。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义无反顾。吴振立先生在他们那里汲取的不仅仅是笔法章法,而更是一种生活的信念和笔墨的态度。这些,构成了他精神和灵魂的家园。先生常常慨叹,你看他们总是忙得像真事似的。是的,书坛哓哓诸公衮衮,他们的选择太多是因为自做多情的使命和责任太多,所以必须讲经布道,必须讲话剪彩,必须应酬交接,必须若干着那些必须。而先生年届七旬偏居繁华都市之一隅,每日里或骑了单车接送小外孙上学下学,或挎了菜篮买菜做饭,忙里偷闲抻纸濡墨,一笔一划都落在生命的实处。大约十年前,我到南京看望先生,次日中午南京书界几位朋友在南大招待所聚会,先生就是骑着一辆单车来的,饭后,外面飘起小雨,朋友们或自驾或打车四散而去,这时先生从兜里掏出一件雨衣披上,跨上单车,慢慢地消失在细雨中。那种自然,那种淡定,仿佛他的点画线条,一笔一笔写来,是那么质朴从容,那么平静悠然。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场景像一幅画一样深深嵌进了我的脑海里,且时时浮现出来。
1992年第一期《中国书法》杂志刊出先生的专题,里面有件横幅写的是苏东坡的《沁园春》词,下半阙有这样的句子——“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这首词是当年苏东坡自镇江赴密州任上写给胞弟子由的,大概意义不是太积极上进吧,一般谈苏词很少提到,但不知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首词自从先生写过后我就有了很深的印象,常常记起。 振立先生之书,似一气呵成,气韵连贯,流露自然,无粉饰做作,笔随心运,处处于似无法之中感悟到功底之厚,法中有法,尺幅虽小,但确是上品。它体现出振立先生的艺术修养:清淡、孤高、无世俗之气,无某家之迹,实属性情与心态的流露。此时我想到元倪云林的一语:“逸笔草草,似写心中之逸气。
田黎明1990年10月9日
中国现代名书法家有哪些
1、石开
石开,原名张佩华,山东人氏,人称鲁人石开,出生于书画世家,自幼爱好书法,并置身其中,十年磨一剑,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到书法艺术中。正是凭借着自己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才造就了他如今的名气。
现在已经是文化部评定的一级书法师、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同时还是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
2、李成连
李成连,男,1943年生,河南周口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行草字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创作的行草书法作品大气浑然,行云流水、苍劲有力、洒脱飘逸,独具一格,颇受书法界关注。被国际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书画艺坛名师。2000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海峡两岸艺术家”荣誉称号。
3、范曾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4、沈鹏
沈鹏,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其历年创作书法作品多达15000余件,墨迹刻于国内各地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并远传亚、欧、美洲。
此外还出版有《沈鹏诗词选》《三余吟草》诗词集,与人一起创办并主编大型杂志《中国书画》《美术之友》《美术向导》。其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卷》《故宫博物院藏画》等书籍获中国图书荣誉奖。
5、张海
张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县。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常委,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品中国资深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史晴峰是哪里人
史晴峰
史晴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毕业,宜兴市徐悲鸿艺术研究会会员,号“溪隐者”,“东溪居士”,1973年出生于新疆阿勒泰,后回到父辈的家乡江苏宜兴,从事绘画、书法、紫砂艺术创作,尤喜水墨奔马写意。
2012年12月30日----2013年1月8日在宜兴市徐悲鸿纪念馆举办“悲鸿故里——史晴峰水墨画马作品展”。
2013年入吴山明名师工作室开始进行人物水墨画创作!
