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演义骂人语录

2.从三国演义前100回评价刘备

3.刘备最重要的谋士是谁?庞统有什么功绩。

4.谁知道张松说曹操的那段经典词?

5.金石良言的解释

6.找最有营养的话所对应的成语

三国演义骂人语录

金石之气是什么意思-金石之言当铭肺腑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骂人语录

三国演义骂人语录,《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无论书本上还是荧屏上,都给人就下了很多的印象,里面存在的一些语录至今还非常的热门,下面为大家分享三国演义骂人语录。

三国演义骂人语录1

1、三国曹操骂公孙瓒:竖子不足与谋1、三国曹操骂公孙瓒:缺乏正气和计策。

公孙瓒集结十八路诸侯,欲击败董卓,从洛阳逃到北京长安。说白了,还不如追土匪。曹操提议三国推进进攻,消灭这种掠夺性的进攻,遭到公孙瓒等人的拒绝。三国曹操见错失良机,急得怒斥:“刚正不阿,谋!”此语源于《史记》,用于形容公孙瓒等天地诸侯国。可以说是太神奇了。

2、三国曹操骂刘皇叔:卖孩子,常使假孩子据敌。

三国曹操对刘皇叔有着深厚的感情。《三国演义》第七十二章,刘皇叔攻取汉中,追平北京长安。三国曹操率军拒敌。两军交锋,刘皇叔遣养子刘封出马。三国曹操痛骂刘皇叔:“卖儿卖女,常使假子有恃无恐!”第七十三回,三国曹操听说刘皇叔封了汉中王,又骂:“织子,竟敢如此!”

俗话说,不打人脸,可以随便骂人。这次骂可以说是暴露了刘皇叔的背景,让刘皇叔真的很没面子。

3、三国曹操骂刘表之子:刘景升之子如豚犬耳。

赤壁之战四年后,三国曹操率军再次南征。看到曹操舰队队伍的重组,他很放松,忍不住称赞“生孩子像孙仲谋,刘景升的孩子像海豚狗!”刘表的儿子软弱无能,他的品牌形象可以算是真实的。和男朋友吵架分手怎么办?10s情感分析免费应用>:

4、三国诸葛亮骂王朗:一介小人,一个大胡子老贼。你今天会跌入坟墓。你怎么能看到二十四个皇帝?

三国诸葛亮很少骂人,但这一骂却把骂的人吐血、大叫,摔下院子等。真的很刺激,惊天动地,哭鬼神,堪称骂人的经典之作。

5、关平骂赵云:我家等了好久了。你认识村里的每个男人吗?

关平引兵来攻刘皇叔时,赵云飞马上前曰:“燕人张翼德,你知不知道?”是赵云的口语。他曾经在当阳桥让曹操从三国退兵。

没想到,关平的一句骂人的话差点把赵云噎:“我家等了好久了,你认识农村的普通人吗?”

6、赵云骂夏侯淳:三家奴。

夏侯淳被称为三国第一将军。因为他缺乏贞操,投奔他的主子太多,经常被别人称为“奴才”。比如袁术将军李丰,在遇到夏侯淳手下的将领时,曾叫“夏侯淳,背叛了主人和奴隶!”形容夏侯淳最经典的一句话还是赵云的“三家奴”。难怪夏侯淳急得吐血,想尽办法杀了赵云。

7、陈林骂三国曹操:曹操的不道德和不道德留下了丑陋,他没有美德,所以他欺骗选票,和别人合谋,这让他很高兴。

是陈林写来求曹吉的一句话。头疼的三国曹操看过这篇文章,惊呆了,头也不疼了。好在三国曹操心切,没有同意,不然陈林就需要弄一把断刀了。

8、米衡骂三国曹操:你不知道什么是智愚,但你的眼睛是浑浊的;读书不香,但也浑浊;不出主意,耳朵就泥泞;不学天人,则浊;可不是诸侯国,也是阴着肚子;总是篡位,那是一颗浑浊的心!

米衡是三国第一狂人。在他眼里,曹操的文武官员不过是饕餮之徒,谁也入不了他的法眼。三国曹操无论走到哪里,眼、口、耳、身、腹、心都是浑浊的。米衡被骂,最后在这张嘴里。损人的话怎么说?古代有哪些诗人名人非常擅长用反话骂人?现代有哪些相同之处?骂人的说说怎么说呢?

9、三国曹操骂袁术:冢里的骨头迟早要被俘虏。

三国时的曹操和刘皇叔以英雄的身份煮酒,将天地英雄的数量表现得淋漓尽致。淮南袁术在他眼里只是一个人,就像打猎一样。这样霸气的话语令人敬佩。

10、关云长骂颜良:我看颜良,比如卖首尔。

那阎良也是公孙瓒的手下。谁想在管仲爵士眼里只是一只土生土长的瓦狗而被斩首。毕竟,和中尾一样,它也成为了关云长的垫脚石。

三国演义骂人语录2

1、插标卖首。《三国演义》里刘备兵败,和关羽张飞走散,被迫之下,关羽带着刘备的妻小投降了曹操,当时曹操和袁绍进行交战,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曹操。颜良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连败在曹操手下几名大将。无奈下,曹操急忙请关羽出马,关羽看了颜良的气势,轻描淡写的说:“这只不过是插标卖首罢了”。这句话完全可以体现出关羽的不屑了。

那么,插标卖首是什么意思呢?古代贫穷的人吃不上饭,为了能够活下去,将自己买卖给富贵人家,头上插一根草标,代表着贩卖自己的性命。还未交战,关羽就暗讽颜良的命,如同插标卖命的奴仆一般,可谓之狂傲之极。

2、三姓家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在虎牢关前,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这个比较好理解,吕布最初出身吕氏人家,后来被并州刺史丁原收为义子,随后却接受了,与丁原意见不合的董卓的金银贿赂,杀了丁原。吕布随即又认董卓为义父,后来董卓因王允使用了离间计,最后也被吕布杀掉。

由于吕布先后有三个父亲,张飞用这种名字暗讽吕布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吕布听了也十分恼怒。后来吕布兵败,投奔刘备驻扎小沛,张飞对吕布非常不屑,吕布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后来刘备率军在淮阴等地,抵抗袁术势力的入侵,留着张飞镇守徐州,偏偏张飞喝酒惹事,打了吕布丈人曹豹,这让吕布更加生气,新仇旧恨一起算,更可恨他还窥视徐州土地,于是便直接将徐州夺下。

3、狺狺(yín)狂吠的断脊之犬。最后一个比较伤人的就是诸葛亮骂王朗的话。这将古稀之年的王朗活活气,可见诸葛亮功力之深。王朗企图通过劝降,希望诸葛亮能够归顺曹魏,却被诸葛亮举理力争的'话骂得,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诸葛亮更是打人打脸,怒骂王朗“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狺狺狂吠的断脊之犬”,还诅咒其即将“归九泉之下”。

气得王司徒一股气硬是没有顺畅通,一口血喷出来,活活气在了两军的阵前,这对魏国的士气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原本王朗是主动请缨出阵,说服诸葛亮,没想到却被反将一军,不由得也让人啼笑皆非。这其实也体现出了罗贯中的汉家正统学术思想论。

三国演义骂人语录3

三国演义经典语录

1、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后世对的周瑜评价

2、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着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关于西取蜀地,松对刘备语

3、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4、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后世对张飞的评价

5、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统御兵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图报效。奈生不测,修短有命;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人之将,其言也善。倘蒙垂鉴,瑜不朽矣。——周瑜对孙权的遗言

6、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曹操语

7、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在落凤坡,庞统被张任射后,后世的庞统评价

8、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某童谣语

9、四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关于宁不降张飞一事,后世对严颜的评价

10、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关于释放严颜一事,后世对张飞的评价

11、孔明曰: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云长曰:以力拒之。孔明又曰: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云长曰:分兵拒之。孔明曰:若如此,荆州危矣。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云长问:那八个字?孔明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云长曰: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12、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乃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当立谁?贾诩不答,操问其故,诩曰:正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操曰:何所思?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13、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老将黄忠对张合语

14、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对诸葛亮语

15、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16、吾闻勇将不怯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今日乃我日也。汝可努力战——被关羽围困,庞德对顾成何语

17、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后世对华佗的评价

18、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关羽被孙权围困,后世的评价

19、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后世对关羽的评价

20、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线。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后世对关羽的评价

21、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关公庙前的某联

22、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华佗交给吴押狱的《青囊书》,被其妻所烧毁一事,后世的评价

23、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王朗对帝语

24、臣亮等窃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关于刘备讨伐一事,诸葛亮语

25、臣请以轻重大小之事,与陛下论之:陛下乃汉朝皇叔,今汉帝已被曹丕篡夺,不思剿除;却为异姓之亲,而屈万乘之尊: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中原乃国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山河;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窃为陛下不取。——诸葛瑾对刘备语

26、丕览表毕,遂问咨曰:吴侯乃何如主也:咨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丕笑曰:卿褒奖毋乃太甚?咨曰:臣非过誉也。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27、此间皆是尊神地方。在生之日,家家侍奉,何况今日为神乎?老夫只望蜀兵早早报仇。今将军到此,百姓有福矣。——某老人对关兴语

28、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阚泽对孙权语

29、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诸葛亮语

30、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乎!言讫,叩头流血。

从三国演义前100回评价刘备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塑造的。然而,现代的相当一部分读者、研究者对刘备形象却评价不高,甚至颇有非议。一些研究者认为,刘备形象是“苍白无力”的。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罗贯中塑造刘备形象的得失,是一个关系艺术价值的问题。

一、明君枭雄,一人两面

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

作为“明君”,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史书对这两方面都记载颇多。

就“仁德爱民”而言,刘备大半生颠沛奔走,屡遭挫败,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因而争取到了人心。《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刘备领平原相时,郡民刘平不服,派刺客去刺杀他,“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补充道:“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因此“众多归焉”。在他于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南征荆州,适逢刘表病,刚刚继位的少子刘琮不战而降。此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刘琮而夺荆州,他却答道:“吾不忍也”,当他由樊城向南撤退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有人劝他抛开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却断然拒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在此安危之际,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不多见。裴注特引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评论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亦引此语,可见刘备之仁德有道,已得到历代史家的普遍承认。

就“尊贤礼士”而言,刘备的表现尤为突出。建安十二年(207),时为左将军领豫州牧、年已47岁、被视为天下大英雄的他,满怀诚意,三顾茅庐,恭请年仅27岁、无名无位、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的诸葛亮出山辅佐,留下千古美谈。隆中对策时,诸葛亮称赞他“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并非虚言。建安十九年(214)夺取益州之后,对于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附,他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其中益州名士黄权曾坚决劝阻刘璋迎刘备入蜀,刘备攻取益州时又坚守广汉,直到刘璋投降后方才归顺,刘备却不计前嫌,任命黄权为偏将军,信任有加;刘备称汉中王,兼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刘备称帝后,亲率大军伐吴,又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以防魏。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后,黄权无法退还蜀中,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得率兵降魏;蜀汉主管官员为此要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却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照样优待黄权的妻子。对此,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黄权传》时由衷称赞道:“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刘主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悬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刘主之谓也。”另一位名士,荆州零陵人刘巴,与刘备作对的时间更长:当曹操南征荆州时,众多荆州士人都追随刘备南撤,刘巴却归顺了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命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欲与刘备抗衡;由于刘备及时夺得三郡,这一图谋失败了,刘巴无法回去交差,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顺刘备,刘巴却拒绝了,远远地跑到交趾,使“先主深以为恨”;后来,刘巴由交趾辗转到达蜀中,当刘璋欲迎刘备入蜀时,他又一再劝阻;直到刘备夺得益州,刘巴才表示归顺。而对这位刘巴,刘备表现得更加宽容大度:进攻成都时,他就号令军中道:“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平定益州后,他很快便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刘备此时的主要官职是左将军,西曹掾主管府内官吏的任用);刘备称汉中王,以刘巴为尚书;法正去世后,又将刘巴晋升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这些,充分表现了刘备作为开国君主的雅量。特别是章武三年(223)四月他临终之时,殷殷托孤于诸葛亮,慨然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人对此或有猜疑乃至诛心之论,不过是妄相忖度而已。纵观数千年封建社会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而,有几个皇帝愿意或者敢于像刘备那样托孤?当然,刘备并非鼓励诸葛亮取其子而代之,而是希望诸葛亮尽力辅之;但如此气度胸襟,仍罕有其匹。还是陈寿在《先主传》末的评价比较公允:“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尊贤礼士的另一面,便是知人之明。用人之长,如重用诸葛亮、庞统、法正,当然是最好的“知人之明”,对此不必多论;而知人之短,也是了不起的“知人之明”。比如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深受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却特别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来马谡虽曾在诸葛亮南征时出过“攻心为上”的好主意,但他刚愎自用,丢失街亭,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却证明了刘备的先见之明。至于像魏延这样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的人才,刘备用其长而避其短,大胆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更是极具洞察力之举,非明君不能为。在这方面,就连素有“知人善任”美誉的诸葛亮似乎也略逊一筹。