中文名:史晴峰
别名:溪隐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新疆阿勒泰
出生日期:1973-10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主要成就:史晴峰水墨画马作品展
代表作品:《回首》《群马》
人物生平
史晴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毕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吴山明人物创作室成员,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宜兴市徐悲鸿艺术研究会会员,号“溪隐者”,“抱缶斋主人”,1973年出生于新疆阿勒泰,后回到父辈的家乡江苏宜兴,从事绘画、书法、紫砂艺术创作,尤喜水墨奔马写意。。
2012年12月30日----2013年1月8日在宜兴市徐悲鸿纪念馆举办“悲鸿故里——史晴峰水墨画马作品展”。
2013年入吴山明名师工作室开始进行人物水墨画创作!
个人作品
回首
《回首》(又名《思》)
如果画画不能深入地表达某种深刻情感,那画画就只是单一的一种消遣与娱乐!回首所来径,思与不思,在与不在,笔迹墨痕可以言说!
作品的精神源于作者----画家史晴峰对生活的历练和积淀。那些年,抛开世事杂物,回到儿时生活过的北疆,面对广袤的草原,追怀一场不舍的尘梦。靠近马匹,捕捉马的每一缕气息,那种气息是属于他的,是他自己熟悉的,且在梦中多次嗅到过的。眼前的马和儿时眼中的马一样倜傥洒脱,丰神俊朗!回来后的每个夜晚,铺开笔墨,尘埃散去、喧嚣遁去,记忆的火星触动童年,内心的感慨,惊动陈年的积蓄,便会全身心沉浸到自己的画里来。
江南双马、群马
《江南双马》《群马》
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每个人都有侠骨柔肠的一面,微风的风刮动鬣鬃一,心头的柔情也随之涌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
两匹骏马流连在江南的雾气里,向往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心驰
《心驰》
天然,完全出自于天然,而天然源于性情,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他胸襟中流出的豪情。他借助酒神,于那一瞬间,将潜意识中积藏的疑虑丢开,而彻底寻找生命中、艺术中最原始的狂欢,与画中的马在另一时空最美相遇,像枕石梦蝶的庄子,“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如此“达其性情”的作品怎不受人青睐?
作者常常把马比作风之子,风动,心动;未逢,相逢!
画面水墨晕染,笔端的纵恣与回收,造境的飘渺潇洒,用书法里“计白当黑”的道理,画出了马的刚柔与阴阳变化,而气韵,则在阴阳变化里层层渐进。
驰、追忆
《驰》《追忆》
他最喜欢画转身的马。人到中年,生命不能忍受之轻,需渐渐后退,回归到最初,转身则为路上的人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隐匿着更多的故事和心灵突围。转身之后,发现了什么,转身之后,又要去哪里?生活,就是这样被转身一步一步推衍着。他捕捉到了,颖悟到了。他将自我的生命体验融汇于创作中,真实地传达出自己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内心处境。悠远的水墨透露出回归者内心的安妥。
每个画马的夜晚,即是时间的开始,也是空间的开始,他的每一次信手捏来,酣畅淋漓,那马载着他一同回到童年,回到他给了他童年记忆的草原。
为听天籁上高山
《为听天籁上高山》
天籁之音,常常在不为常人所到之处,高山流水觅知音。画作融入作者于草原长大的经历和对家乡徐悲鸿大师的敬仰之情,他看重艺术,看轻自己,主动选择一种远离喧嚣和喝彩的自在的呼吸方式,与这个世界有着相当强烈的疏离感。偏安一隅,他的个性才不会被过度的交流冲淡和稀释掉。积淀出一种沉静的气质。无论尘世中有多少身体遮挡他的身影,他那不失书生之气的憨扑面孔和丰澹的艺术才能,都会脱颖而出。用笔酣畅而内敛,线条凸显作者长期书法训练功力,淋漓精致的表现了马的内在精神,是作者水墨画马精品力作。
文学作品
南乡子
何处觅悲鸿,故里亭台阳羡风。回想年少几多事、朦胧,碧草微生月色中。
黄叶下深秋,慈悲合离两心愁。百转千回终归海、江流,静听文心思满楼。
碧草微生,指蒋碧微;慈悲合离,指徐悲鸿与孙多慈,静听文心,指廖静文。
墨痕赋----米芾
江南之冬,阳羡之风,吹落叶之飘舞,遇孤寂之梧桐。以车代步,其暖融融。红梅馆里,龙潭村中,诚请来客,如坐春风。嗜红茶,煮白酒,转公道,论英雄。居陋室而通天下,品咸淡而忘江湖。
案台之上、听筝鸣而赏乐音,方寸之间、闻墨香而弄笔砚。口诵《蜀素》,目览《苕溪》,心阅《多景》,情系《虹县》。读尺牍、神归翰墨,听米芾、寄怀远古。身洒脱而出尘,情纵逸而豪迈,笔虽断而游丝,神尤连以映带。柔情时似芙蓉出水,狂放处若云鹤游天。于无形处见功力,于有意时传精神。
呜呼哀哉,叹息矣,以千年之光阴而上求经典,以千年之光阴而下索光明。叶生叶落,春去春回,宝晋斋留,生生不息!