作为“枭雄”,史书记载也不少。所谓“枭雄”,意思是“骁悍雄杰的人物”。刘备出身于早已败落的远支皇族之后,家境清寒,既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曹操作为“赘阉遗丑”,虽然家庭名声不及袁绍光彩,但其父曹嵩官至太尉,既有权势,又家资巨富,曹操也因此很早便进入仕途),也没有孙权那样继承自父兄的大片地盘,几乎是白手起家,要想在天下大乱,群雄并立之时开创江山,没有几分骁悍之气是根本行不通的。事实上,“枭雄”恰恰是刘备的一大特色,成为当时许多人对他的定评。例如: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刚去世,鲁肃建议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便称刘备为“天下枭雄”。建安十四年(209),当刘备至京城见孙权时,周瑜曾上书孙权,亦称刘备为“枭雄”,主张将其扣留于吴。次年,周瑜卒,临终前上书孙权,又称“刘备寄寓,有似养虎”。这种骁悍之气,主要表现有四:一是冒险精神。刘备从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便经常亲冒矢石,不避艰险。早年兵少力微,加之年轻,他动辄“力战有功”,“数有战功”,固属必然;赤壁之战时,面对生存亡之机,他“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也不奇怪。及至建安二十四年(219)争夺汉中之役,他已59岁,手下兵多将广,但在“矢下如雨”之际,仍亲当矢石,奋勇向前,便可见其冒险精神,至老弥笃了。彭羕背后发牢骚时称他为“老革”(犹言“老兵”),正是反映了这一特点。二是机变权略。建安元年(196),兵败投奔他的吕布趁他与袁术相攻之机,袭取徐州;他失去立足之地,只得向吕布求和,屯驻小沛,可谓能屈能伸。建安三年(198),吕布被擒杀后,他随曹操至许都,可谓暂栖虎穴。建安四年(199),与曹操对食论英雄,借雷霆之威掩饰震惊之情,可谓随机应变。随后以截击袁术为名,离开许都,从此摆脱曹操控制,可谓见机而作。凡此,均可见其机变权略。三是坚忍不拔。在汉末逐鹿天下的群雄中,刘备屡遭挫败,有时甚至败得很惨;但他从不灰心丧气,而是败而不馁,折而不挠。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每每转危为安,终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抓住历史机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三分鼎立中的一方。四是某些时候、某种程度的霸道。最典型的是杀张裕之事。张裕原为刘璋从事,刘备入蜀与刘璋相会时,曾与张裕互相嘲弄,裕因刘备无须,戏称其为“潞涿君”(谐“露啄君”之音)。刘备因其不逊,积怒在心。后因张裕私下对人说:“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这确是大为犯忌之言,刘备乃以“漏言”之罪,下令诛之。诸葛亮上表询问为何要将张裕处,刘备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这就有些强词夺理了。尽管这种霸道行径不多,但足以使人看到,刘备毕竟不可能避免封建君主固有的专制性。

纵观历史,那些在乱世中崛起的、真正有所作为的开国之君,差不多都有几分骁悍之气。从汉高祖刘邦到唐太宗李世民,从宋太祖赵匡胤到明太祖朱元璋,均可称为枭雄。而在封建时代,枭雄与明君并非截然对立,而往往是同一君主的不同侧面。从公认的明君唐太宗身上,我们不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吗?

二、强此弱彼,有得有失

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以历史人物刘备为原型,同时根据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对政治家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着力突出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枭雄色彩。

首先,作品多方表现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演义》第1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他第一次担任官职---安喜县尉,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督邮索贿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纷纷为之苦告(第2回)。此后他任平原相,已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太史慈语,见第11回)。陶谦临终,以徐州相让,刘备固辞,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12回)曹操擒杀吕布,离开徐州时,“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第20回)。这表明他占据徐州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受命屯驻新野时,他仍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第34回)。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35回)

从建安六年(201)到十三年(208),刘备寄居新野达7年之久。在他辗转奔走的前半生中,这算是时间最长、相对安定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一面把人才置于战略的高度,努力求贤;一面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到了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魏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第41回)。就这样,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汉大地上,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保存实力、避免曹军追击十分不利。故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明知此言有理,却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行至当阳,果然被曹操亲自率领的精兵赶上,十余万军民顿时大乱。刘备在张飞保护下且战且走,天明看时,身边仅剩百余骑,不禁大哭道:“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同上)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关头的自觉选择,在《三国演义》写到的各个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中是独一无二的,决非一般乱世英雄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他迥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其次,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对徐庶、诸葛亮、庞统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尤其是对他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的描写,更是具有典范意义。

历史上的徐庶,归属刘备的时间不算长,除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外,在政治、军事上发挥的作用也不算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仅云:“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曹公来征……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而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一见徐庶,便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指挥全军之责。在先后打败吕旷兄弟、曹仁之后,刘备更视徐庶为天下奇才。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刘备虽然难以割舍,但为顾全其母子之情,仍忍痛应允。分别的前夜,“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次日一早,刘备又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宴罢,仍“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直到徐庶骑马远去,刘备还立马林畔,“凝泪而望”,甚至“欲尽伐此处树林”,原因是“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第36回)。这些描写,尽管主要是为“走马荐诸葛”和“三顾茅庐”作铺垫,却足以见出刘备求才之诚,爱才之深,颇具艺术感染力。对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倚重,《三国演义》更是作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演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反复皴染,将“三顾”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刘备初见孔明,便屈尊“下拜”;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乍闻孔明不愿出山,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这些充满理想色彩的细节,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诸葛亮出山以后,《演义》又充分突出其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竭力强调刘备对他的高度信任与倚重。我在《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一文中分析道:

历史上的诸葛亮,尽管一出山就与刘备“情好日密”,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却是逐步提高的,按照通常的政治机制,这也是很自然的……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大大提高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地位明显高于所有文武官员,而又使读者觉得可信。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

历史上的庞统,在刘备领荆州牧后归之,开始“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后经鲁肃、诸葛亮荐举,“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演义》则在史实的基础上,发挥浪漫主义想象,写庞统刚投奔刘备时,刘备以貌取人,仅命其为耒阳县令;一旦得知庞统半日了断百日公务,刘备立即自责:“屈待大贤,吾之过也!”及至看了鲁肃的荐书,听了诸葛亮的评价,刘备“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敬请庞统到荆州”,并“下阶请罪”,遂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第57回)。如此虚己待人,不能不令贤士感动。这种君臣遇合,鱼水相谐的关系,乃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最渴望的理想境界。

总之,宽仁爱民和敬贤爱士这两大品格的充分表现,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摆脱了以往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中刘备形象的草莽气息,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范型。

对于刘备的枭雄色彩,《三国演义》有意加以淡化,或者不写,或者来个移花接木。最明显、最容易被人想到的例子是“鞭打督邮”。按照《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和裴注的记载,历史上鞭打督邮的本来是刘备。事情的经过是:由于朝廷下诏,要对因军功而当官的人进行淘汰。正在当安喜县尉的刘备担心自己用鲜血换来的官职也可能保不住;正好督邮来到安喜县,准备遣还刘备;刘备前往馆驿求见,督邮却称病不见;刘备一气之下,带人闯入馆驿,将督邮捆起来,绑在树上狠狠打了一顿;然后解下自己的印绶,挂在督邮的颈子上,扬长而去。历史上的刘备原本号称“枭雄”,性格刚毅,此时又年轻气盛,受到欺辱时自然不愿忍气吞声,这样做也并不奇怪。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把刘备塑造为理想的“明君”,便把此事移到张飞头上,这样既不损害刘备“宽仁长厚”的形象,又有利于突出张飞性如烈火、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可谓一举两得。本文第一部分剖析的刘备枭雄性格的四个主要特点,《演义》着重表现了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对其机变权略也有所表现,这里不作详论。如此安排,自然是为了有利于突出刘备的“明君”形象,但也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病:其一,强此弱彼,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其二,过分淡化刘备的枭雄色彩,无形中降低了刘备作为刘蜀集团领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使这位历尽艰辛的开国明君少了几分英雄之气,却多了几分平庸之感。

三、多重视角,成功形象

长期以来,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研究者的批评也不少。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种意见。我们不妨对此略加讨论。

批评之一:“形象苍白”。不止一位学者认为,刘备形象的血肉不够丰满,个性化特征不强,显得比较苍白。确实,与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刘蜀集团的主要人物形象相比,刘备形象是给人比较单薄的印象。其中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点:

其一,作为一位“明君”,尽管《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描写大多以史籍记载为基础;但从上面的论述已经可以看到,在“仁德爱民”与“尊贤礼士”两大特征中,其“仁德爱民”的历史依据和生活依据其实还相当有限。这就是说,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而言,刘备的“爱民”,更多的是一种愿望,一面旗帜,甚至是一种姿态,一个口号,而实实在在的行动,真真切切的利益却并不太多。算一算刘备的生活年表便可知道,他一生戎马倥偬,东奔西走:赤壁大战前,接连不断地征战,接二连三地挫败,一次又一次地寄人篱下,他基本上没有真正拥有一块巩固的地盘。赤壁大战后,建安十四年(209)始称荆州牧,拥有江南四郡,十六年(211)便领兵入蜀;建安十七年(212)借故进攻刘璋,经过两年征战,建安十九年(214)才平定益州,二十年(215)便与孙权争荆州,二十二年(217)又与曹操争夺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夏据有汉中,但不久便失去荆州,损失头号大将关羽和大批精兵;章武元年(221)四月才称帝,七月便率军伐吴,次年遭到惨败,再过一年病卒。可以说,他实在没有多少机会去实践“仁德爱民”的主张。再进一步说,即使他有足够的机会,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其“爱民”也只能是统治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不可能真正达到普通百姓的期望。通俗文艺作家对此缺乏深切的感受,自然难以在小说中把刘备的爱民写得足够生动感人。

其二,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真正主角是诸葛亮。除此之外,在刘蜀集团诸人物中,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乃是关羽。至于刘备,虽系刘蜀集团的领袖,却主要是承担“明君”的道义责任,而少有富于个性的言行举止。这样的刘备形象,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给人以“扁平”的感觉。

其三,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作者有意强化刘备的明君形象,淡化其枭雄色彩,不仅损害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而且降低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实际地位,使他少了几分英雄之气,却多了几分平庸之感。这样,要想把刘备形象塑造得象诸葛亮、关羽、张飞那样活灵活现,就难乎其难了。

应该说,罗贯中在塑造刘备形象时,因过于追求理想化的明君形象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艺术的辩证法,结果欲益反损,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未能充分彰显。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在缺乏足够的艺术积累的情况下,罗贯中能把刘备形象写到如此程度,已属难能可贵。只要把《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三国戏、《三国志平话》中的刘备加以比较,便应该肯定罗贯中的努力是基本成功的。