屯溪感怀
徽州形胜,黄山集贤,星辰晓月无眠;屯小溪可为江海,积点画而成名篇。
高阁迎客,莲花云涌,雄魂气引东风;路遥天都何相望,天涯倦客一孤松。
个人生活
12月30日,“史晴峰水墨画马作品展”在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开展,其作品浑厚苍茫,吸引了大批书画爱好者前去参观。
史晴峰出生于新疆阿勒泰,自幼酷爱书画,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宜兴。缘于对徐悲鸿大师的敬佩,以及从小在草原长大的成长经历,史晴峰对画马情有独钟。此次展出的50多幅作品均以无缰无束的马为题材,用极富个性与表现力的笔墨,表现了马的灵动风行、争先不羁和骁勇。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在他的画中,仿佛真能听见马的嘶鸣声。
片段
草原,阿勒泰山的夏牧场,父亲骑着白马,抱着我,驰骋在路上,白马突然前蹄失去重心,跪倒在地上,而后奋力扬蹄站立起来继续前行,这一瞬间深深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那一年,我四岁。
围栏,小马,家中有了一匹自己饲养的马儿,我站立在围栏外,小马的目光看着我,流露出些许忧虑,我羞涩地隐去,再后来,马儿也不知放在哪个牧民那里饲养了,我再也没有看到,那一年,我六岁。
风雪,牧归,一个哈萨克牧羊的孩子在风雪中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的父亲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其他的乡亲在风雪中找寻,多个时辰过去,孩子归来,孩子母亲的泪水打湿了衣襟,目睹了这一切的我,那一年七岁。
父母亲的家乡,江南宜兴,初来这里,好奇的我流连在水色风光里,亲戚们来看我们,孩子们也在一边交谈,他们问原上马的事情,一个学习画画的兄长用钢笔在纸上迅速地画出了一匹奔马,令我赞叹不已,从此我知道画中的马也是如此神采飞扬,从此我知道了家乡的大师名字—徐悲鸿,那一年,我十一岁。
街道,石阶边,我常常坐在那里,等着街边的哈萨克族朋
友骑着马儿悠闲地从路上来回穿行,望着马步行的姿态,听着马蹄声渐近渐远,那些年,我十多岁。
新庄中学的宿舍,周日假期的床头,铺开笔墨纸张,开始临摹着从宜兴城新华书店买来的徐悲鸿的画作,废寝忘食,一个小小的个人世界,一匹匹悲鸿马画临摹作品,那一年我十五岁。
新年,师生聚会,新疆的高三班主任老师看到我们考入大学的学生回来看望他,激动的拉着我的手说:“晴峰,去年马年,你在班级里黑板报上画的整幅八匹群马图至今保留,真舍不得擦去!”,我感动地望着老师,紧紧握住老师的手,那一年,我十九岁。
2013年1月1日,宜兴市徐悲鸿纪念馆,“悲鸿故里----史晴峰水墨画马作品展”,我来了,带着心中的马儿,这一年,我步入了不惑之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