批评之二,“长厚似伪”。持此看法者不少,影响也很大,对此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

其一,目的与手段、功利追求与道德向往的矛盾,使刘备难以避免“似伪”之举。作为一代英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刘备要想兴复汉室,统一全国,而又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割据者都像陶谦那样以礼相让,就只能夺取版图于他人之手。既要夺取,机巧权谋都是少不了的。试以取益州为例。早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就制定了“跨有荆、益”,伺机两路北伐的战略方针①,这关系到刘备集团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奋斗目标。而在占据荆州之后,刘备对是否夺取益州曾经有过疑虑:

(庞)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事情很清楚:刘备要么坐守荆州,不再进取;要么入主益州,取而代之。而如果益州被他人(例如曹操)所取,那对刘备集团将是大大不利。所以刘备采纳了庞统的意见。而在益州真正夺到手时,面对刘璋这位软弱无能而心地还算仁厚的同宗兄弟,刘备不可能毫无内疚。“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第65回)这正反映了政治领袖人物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常有的矛盾心态。为了争取人心,他们可以爱民,可以敬贤,却不可能对竞争对手处处“长厚”。这里无法完全避免诈伪,但如果一概斥为“诈伪”,就未免太偏激了。

其二,《演义》对刘备爱民的描写,确有过头失真之处。如第41回写刘备携民渡江,见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绝,刘备不禁大恸,这是合乎情理的,与他后来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的行为是一致的。但作品紧接着写他“欲投江而,左右急救止”,这就太过头了,反而显得不真实。作者一心想美化刘备,但夸张过分,却反而造成了“似伪”的不良效果。

其三,《演义》第42回写赵云将冒救回的阿斗交到刘备手中,“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后人对此时有讥刺,民间甚至有“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俗语,似乎这也是诈伪。其实,在古代争夺天下的政治人物心目中,心腹大将有时似乎比妻子更重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明确记载,在遭受当阳之败时,“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演义》的描写,可以说是这一史实的自然延伸。古今政治道德观念有异,乱世英雄与普通百姓的选择不同,对此不宜作简单化的负面理解。

其四,对于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之举,《演义》第85回在史实的基础上,写得颇为动情。我在前面已经对史实作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如果把这视为“诈伪”,不仅没有贬低了刘备,而且也损害了诸葛亮的形象,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此外,“疑似之迹,不可不察”。《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其言行确有“似伪”之处;但从形象的整体来说,其“长厚”大体上还是真实可信的,是其形象的基调,“不是伪”。

结论是:综观中国小说史,在众多的国君形象,尤其是开国之君形象中,《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是后来绝大多数同类形象难以企及的。因此,尽管他还不是充分典型化的,但仍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刘备最重要的谋士是谁?庞统有什么功绩。

个人认为刘备最重要的谋士是法正, 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对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见他当时的地位.

我们来看看庞统的功绩。

第一,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用铁索连环,促使周郎火烧赤壁。能够只身骗得

蒋干信任,介绍到曹营,施展辩才,夸耀曹操功绩,取得曹操信任,与众谋士“同说兵

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使“操深敬服,殷勤相待”,这是没有真本事的人所不

可能做到的。借醉引出妙策,使身经百战的沙场老狐狸曹操“下席而谢”。能够在成功

献计之后,找到合理的借口(劝降江左豪杰)离开,还摆出官面堂皇的理由(非为富贵

,但欲救万民耳),曹操怎么能够不放人?庞统把握人物心理把握的相当好。

第二,耒阳县凤雏理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

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

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庞统真高人也,果然非百里之才,能够在半天时间内处理百余天的公务,可见庞统是个

讲究效率的人。而且确实有处理事务的才能,只是不屑于处理这百里小县。

第三,议取西蜀。“玄德独坐沉吟。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

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问曰:“以公之意,当复何如?”统曰:“荆州

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

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

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

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

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

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

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可见,庞统是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战略家,看到了荆州的潜在危险,看到了益州的

战略重要性,看到了时机的重要性,而且有着极好的辩才,能够使固执的刘备“恍然”

,最终迈出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其中,庞统的贡献不可磨灭。

第四,献上中下三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

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

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

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

:“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刘备毁书辱使,前功尽弃,在这危急关头,庞统能够冷静思考,分析形势,尽谋士

之极至,让君主来决断。ps:我觉得庞统知道上计危险太大,下计速度太慢,中计比较

稳妥,而且推进速度不慢,故意让献上三条计,让刘备来选,其实他猜得到刘备会选中

计,之所以说出另外两条只是为了让刘备对比一下。

第五,识破杨怀、高沛行刺之计。“正说间,忽起一阵旋风,把马前

“帅”字旗吹倒。玄德问庞统曰:“此何兆也?”统曰:“此警报也,杨怀、高沛二人

必有行刺之意,宜善防之。”“庞统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

其他方面,1、挂剑夜读孙吴兵法,可见庞统文武双全,勤奋好学;

2、面见孙权,不卑不亢,有文人傲骨;

3、识破诸葛亮吊孝之计;

4、调解黄忠魏延争功;

5、办事果断,喝斩二将;

6、先斩后奏,令魏延舞剑;

7、肚量宽广,不记刘备酒后之言;

待补充。

庞统一生最大的败笔:分兵进攻雒城。庞统低估了张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西蜀将领

,没有料到小路的埋伏,惨落凤坡。但是毕竟暇不掩玉,圣人云:“人谁无过?过而

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苍天呢,你为何不给凤雏一个改过的机会呢?

庞统之在于计谋未能得到全部施展,如果在涪城之会的时候,刘备摒弃所谓的仁

义,狠下杀手,早就除掉了刘璋,西川唾手可得,何用折损张松,何用折损庞统?(难

道长得丑就这么命苦么?)

庞统之才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体现,难道还不够么?对比一下,程昱

、荀攸、荀口、张昭、鲁肃、法正、马良,哪一个能够比得上庞统的这五大功,七小绩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几个人物出场那么长时间,怎不见其功绩?

可见,庞统是名副其实的凤雏,是未能得到施展的英雄。

谁知道张松说曹操的那段经典词?

却说那进计于刘璋者,乃益州别驾,姓张,名松,字永年。其人生得额□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刘璋问曰:"别驾有何高见,可解张鲁之危?"松曰:"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破马超,天下无敌矣。主公可备进献之物,松亲往许都,说曹操兴兵取汉中,以图张鲁。则鲁拒敌不暇,何敢复窥蜀中耶?"刘璋大喜,收拾金珠锦绮,为进献之物,遣张松为使。松乃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之,带从人数骑,取路赴许都。早有人报入荆州。孔明便使人入许都打探消息。

却说张松到了许都馆驿中住定,每日去相府伺候,求见曹操。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张松候了三日,方得通姓名。左右近侍先要贿赂,却才引入。操坐于堂上,松拜毕,操问曰:"汝主刘璋连年不进贡,何也?"松曰:"为路途艰难,贼寇窃发,不能通进。"操叱曰:"吾扫清中原,有何盗贼?"松曰:"南有孙权,北有张鲁,西有刘备,至少者亦带甲十余万,岂得为太平耶?"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左右责松曰:"汝为使命,何不知礼,一味冲撞?幸得丞相看汝远来之面,不见罪责。汝可急急回去!"松笑曰:"吾川中无诌佞之人也。"忽然阶下一人大喝曰:"汝川中不会谄佞,吾中原岂有谄佞者乎?"

松观其人,单眉细眼,貌白神清。问其姓名,乃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字德祖,现为丞相门下掌库主簿。此人博学能言,智识过人。松知修是个舌辩之士,有心难之。修亦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当时见张松言语讥讽,遂邀出外面书院中,分宾主而坐,谓松曰:"蜀道崎岖,远来劳苦。"松曰:"奉主之命,虽赴汤蹈火,弗敢辞也。"修问:"蜀中风土何如?"松曰:"蜀为西郡,古号益州。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回还二百八程,纵横三万余里。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所产之物,阜如山积。天下莫可及也!"修又问曰:"蜀中人物如何?"松曰:"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可胜记,岂能尽数!"修又问曰:"方今刘季玉手下,如公者还有几人?"松曰:"文武全才,智勇足备,忠义慷慨之士,动以百数。如松不才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记。"修曰:"公近居何职?"松曰:"滥充别驾之任,甚不称职。敢问公为朝廷何官?"修曰:"现为丞相府主簿。"松曰:"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佐天子,乃区区作相府门下一吏乎?"杨修闻言,满面羞惭,强颜而答曰:"某虽居下寮,丞相委以军政钱粮之重,早晚多蒙丞相教诲,极有开发,故就此职耳。"松笑曰:"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修曰:"公居边隅,安知丞相大才乎?吾试令公观之。"呼左右于箧中取书一卷,以示张松。松观其题曰《孟德新书》。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松看毕,问曰:"公以此为何书耶?"修曰:"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丞相无才,此堪以传后世否?"松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修曰:"丞相秘藏之书,虽已成帙,未传于世。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松曰:"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修大惊曰:"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后人有诗赞曰:

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

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

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

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

当下张松欲辞回。修曰:"公且暂居馆舍,容某再禀丞相,令公面君。"松谢而退。修入见操曰:"适来丞相何慢张松乎?"操曰:"言语不逊,吾故慢之。"修曰:"丞相尚容一祢衡,何不纳张松?"操曰:"祢衡文章,播于当今,吾故不忍杀之。松有何能?"修曰:"且无论其口似悬河,辩才无碍。适修以丞相所撰《孟德新书》示之,彼观一遍,即能暗诵,如此博闻强记,世所罕有。松言此书乃战国时无名氏所作,蜀中小儿,皆能熟记。"操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令扯碎其书烧之。修曰:"此人可使面君,教见天朝气象。"操曰:"来日我于西教场点军,汝可先引他来,使见我军容之盛,教他回去传说:吾即日下了江南,便来收川。"修领命。

至次日,与张松同至西教场。操点虎卫雄兵五万,布于教场中。果然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旌旗扬彩,人马腾空。松斜目视之。良久,操唤松指而示曰:"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物否?"松曰:"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以仁义治人。"操变色视之。松全无惧意。杨修频以目视松。操谓松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操大怒曰:"竖儒怎敢揭吾短处!"喝令左右推出斩之。杨修谏曰:"松虽可斩,奈从蜀道而来入贡,若斩之,恐失远人之意。"操怒气未息。荀彧亦谏。操方免其,令乱棒打出。松归馆舍,连夜出城,收拾回川。松自思曰:"吾本欲献西川州郡与曹操,谁想如此慢人!我来时于刘璋之前,开了大口;今日怏怏空回。须被蜀中人所笑。吾闻荆州刘玄德仁义远播久矣,不如径由那条路回。试看此人如何,我自有主见。"于是乘马引仆从望荆州界上而来,前至郢州界口,忽见一队军马,约有五百余骑,为首一员大将,轻妆软扮,勒马前问曰:"来者莫非张别驾乎?"松曰:"然也。"那将慌忙下马,声喏曰:"赵云等候多时。"松下马答礼曰:"莫非常山赵子龙乎?"云曰:"然也,某奉主公刘玄德之命,为大夫远涉路途,鞍马驱驰,特命赵云聊奉酒食。"言罢,军士跪奉酒食,云敬进之。松自思曰:"人言刘玄德宽仁爱客,今果如此。"遂与赵云饮了数杯,上马同行。来到荆州界首,是日天晚,前到馆驿,见驿门外百余人侍立,击鼓相接。一将于马前施礼曰:"奉兄长将令,为大夫远涉风尘,令关某洒扫驿庭,以待歇宿。"松下马,与云长、赵云同入馆舍。讲礼叙坐。须臾,排上酒筵,二人殷勤相劝。饮至更阑,方始罢席,宿了一宵。

次日早膳毕,上马行不到三五里,只见一簇人马到。乃是玄德引着伏龙、凤雏,亲自来接。遥见张松,早先下马等候。松亦慌忙下马相见。玄德曰:"久闻大夫高名,如雷灌耳。恨云山遥远,不得听教。今闻回都,专此相接。倘蒙不弃,到荒州暂歇片时,以叙渴仰之思,实为万幸!"松大喜,遂上马并辔入城。至府堂上各各叙礼,分宾主依次而坐,设宴款待。饮酒间,玄德只说闲话,并不提起西川之事。松以言挑之曰:"今皇叔守荆州,还有几郡?"孔明答曰:"荆州乃暂借东吴的,每每使人取讨。今我主因是东吴女婿,故权且在此安身。"松曰:"东吴据六郡八十一州,民强国富,犹且不知足耶?"庞统曰:"吾主汉朝皇叔,反不能占据州郡;其他皆汉之蟊贼,却都恃强侵占地土;惟智者不平焉。"玄德曰:"二公休言。吾有何德,敢多望乎?"松曰:"不然。明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充塞乎四海。休道占据州郡,便代正统而居帝位,亦非分外。"玄德拱手谢曰:"公言太过,备何敢当!"

自此一连留张松饮宴三日,并不提起川中之事。松辞去,玄德于十里长亭设宴送行。玄德举酒酌松曰:"甚荷大夫不外,留叙三日;今日相别,不知何时再得听教。"言罢,潸然泪下。张松自思:"玄德如此宽仁爱士,安可舍之?不如说之,令取西川。"乃言曰:"松亦思朝暮趋侍,恨未有便耳。松观荆州:东有孙权,常怀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鲸吞。亦非可久恋之地也。"玄德曰:"故知如此,但未有安迹之所。"松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智能之士,久慕皇叔之德。若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玄德曰:"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帝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人岂可得而动摇乎?"松曰:"某非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加之张鲁在北,时思侵犯;人心离散,思得明主。松此一行,专欲纳款于操;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明公先取西川为基,然后北图汉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明公果有取西川之意,松愿施犬马之劳,以为内应。未知钧意若何?"玄德曰:"深感君之厚意。奈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松曰:"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玄德曰:"备闻蜀道崎岖,千山万水,车不能方轨,马不能联辔;虽欲取之,用何良策?"松于袖中取出一图,递与玄德曰:"深感明公盛德,敢献此图。但看此图,便知蜀中道路矣。"玄德略展视之,上面尽写着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府库钱粮,一一俱载明白。松曰:"明公可速图之。松有心腹契友二人:法正、孟达。此二人必能相助。如二人到荆州时,可以心事共议。"玄德拱手谢曰:"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厚报。"松曰:"松遇明主,不得不尽情相告,岂敢望报乎?"说罢作别。孔明命云长等护送数十里方回。张松回益州,先见友人法正。正字孝直,右扶风?人也,贤士法真之子。松见正,备说曹操轻贤傲士,只可同忧,不可同乐。吾已将益州许刘皇叔矣。专欲与兄共议。法正曰:"吾料刘璋无能,已有心见刘皇叔久矣。此心相同,又何疑焉?"少顷,孟达至。达字子庆,与法正同乡。达入,见正与松密语。达曰:"吾已知二公之意。将欲献益州耶?"松曰:"是欲如此。兄试猜之,合献与谁?"达曰:"非刘玄德不可。"三人抚掌大笑。法正谓松曰:"兄明日见刘璋,当若何?"松曰:"吾荐二公为使,可往荆州。"二人应允。

次日,张松见刘璋。璋问:"干事若何?"松曰:"操乃汉贼,欲篡天下,不可为言。彼已有取川之心。"璋曰:"似此如之奈何?"松曰;"松有一谋,使张鲁、曹操必不敢轻犯西川。"璋曰:"何计?"松曰:"荆州刘皇叔,与主公同宗,仁慈宽厚,有长者风。赤壁鏖兵之后,操闻之而胆裂,何况张鲁乎?"主公何不遣使结好,使为外援,可以拒曹操、张鲁矣。"璋曰:"吾亦有此心久矣。谁可为使?"松曰:"非法正、孟达,不可往也。"璋即召二人入,修书一封,令法正为使,先通情好;次遣孟达领精兵五千,迎玄德入川为援。正商议间,一人自外突入,汗流满面,大叫曰:"主公若听张松之言,则四十一州郡,已属他人矣!"松大惊;视其人,乃西阆中巴人,姓黄,名权,字公衡,现为刘璋府下主簿。璋问曰:"玄德与我同宗,吾故结之为援;汝何出此言?"权曰:"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兼有诸葛亮、庞统之智谋,关、张、赵云、黄忠、魏延为羽翼。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今听臣言,则西蜀有泰山之安;不听臣言,主公有累卵之危矣。张松昨从荆州过,必与刘备同谋。可先斩张松,后绝刘备,则西川万幸也。"璋曰:"曹操、张鲁到来,何以拒之?"权曰:"不如闭境绝塞,深沟高垒,以待时清。"璋曰:"贼兵犯界,有烧眉之急;若待时清,则是慢计也。"遂不从其言,遣法正行。又一人阻曰:"不可!不可!"璋视之,乃帐前从事官王累也。累顿首言曰:"主公今听张松之说,自取其祸。"璋曰:"不然。吾结好刘玄德,实欲拒张鲁也。"累曰:"张鲁犯界,乃癣疥之疾;刘备入川,乃心腹之大患。况刘备世之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心术如此,安可同处乎?"今若召来,西川休矣!"璋叱曰:"再休乱道!玄德是我同宗,他安肯夺我基业?"便教扶二人出。遂命法正便行。

法正离益州,径取荆州,来见玄德。参拜已毕,呈上书信。玄德拆封视之。书曰:"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蜀道崎岖,未及赍贡,甚切惶愧。璋闻吉凶相救,患难相扶,朋友尚然,况宗族乎?今张鲁在北,旦夕兴兵,侵犯璋界,甚不自安。专人谨奉尺书,上乞钧听。倘念同宗之情,全手足之义,即日兴师剿灭狂寇,永为唇齿,自有重酬。书不尽言,?候车骑。"玄德看毕大喜,设宴相待法正。酒过数巡,玄德屏退左右,密谓正曰:"久仰孝直英名,张别驾多谈盛德。今获听教,甚慰平生。"法正谢曰:"蜀中小吏,何足道哉!盖闻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张别驾昔日之言,将军复有意乎?"玄德曰:"备一身寄客,未尝不伤感而叹息。尝思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蜀中丰余之地,非不欲取;奈刘季玉系备同宗,不忍相图。"法正曰:"益州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刘季玉不能用贤,此业不久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将军,不可错失。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将军欲取,某当效。"玄德拱手谢曰:"尚容商议。"

当日席散,孔明亲送法正归馆舍。玄德独坐沉吟。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问曰:"以公之意,当复何如?"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于是遂请孔明,同议起兵西行。孔明曰:"荆州重地,必须分兵守之。"玄德曰:"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孔明应允。于是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公安。玄德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玄德自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马步兵五万,起程西行。临行时,忽廖化引一军来降。玄德便教廖化辅佐云长以拒曹操。

是年冬月,引兵望西川进发。行不数程,孟达接着,拜见玄德,说刘益州令某领兵五千远来迎接。玄德使人入益州,先报刘璋。璋便发书告报沿途州郡,供给钱粮。璋欲自出涪城亲接玄德,即下令准备车乘帐幔,旌旗铠甲,务要鲜明。主簿黄权入谏曰:"主公此去,必被刘备之害,某食禄多年,不忍主公中他人奸计。望三思之!"张松曰:"黄权此言,疏间宗族之义,滋长寇盗之威,实无益于主公。"璋乃叱权曰:"吾意已决,汝何逆吾!"权叩首流血,近前口衔璋衣而谏。璋大怒,扯衣而起。权不放,顿落门牙两个。璋喝左右,推出黄权。权大哭而归。璋欲行,一人叫曰:"主公不纳黄公衡忠言,乃欲自就地耶!"伏于阶前而谏。璋视之,乃建宁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叩首谏曰:"窃闻君有诤臣,父有诤子。黄公衡忠义之言,必当听从。若容刘备入川,是犹迎虎于门也。"璋曰:"玄德是吾宗兄,安肯害吾?再言者必斩!"叱左右推出李恢。张松曰:"今蜀中文官各顾妻子,不复为主公效力;诸将恃功骄傲,各有外意。不得刘皇叔,则敌攻于外,民攻于内,必败之道也。"璋曰:"公所谋,深于吾有益。"次日,上马出榆桥门。人报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于此地。刘璋教取所执谏章观之。其略曰:"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告: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言,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倘能斩张松于市,绝刘备之约,则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业亦幸甚!"刘璋观毕,大怒曰:"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其索,撞于地,后人有诗叹曰:"倒挂城门捧谏章,拚将一报刘璋。黄权折齿终降备,矢节何如王累刚!"刘璋将三万人马往涪城来。后军装载资粮饯帛一千余辆,来接玄德。却说玄德前军已到垫江。所到之处,一者是西川供给;二者是玄德号令严明,如有妄取百姓一物者斩:于是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玄德皆用好言抚慰。却说法正密谓庞统曰:"近张松有密书到此,言于涪城相会刘璋,便可图之。机会切不可失。"统曰:"此意且勿言。待二刘相见,乘便图之。若预走泄,于中有变。"法正乃秘而不言。涪城离成都三百六十里。璋已到,使人迎接玄德。两军皆屯于涪江之上。玄德入城,与刘璋相见,各叙兄弟之情。礼毕,挥泪诉告衷情。饮宴毕,各回寨中安歇。

璋谓众官曰:"可笑黄权、王累等辈,不知宗兄之心,妄相猜疑。吾今日见之,真仁义之人也。吾得他为外援,又何虑曹操、张鲁耶?非张松则失之矣。"乃脱所穿绿袍,并黄金五百两,令人往成都赐与张松。时部下将佐刘?、泠苞、张任、邓贤等一班文武官曰:"主公且休欢喜。刘备柔中有刚,其心未可测,还宜防之。"璋笑曰:"汝等皆多虑。吾兄岂有二心哉!"众皆嗟叹而退。

却说玄德归到寨中。庞统入见曰:"主公今日席上见刘季玉动静乎?"玄德吾:"季玉真诚实人也。"统曰:"季玉虽善,其臣刘?、张任等皆有不平之色,其间吉凶未可保也。以统之计,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玄德曰:"季玉是吾同宗,诚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统曰:"此非统之谋,是法孝直得张松密书,言事不宜迟,只在早晚当图之。"言未已,法正入见,曰:"某等非为自己,乃顺天命也。"玄德曰:"刘季玉与吾同宗,不忍取之。"正曰:"明公差矣。若不如此,张鲁与蜀有杀母之仇,必来攻取。明公远涉山川,驱驰士马,既到此地,进则有功,退则无益。若执狐疑之心,迁延日久,大为失计。且恐机谋一泄,反为他人所算。不若乘此天与人归之时,出其不意,早立基业,实为上策。"庞统亦再三相劝。正是:人主几番存厚道,才臣一意进权谋。未知玄德心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金石良言的解释

象黄 金宝 石那样 珍贵 的话语。 比喻 可贵而有 价值 的劝告。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 金玉 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成语例句: 叔公教你的,都是 金石良言 , 务必 一一记了,不可有负栽培。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 》第九十九回

注音: ㄐㄧㄣ ㄕㄧˊ ㄌㄧㄤˊ ㄧㄢˊ

金石良言的近义词: 金玉良言 比喻哲理极深的话语或忠告这句金玉良言,值得牢牢记住 也说金石良言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pearls of wisdom

找最有营养的话所对应的成语

1、金玉良言:金玉:比喻宝贵;良言:好话。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出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2、良药苦口: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3、苦口婆心: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出自于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那苦口婆心虽然大足以感人,而说理却实在非常古怪的。

 4、肺腑之言:常用作主语、宾语,指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可参见元·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5、金石之言:像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